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酸鎳

醋酸鎳

醋酸鎳為綠色單斜晶體,有醋酸氣味,密度1.744g/cm3,受熱時分解,易溶於水、乙醇和氨水。主要用作催化劑,也用作製取油漆塗料的乾燥劑、印染劑,玻璃鋼固化促進劑和隱顯墨水等。吸入、攝入或經皮膚吸收後對身體有害。對眼睛、皮膚和黏膜有刺激作用。皮膚接觸引起皮炎、過敏反應。鎳化合物屬致癌物。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引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催化劑在工業上也稱為觸媒。

基本內容

醋酸鎳醋酸鎳

醋酸鎳

Nickel acetate

分子式(Formula): Ni(CH3COO)2·4H2O

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 248.71

CAS No.: 6018-89-9

質量指標(Specification)

性 狀: 可溶的綠色結晶體或粉末,溶於水和乙醇。含量(Purity):

用途: 主要用作催化劑,也用作製取油漆塗料的乾燥劑、印染劑,玻璃鋼固化促進劑和隱顯墨水等。

儲存: 貯存於乾燥處,防止日光曝曬。

包裝:塑膠編織袋內襯雙層塑膠袋,每袋淨重25公斤。

危險性

健康危害: 吸入、攝入或經皮膚吸收後對身體有害。對眼睛、皮膚和黏膜有刺激作用。皮膚接觸引起皮炎、過敏反應。鎳化合物屬致癌物。

環境危害: 對環境有危害。

燃爆危險: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具致敏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回目錄

皮膚接觸: 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就醫。

眼睛接觸: 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

吸入: 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 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

消防

危險特性: 遇明火、高熱可燃。其粉體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當達到一定濃度時, 遇火星會發生爆炸。受高熱分解放出有毒的氣體。

有害燃燒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鎳。

滅火方法: 消防人員須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離以外,在上風向滅火。滅火劑:霧狀水、泡沫、乾粉、二氧化碳、砂土。

應急處理: 隔離泄漏污染區,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防塵口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揚塵,小心掃起,置於袋中轉移至安全場所。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操作處置與儲存

操作注意事項: 密閉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防止粉塵釋放到車間空氣中。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防塵面具(全面罩),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戴橡膠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菸。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和設備。避免產生粉塵。避免與氧化劑、鹼類接觸。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

儲存注意事項: 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防止陽光直射。包裝密封。應與氧化劑、鹼類、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儲區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接觸控制/個體防護

中國MAC(mg/m3): 0.5(Ni)(mg/m3)

前蘇聯MAC(mg/m3): 未制定標準

TLVTN: 0.1mg(Ni)/m3

TLVWN: 未制定標準

監測方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α-糠偶醯二肟比色法;催化極譜法

工程控制: 嚴加密閉,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

呼吸系統防護: 可能接觸其粉塵時,必須佩戴防塵面具(全面罩)。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應該佩戴空氣呼吸器。

眼睛防護: 呼吸系統防護中已作防護。

身體防護: 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

手防護: 戴橡膠手套。

其他防護: 工作現場禁止吸菸、進食和飲水。工作完畢,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特性

外觀與性狀: 綠色單斜晶體,有醋酸氣味。

相對密度(水=1): 1.744(20℃)

溶解性: 溶於水、乙醇、氨水。 可溶的綠色結晶體或粉末,溶於水和乙醇

急性毒性: LD50:350 mg/kg(大鼠經口);410 mg/kg(小鼠經口)

用途

用於鍍鎳、金屬著色、制鎳催化劑及織物媒染劑。

生態學資料

其它有害作用: 該物質對環境有危害,建議不要讓其進入環境。

廢棄處置

廢棄物性質廢棄處置方法: 量小時,溶解在水或適當的酸溶液中,或用適當氧化劑將其轉變成水溶液。用硫化物沉澱,調節PH至7 完成沉澱。濾出固體硫化物回收或做掩埋處置。用次氯酸鈉中和過量的硫化物,然後沖入下水道。

運輸信息

危險貨物編號: 無資料

包裝方法: 無資料。

運輸注意事項: 起運時包裝要完整,裝載應穩妥。運輸過程中要確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墜落、不損壞。嚴禁與氧化劑、鹼類、食用化學品等混裝混運。運輸途中應防曝曬、雨淋,防高溫。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裝運本品的車輛排氣管須有阻火裝置。中途停留時應遠離火種、熱源。車輛運輸完畢應進行徹底清掃。公路運輸時要按規定路線行駛。

法規

法規信息 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 (1987年2月17日國務院發布),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化勞發 677號),工作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規定 (勞部發423號)等法規,針對化學危險品的安全使用、生產、儲存、運輸、裝卸等方面均作了相應規定。

催化劑

醋酸鎳醋酸鎳

根據國際純粹化學和套用化學聯合會(IUPAC)1981年的定義:催化劑是一種改變反應速率但不改變反應總標準吉布斯自由能的物質。

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引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催化劑在工業上也稱為觸媒。

催化劑自身的組成、化學性質和質量在反應前後不發生變化;它和反應體系的關係就像鎖與鑰匙的關係一樣,具有高度的選擇性(或專一性)。一種催化劑並非對所有的化學反應都有催化作用,例如二氧化錳在氯酸鉀受熱分解中起催化作用,加快化學反應速率,但對其他的化學反應就不一定有催化作用。某些化學反應並非只有唯一的催化劑,例如氯酸鉀受熱分解中能起催化作用的還有氧化鎂、氧化鐵和氧化銅等等。

國中課本上定義:在化學反應里能改變(加快或減慢)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後(反應過程中會改變)都沒有發生變化的物質叫做催化劑,又叫觸媒。其物理性質可能會發生改變,例如MnO2在催化氯酸鉀生成氯化鉀和氧氣的反應前後由塊狀變為粉末狀。也有一種說法,催化劑參與化學反應,先與反應物中的一種反應,然後兩者的生成物繼續在原有條件下進行新的化學反應,而催化劑反應的生成物的反應條件較原有反應物的反應條件有所改變。例如:

向H2O2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可發生下列反應:

H2O2+2Fe3+==2Fe2++O2+2H+,H2O2+2Fe2++2H+==2Fe3++2H2O

可以看到,第一個反應生成的2Fe2++2H+在第二個反應中馬上反應掉,又變回2Fe3+,和第一個反應正好抵消。在這裡Fe3+就起著催化劑作用。

KClO3制氧氣加入MnO2,可發生下列反應:

2KClO3+2MnO2==加熱2KMnO4+Cl2↗+O2↗,2KMNnO4==加熱K2MnO4+MnO2+O2↗,K2MnO4+Cl2==加熱2KCl+Mno2+O2↗

催化劑原先因發生化學反應而生成的物質會在之後進一步的反應中重新生成原有催化劑,即上面提到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後都沒有發生變化。

一般來說,催化劑是指參與化學反應中間歷程的,又能選擇性地改變化學反應速率,而其本身的數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後基本保持不變的物質。通常把催化劑加速化學反應,使反應儘快達到化學平衡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