醜正

醜正,出自《左傳·昭公二十八年》,謂嫉害正直的人。

基本信息

讀音

醜正(chǒuzhèng)

解釋

謂嫉害正直的人。

出處

《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叔敖曰:《鄭書》有之:‘惡直醜正,實蕃有徒。’”楊伯峻註:“惡、醜同義,直、正同義,惡直即醜正,同義復語。言嫉害正直者。”

唐韓偓《感事三十四韻》:“嗾獒翻醜正,養虎欲求全。”

黃宗羲《談孺木墓表》:“況革除之事,楊文貞未免失實;泰陵之盛,焦泌陽又多醜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