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永海

釋永海

釋永海,男,俗名劉德海,河南魯山人,1951年生,1983年剃度,2000年被任命為河南汝州風穴寺主持,汝州市佛教協會會長。自1999年以來,釋永海先後被推舉為河南省第四、五屆佛教協會理事、常務理事;2003年以來又當選為汝州市第五、六屆政協委員;2004年以來當選為平頂山市第六屆政協委員。

基本信息

出身

汝州市風穴寺主持釋永海 汝州市風穴寺主持釋永海

釋永海,俗名劉德海,河南汝州風穴寺主持。1951年2月生於河南省魯山縣,自幼受祖輩薰染拜入佛門。1966年,中學畢業後,因文革動亂而潛跡俗塵,曾任生產隊長、生產隊會計;1980年,當選為魯山縣第六屆人大代表,心存百姓福利。 1983年,永海法師終於得嘗心愿剃度於少林祖庭,拜在行正方丈座下,於是口不絕誦習,意不離三昧,其間協助師父操持寺內事務,任出納、庫司。

工作履歷

1986年至1987年受行正大和尚委託負責寺院全面工作。1987年,法師於五台山受具足戒;1990年,法師又到白馬寺增戒。此後,永海法師到九華山、普陀山、峨嵋山等地參訪高僧和大善知識,尤其是新加坡廣平法師與台灣明成(明乘)法師的開示,使他感悟頗深、受益非凡,佛學造詣也是突飛猛進。

1992年,由河南省佛協秘書長能先推薦介紹,永海法師到汝州風穴寺任監院。法師兢兢業業的做事風格受到寺院上下的讚揚。2000年經河南省佛教協會批准,法師被任命為風穴寺住持,汝州市佛教協會會長。

由於永海法師在佛學上的高超造詣,擔任公職時勤勤懇懇、一絲不苟,使他得到了佛教界和四方信眾的一致尊敬。自1999年以來,法師先後被推舉為河南省第四、五屆佛教協會理事、常務理事;2003年以來又當選為汝州市第五、六屆政協委員;2004年以來當選為平頂山市第六屆政協委員。

個人評價

永海法師艱苦樸素而且和藹可親,平易近人,法師以“弘法利生,普度有情”為自己的宏願,施於佛陀之家業,為使佛法的普潤而盡職盡責。法師說:這次老家少林寺慈善救助與五方佛開光法會的善舉,為眾生開設了方便之門,為慈善事業在社會的推廣起到了宣傳的作用,還充分體現了人間佛教,他相信在政府和佛協會長永信大和尚及大德們的帶領下,河南省佛教事業的未來會更加光明燦爛,法雨滋大千淨化啟迪人們之心靈。

風穴寺簡介

風穴寺是河南四大名剎之一 風穴寺是河南四大名剎之一

永海法師所主持的風穴寺是河南四大古剎之一,位於汝州市城東北9公里的嵩山少室南麓。峰巒秀拔,蒼柏疊翠,清泉側流,風景如畫;寶塔高聳,殿閣巍峨,碑碣林立,典雅古樸,具有江南園林風格。據史料記載,風穴寺始建於北魏,是我國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因寺東之山有大小風穴洞而得名。風穴寺主要興盛於唐明兩代,最興盛的明朝萬曆年間寺院擁有僧俗千餘人,土地兩千多畝,房屋、殿宇三百多間。寺院群山環抱,北有紫霄峰,側有紫雲峰、紗帽峰、香爐峰、石榴嘴峰等9條山脈逶迤相連,朝向寺院,有“九龍朝風穴,連台建古剎”之譽。寺內殿、閣、樓、台140餘間,依山就勢而建,高低錯落有致,多變多姿。寺內的七祖塔、碑碣、塔林等頗具特色的古代建築,使寺院非常具有歷史價值,有文物博物館之稱。

七祖塔,建於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年),為方形九層密檐式磚塔,塔身外輪廓呈拋物線,是全國迄今保存完好的6座唐塔之一。

懸鐘閣,建於宋,內懸9999斤重的宋宣和七年(1125年)鑄造的大鐵鐘,為宋代保存至今的稀有珍品。中佛殿,為典型的金代建築,飛檐挑角,似展翅欲飛,為河南省保存最完整的金代殿堂建築。

毗盧殿,建於明成化年間,是一座琉璃殿,殿中一尊漢白玉石佛,為明永樂七年住地開封的周王所獻。另有觀音閣、三官殿、漣漪亭、接聖橋等明清建築。這些建築設計精巧,工藝上乘,造型玲瓏,美觀大方。

河南汝州風穴寺 河南汝州風穴寺

寺內碑碣林立,上自五代時後漢乾佑三年(950年)的《風穴千峰白雲禪院記》,下至宋、元、明、清碑刻,或記事,或賦詩,真、草、隸、篆,各體具備,其中不少是藝術珍品。此外寺內還有珍珠簾、大慈泉、玩月台、升仙橋、翠風亭、錦屏風、吳公洞、望州亭等八大奇景,還有小龍門、石龍門、活鳳尾、東山仙人靴、西山一尊佛、半雲巢、無心處等72小景。寺院周圍有元、明、清各代寺塔84座,是河南省第二處較大塔林。風穴寺歷史悠久,不少文人墨客曾在這裡留下了珍貴的足跡。新中國成立後,該寺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現已對外開放,不少國際友人慕名而至。古老的風穴寺在永海法師和全寺僧眾的精心管理下,在四方信眾和有心居士的熱心幫助下,又顯現出青春與活力。永海法師在僧俗們心中的地位也日漸高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