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園

醬園

拼音:jiàng yuán 解釋:製作和出售醬菜、面醬等的作坊、店鋪或公司。

大慈閣醬園

大慈閣大慈閣

大慈閣醬園始於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創始人是元朝蔡國公張柔部將、元朝易國公何伯祥之弟何伯策。大慈閣醬園是我國歷史最古老的醬園之一。

大慈閣醬菜是傳統的北方風味醬菜。乾隆三十年,曾被乾隆皇帝欽點為宮廷御用膳食。

大慈閣醬園購進原料,務求精良,不惜重價。如收購小紅蘿蔔,論個給價,但必須符合質量、規格等要求,保持嫩脆。收購韭菜花,則要鮮嫩的純花,不帶花籽、花鈴。但收購價格往往要高於普通韭菜花的一倍。這樣的原料製成的成品,質優則無柴,食之無渣滓。

大慈閣醬菜為保證口味純正,其售賣環節要求嚴格,醬菜要存放在醬缸內,售賣多少出缸多少,從出缸到顧客手中都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

經過精心醬制的大慈閣醬菜,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品種有大慈閣醬包瓜、大慈閣醬八寶菜、大慈閣醬黃瓜、大慈閣醬子蘿、大慈閣醬地露、大慈閣醬五香疙瘩頭、大慈閣醬花生仁等三十個品種。其形狀有條、絲、丁、角、塊、片,顏色呈醬黃色或金黃色。

把上述各種醬菜進行簍裝、瓶裝、袋裝或再配以醬杏仁、醬核桃仁等輔菜製成什錦醬菜,其具有鮮明的古樸特色風味,色、香、味、形具佳,深受人們的喜愛。

數百年來大慈閣醬菜既保留了自己北方風味的優良傳統,又逐步吸收南方醬菜特長,形成自己獨有的生產工藝,始終傳承著甜、鹹、嫩、脆,醬香濃郁的老輩子口味。

大慈閣醬園醬包瓜

醬包瓜醬包瓜

大慈閣醬園的醬包瓜為醬菜中的極品,被譽為“菜中之瑰寶”。

乾隆三十年,乾隆皇帝出巡至保定,食得大慈閣醬園的醬包瓜後對其味道大加讚賞,遂欽點該醬菜為宮廷御膳。

大慈閣醬園的醬包瓜選料考究、製作精細,從選料、挖瓤、鹽漬、瀝鹽、配料、填料、手工縫合、醬制到成品多達二十幾道工序,全部是由手工製作。

首先,採收生瓜要選取早期和中期結的果實,頭尾一樣粗,且尚未熟透的小香瓜。

其次,將小香瓜洗淨、去籽,放入井水中浸泡一天,每一個時辰翻動一次。然後將浸泡好的香瓜撈出壓乾水分,將花生仁、核桃仁、瓜子仁、杏仁、黃瓜、藕片、青絲、玫瑰等做的菜餡和白糖從切開處包入,用馬蓮進行手工縫口,放入用特殊方法釀製的面醬內進行醬制……

最後,面醬中的糖分逐漸為瓜所吸收,同時瓜中本身的清香和馬蓮的草香也被完全釋放出來,使醬包瓜形成一種特殊的口味和質地。醬制好的醬包瓜晶瑩剔透、甜鹹適口、肉嫩鮮脆、醬香濃郁,成為人們的珍餚美味。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