重度亞健康

重度亞健康

專家建議按生活特徵和身體狀況將“亞健康”劃分為“輕度”、“中度”、“重度”三大等級。重度亞健康,其典型特徵為經常發生感冒、口腔潰瘍,頸椎不適等小毛小病,整天感覺累、記性超差、有強烈的強迫症等。

簡介

世界衛生組織將機體無器質性病變,但是有一些功能改變的狀態稱為“第三狀態”,在中國稱為“亞健康狀態”,具體指無臨床症狀和體徵,或者有病症感覺而無臨床檢查證據,但已有潛在發病傾向的信息,處於一種機體結構退化和生理功能減退的低質與心理失衡狀態。

詳見詞條:亞健康

2012年,世界衛生組織(WHO)上海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合作中心展開了一項以都市人亞健康為主題的大型網路調查。根據本次調查,專家建議劃分“三度亞健康”的等級,即按生活特徵和身體狀況將“亞健康”劃分為“輕度”、“中度”、“重度”三大等級。重度亞健康,其典型特徵為經常發生感冒口腔潰瘍頸椎不適等小毛小病,整天感覺累、記性超差、有強烈的強迫症等。

現狀

2012年世界衛生組織(WHO)上海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合作中心調查發現 ,白領中的亞健康現象已經極其普遍,約98.8%有不同程度的亞健康狀態,其中26歲-30歲人群更是成為重度亞健康的主力軍,比例高達64.2%。亞健康的嚴重度已經不知不覺到達了一個白熱化的階段,特別是一線城市,穩坐重度亞健康率的冠軍寶座,重度亞健康率竟已達到91%。

重點行業

結果顯示,進出口貿易、金融電信IT和專業服務等五大行業的重度亞健康指數遙遙領先,成為重度亞健康Top5行業 。

進出口貿易:進出口行業工作內容的複雜度非比尋常,頭頂巨大的壓力,難免脾氣暴躁,100%的進出口貿易人員都有不同程度的不安、緊張、焦躁,其中,超過62%的白領十分暴躁,經常發脾氣。

金融行業:金融業因加班時間長,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很正常,調查顯示,有超過97%的白領很少鍛鍊,其中近62%甚至從不運動,稱霸“懶”林當之無愧。

電信行業:該行業最大特點即持續性,電信服務是建立一種不間斷的交流平台,交流的需求隨時產生,信息服務即使在客戶不需要服務時也應一直處於待命狀態。於是三班倒成了行業規律,長期“倒時差”的結果就是影響內分泌均衡,超過70%的白領有皮炎等過敏症狀。一群群“見光死”、“豆豆龍”就此誕生。

IT行業:這些人常久坐不起,甚至很少喝水和上廁所,因此有超過50%的IT人員平均每年超過5次頸椎疼痛,這支“硬梆梆”大軍正大步邁向離老年人專用病——“頸椎病”。
專業服務行業:律師審計這類提供全方位專業服務的行業,不良的工作狀態也是全方位的。工作壓力大、加班多、缺乏鍛鍊、長期面對電腦、用眼過度、飲食不規律……長期以往,身體底子越來越差,免疫力也越發下降。

原因

亞健康狀態的形成與很多因素有關 。遺傳基因的影響、環境的污染、緊張的生活節奏、心理承受的壓力過大、不良的生活習慣、工作生活的過度疲勞等等,都可以使健康的人們逐漸轉變為亞健康狀態。

身體基礎差

現代社會,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人們的壓力都很大,工作壓力、情緒壓力、環境污染、睡眠不足、缺乏運動等等問題都會影響到整個人的身心健康。特別是身體底子比較差的人,在遇到外界的一些變化和影響時,他們的身體會增加更多自由基的產生,加速營養素的消耗,減弱免疫細胞的功能,抑制營養吸收的作用。我們的身體就如同一座龐大的建築,一旦地基不牢固,就會出現各種問題,從而使人一步步走向亞健康、重度亞健康,甚至於疾病。

飲食習慣不規律

現代人進食速度過快、嗜飲咖啡、保溫杯泡茶、愛吃生食、水果當主食、或者一日三餐都是大魚大肉的,都嚴重違背了自然規律,導致了腸胃功能的紊亂,從而影響了人體自身的消化吸收機制。飯菜的營養不能被全面吸收,也使得膳食營養全面攝入成了“一紙空文”,健康就會不知不覺地在“餐桌”上溜走了。根據調查顯示,在重度亞健康人群中,吃飯不規律的人數占到了近一半的比例。

體育鍛鍊缺乏

缺乏鍛鍊似乎是重度亞健康人群的普遍現象。92%的人幾乎不太鍛鍊。在上班時間,白領們除了倒水、上廁所幾乎就沒有任何的走動機會。出門時,捷運、Taxi;寫字樓里的電梯也剝奪了白領們最後“動手動腳”的機遇。同時,全電腦化的辦公條件和網路的高速發達,也導致白領們幾乎24小時都在面對著電腦,長期的靜止動作讓頸椎問題已經成為白領中最普遍的情況,有70%左右的白領一直深受這個“老朋友”的困擾。

加班頻繁

在重度亞健康人群中,有近半數白領每周上班時間超過50小時,甚至超過60小時。長期保持相同的姿勢、長時間面對電腦輻射、腦力嚴重透支、工作壓力急劇上升……不論從什麼角度來看,白領們的身心都一直處於緊張的奮戰狀態,長期緊繃,就猶如離弦的箭,一觸即發。於是,各種不良情緒撲面而來,92%的白領會常常忘記要做的事,94.6%的人會莫名其妙發脾氣並處於長期焦慮狀態。“沒頭腦”和“不高興”們就此誕生。

經濟損失

美國健康與生產力研究院院長肖恩·蘇利文表示 ,當今社會應該重視對個人的身體效能進行管理。因為社會的經濟效益主要是個人創造的,只有個人的身體效能提高,社會的經濟效益才會得到持續保持和提升。

個人的重度亞健康為經濟帶來的損失有兩種:

一種是直接的,指社會為個人提供的醫療保險費用;

另一種是間接的,指個人請病假或“出工不出力”等帶來的效率低下和勞動時間浪費。

美國、加拿大和英國等多國調查發現,個人重度亞健康給經濟帶來的損失是醫療花費和缺勤損失總和的兩倍。美國健康與生產力研究院最新研究表明,每投入1美元讓個人處於最佳身體狀態,能夠使社會因為生產力提高而直接獲得的收益高達40美元。

預防與診治

走出亞健康狀態不是靠醫生的診治,藥物的療效,而是要靠自己,採取積極主動的措施———克服不良生活習慣 。

不良生活習慣能導致如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等。吸菸、過度飲酒、高脂肪或過量飲食、缺少運動、睡眠不足、不吃早飯等不良生活習慣都會使我們健康的身體逐漸轉變成為亞健康狀態,最後導致各種疾病發生。因此我們必須摒棄那些有損於健康的不良生活習慣。加強身心健康。

資訊時代,競爭激烈,工作生活節奏加快,使人們的心理壓力、精神負擔增大。心理壓力過大,將導致心理失衡、神經系統功能失調、內分泌紊亂,引起各種疾病。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提高心理素質,是抵禦疾病的有力武器。我們應該有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淡泊名利,知足常樂。消除疲勞,提高身體素質。

經常感到疲憊不堪,是典型的“亞健康狀態”。緊張的工作生活節奏,會造成體力和腦力的疲勞狀態。疲勞是人體一種生理性預警反應,提示人們應該休息。短時間過度活動所產生的疲勞,經過休息是可以很快恢復的。但長時間地超負荷工作,再加上夜生活過多休息不好,就會產生疲勞的積累———過勞。過勞會損害身體健康,是健康的“透支”,長期下去,必引發疾病。注意合理安排工作、生活,勞逸結合。而且有計畫、有針對性地進行身體素質鍛鍊,以提高對疲勞的耐受性,提高身體素質避免滑向亞健康狀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