醜聞日記

醜聞日記

Scan 芭芭拉望著希芭瘦削的背影,望著這凌亂慘澹的生活,漸漸了解到她的艱辛與藏匿在心底的苦楚,兩顆心在慢慢貼近,兩個人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導演艾爾通過芭芭拉的視點來向觀眾展示這個另類故事,由朱迪·丹奇扮演的芭芭拉是一個尖酸刻薄、嫉妒心極強並且寂寞脆弱的同性戀女人,有著敏銳犀利的洞察力和近乎偏執荒謬的想法。

資料

醜聞日記醜聞日記
英文名稱/中文名稱: Notes on a Scandal/醜聞日記
導演: 理察·埃爾 Richard Eyre
編劇: 派屈克·馬伯 Patrick Marber
主演: 凱特·布蘭切特 Cate Blanchett、朱迪·丹奇 Judi Dench、安德魯·辛普森 Andrew Simpson
上映日期:2006年12月25日
出品公司: 福克斯探照燈 Fox searchlight Pictures
類型:劇情
級別: R

劇情介紹


美麗活潑的希芭·哈特(凱特·布蘭切特飾)來到位於倫敦北部的聖喬治學校——一家聲名很糟的公立學校, 成為教授陶藝的新任女教師。希芭對聖喬治的一切都充滿好奇,學校里發生的一切在她眼裡如同一幅幅油畫倏忽而過;而她的到來如同一股拂面春風,同樣也對其他人充滿吸引力,同事芭芭拉·卡維特(朱迪·丹奇飾)便是其中之一。芭芭拉衣著保守、不苟言笑、對不聽話的學生奉行鐵拳政策,同時也是個寂寞敏感、嫉妒心很強的老姑娘,她默默注視著這個新來的美麗女人,並在自己的日記里這樣寫道,“我真的說不清楚,這個新來的女人究竟是斯芬克斯女神還是一個愚蠢的花瓶……”
某天,調皮的學生在課堂上故意搗亂,這讓毫無經驗的希芭手足無措,課程竟無法繼續下去。聞訊而來的芭芭拉輕而易舉幫助希芭解決了難題,希芭望著芭芭拉,眼神里充滿感激。課後,希芭邀請芭芭拉去家裡吃飯以表謝意。在她家裡,芭芭拉看到了很多難以置信的事情:希芭的丈夫理察(比爾·奈伊飾)比她大很多歲,並且脾氣異常暴躁,時不時就對希芭怒目而視,毫無愛憐和尊重;他們的一雙兒女更讓人心疼,十幾歲的女兒似乎“繼承”了父親的秉性,情緒時常失控,喜怒無常讓人無法接近;兒子患有先天愚型,是一名可憐的智障兒童,只會傻笑或者發出些咿咿呀呀誰也不知道含義的嘟噥。芭芭拉望著希芭瘦削的背影,望著這凌亂慘澹的生活,漸漸了解到她的艱辛與藏匿在心底的苦楚,兩顆心在慢慢貼近,兩個人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可是交往越深,芭芭拉越覺得對希芭產生了一種異樣的依戀,她甚至希望她只屬於她一個人。
一次課後,芭芭拉竟然無意中撞見希芭在與一個十幾歲的男孩偷情,這個長著可愛雀斑的帥氣男孩叫斯蒂文·康納利(安德魯·辛普森飾),出生於工人階級家庭。私情被發現,希芭尷尬難過到無言以對,在芭芭拉咄咄的斥責眼神逼視之下,終於淚如泉湧。她哽咽著告訴她,她去他家為他補習功課,曖昧的情愫潛滋暗長,純真的少年情懷磁石般引領著她邁出了不倫的腳步。別人看起來如此骯髒不道德的情感於她來說,卻仿佛滋養心靈的濃郁雞湯,救命止渴的久旱甘霖,純白色的愛情旋風般卷著她沉墮深淵。芭芭拉望著淚眼婆娑的希芭,不知該如何是好。終於,她答應幫她保守秘密。然而,芭芭拉的行為舉止又似乎時時流露出某種信號,暗示著希芭,她隨時都有可能說出去。“骯髒”的秘密成了情感勒索的籌碼,兩個女人的生活都在悄然改變……

演員介紹:

《醜聞日記》中,導演理察·埃爾出色而尖銳地演繹、詮釋了一系列“聳人聽聞”的內容,包括戀童癖、同性戀、性別歧視、智障人士、勒索等等,看過之後心裡有種被擠壓的難過和憤怒。凱特·布蘭切特扮演的女主人公是一個矛盾複雜的角色,一位美麗優雅的“墮落天使”,被灰色的現實生活壓抑到幾乎窒息,終於找到縫隙喘一口新鮮的空氣,卻被朱迪·丹奇無意遇見,意想不到的轉變慢慢上演。這是凱特·布蘭切特和朱迪·丹奇繼2001年《航運新聞》之後的再次合作,巧合的是,此片也是導演理察和朱迪的第二次合作,五年前的一部《攜手人生》曾使朱迪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
影片由朱迪·丹奇的畫外音開篇,製作精良但起初略顯沉悶,隨著劇情推動,灰色的歇斯底里的情緒漸漸蔓延,某種帶有一點哥德式驚悚的陰暗感覺悄然瀰漫。都曾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的凱特·布蘭切特和朱迪·丹奇合作相當默契且各自表演都堪稱精彩:凱特詮釋了一個時而優柔寡斷卻又能勇敢承擔一段不倫戀情的憂傷無奈的美麗女人,而朱迪則 演繹了一個孤僻敏感、滿腹怨恨、嫉妒心極強的同性戀女人,她有著敏銳犀利的洞察力和近乎偏執荒謬的想法,常在日記里寫下一些“驚人之語”,比如將希芭稱為“一個注定要死的人”。對於朱迪來說,在她如日中天的演藝路途中,出演這樣一個不討好的角色著實勇氣可嘉。

幕後介紹:

《醜聞日記》改編自2003年出版的一本引起轟動的小說,講述了一名中年女教師與她的年輕學生之間的不倫戀情,而敘述的方式便是密友所寫下的日記,這樣一來,日記的主人就能夠處於幕後,沉默冷冽地注視著“台上”發生的一切,靜靜審視著逼迫著,微笑地等待著那個可憐的女人一點點招供出自己的“骯髒”行為,全書瀰漫著尖銳的諷刺味道。原作採用的新穎文學技巧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導演理察和編劇派屈克·馬伯也將其運用到了電影中。
編劇派屈克 出生於英國一個中產階級猶太家庭,從小在溫布爾頓長大,就讀於牛津大學英文專業。與其他劇作家不同的是,他是在廣播劇與電視劇編導上獲得了成功之後才開始的戲劇創作生涯。他比較擅長先鋒派喜劇,著力揭示當代社會赤裸裸的性、暴力與墮落的城市文化,探求當代生活情感的本質以及七八十年代以來政治文化變遷下的生活形態。 2005 年,他作為都市浪漫愛情電影《偷心》的編劇而名聲大噪。而在《醜聞日記》里,派屈克較大程度上改變了原著中的人物設定,使芭芭拉成了一個赤裸裸的反面角色,將書里隱藏於幕後的控制變成了顯而易見的情感勒索,這也使得影片不僅僅是一部簡單的日常心理驚悚劇。
點評
由於片中涉及到的不軌戀情、同性戀、勒索等一系列內容,使得《醜聞日記》顯得很特殊,同時不由得會想起《教師別戀》、《喬治修女謀殺案》以及《洛麗塔》等類型相近的影片。不過與其他片子中飽含的寬容、疼痛感覺不同的是,本片瀰漫著哥德式的驚悚和犀利冷漠的諷刺,讓人壓抑並且憤怒。
導演艾爾通過芭芭拉的視點來向觀眾展示這個另類故事,由朱迪·丹奇扮演的芭芭拉是一個尖酸刻薄、嫉妒心極強並且寂寞脆弱的同性戀女人,有著敏銳犀利的洞察力和近乎偏執荒謬的想法。而希芭則是一個更加矛盾的女人,看到她和一個十幾歲的男孩之間發生“骯髒”關係的時候,大部分人很難給予太多的同情和理解。
但是隨著劇情發展,希芭似乎成了“包法利夫人”,暴躁的老丈夫、喜怒無常的女兒、先天愚型的兒子……灰色的生活壓得她喘不過氣,所以才會在遇見純真愛情時不顧一切如飛蛾撲火。導演理察用一種幾乎殘忍冷酷的方式將中產階級的生活方式刻畫得入木三分,再加上凱特·布蘭切特與朱迪·丹奇精彩的演繹,相信影片不會被“冷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