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山藥

醬山藥

醬山藥適宜糖尿病患者、腹脹、病後虛弱者、慢性腎炎患者、長期腹瀉者,山藥所含黏蛋白能預防心血管系統的脂肪沉積,防止動脈硬化。食用山藥還能增加人體T淋巴細胞,增強免疫功能,延緩細胞衰老。

基本屬性

菜品名稱:醬山藥

功效分類:健脾開胃食譜

製作難度:2

準備時間:10-30分鐘

口味:鹹鮮味

工藝:醬

製作材料

主料:山藥5000克

調料:鹽500克,醬油1000克,八角4克,花椒粉4克

口味描述

此菜鹹又香,脆嫩。

操作步驟

1.將山藥洗淨,與鹽,大料,花椒粉拌勻,裝入乾淨缸內醃30天。
2.然後取出山藥,切成樹心花狀,再放1000克醬油及500克涼開水,泡製2天,即可食用。

食品營養

營養分析

醬山藥 醬山藥

1. 健脾益胃、助消化,

山藥:山藥含有皂甙、黏液質、膽鹼、澱粉、糖類、蛋白質和胺基酸、維生素C等營養成分以及多種微量元素,且含量較為豐富,具有滋補作用,為病後康復食補之佳品。山藥可促使機體T淋巴細胞增殖,增強免疫功能,延緩細胞衰老,常服山藥可延年益壽。山藥中的黏多糖物質與礦物質相結合,可以形成骨質,使軟骨具有一定彈性。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所含熱量又相對較低,幾乎不含脂肪,所以有很好的減肥健美的功效。山藥所含黏蛋白能預防心血管系統的脂肪沉積,防止動脈硬化。食用山藥還能增加人體T淋巴細胞,增強免疫功能,延緩細胞衰老。

食療作用

山藥味甘、性平,入肺、脾、腎經;不燥不膩;

適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適宜糖尿病患者、腹脹、病後虛弱者、慢性腎炎患者、長期腹瀉者;

2. 山藥有收澀的作用,故大便燥結者不宜食用;另外有實邪者忌食山藥。

原料介紹

Yam(Dioscorea batatas)山藥屬薯蕷科多年蔓生草本植物薯蕷的塊莖。

栽種者稱家山藥,野生者稱野山藥;中藥材稱淮山,淮山藥、懷山藥等。

因其營養豐富,自古以來就被視為物美價廉的補虛佳品,既可作主糧,又可作蔬菜,還可以製成糖葫蘆之類的小吃。

我國主產於河南省博愛、沁陽、武陟、溫縣等地,河北、山西、山東及中南、西南等地區也有栽培。冬季莖葉枯萎後採挖,切去根頭,洗淨,乾燥。

中國栽培的山藥主要有普通的山藥和田薯兩大類。普通的山藥塊莖較小,其中以四川等地的“腳板薯”,山西懷縣的懷山藥,江漢南城淮山藥最為有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