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海肉林

“酒海肉林”又做“酒池肉林”出自於《史記》,(紂王)益廣沙丘苑台,多取野獸飛鳥置其中,慢於鬼神。大聚樂戲於沙丘,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

基本信息

解說】

殷紂王,名辛。商朝最後一個國君,謐“紂”,意為“殘義損善”。殘暴、荒淫、好酒,好聲色,寵妲己,拒諫言。周武王伐紂,兵敗自盡。
沙丘,在巨鹿東北70里處,為殷離宮別館。殷紂王“酒池肉林”、“長夜之飲”亦見《韓非子·說林》及《語衡·語增》,在這些方面,殷紂王又使得夏桀望塵莫及了。
考古專家們在商代第一個都城--河南省偃師商城內發現規模龐大的石砌水池遺蹟,證實商代帝王池苑確實存在。《史記》中記載,商紂王“以酒為池,縣(懸)肉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考古專家們在偃師商城內發現的“池”,經研究與史籍記載相近,是供商代帝王娛樂的池苑。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杜金鵬說,夏商帝王沉溺於宮室陂池,以前只見於古代文獻記載,而今在偃師商城內發現大型人造水池,不僅印證了古文獻記載之確實,而且相當直觀地揭示了商代早期帝王池苑的規模。該水池於1999年被發現,長約130米,寬約20米,現有深度為1.5米,四壁用自然石塊壘砌而成,池底內凹,水池兩端各有一條水渠通往宮城外,與城外護城河相通。
學者們基本否定了水池主要是用來“提供水源”的說法。杜金鵬說,在偃師商城各個宮殿建築附近有多處水井,說明人們可就近汲取井水,更重要的是,在水池附近也有多口水井,使用年代與水池相同,井內出土了大量汲水用的陶器。水井與水池並列而存,可證明水池的主要用途不是提供生活用水。
杜金鵬說,但大型水池的存在,無疑會提高附近地下水位,從而間接地起到了“提供水源”的效果,也可用來防火、美化環境、改善小氣候。
在偃師商城大水池南岸,還發現了臨水建築的遺蹟。杜金鵬說:“結合古代文獻中關於夏、商帝王擁有池苑的記載,偃師商城宮池內的大型水池,應是早商帝王池苑的主體部分。而早商池苑已有一定規模,不像是萌芽中的形態,在夏代應當有其更原始的形態。因此,中國古代帝王池苑的出現,最遲可推定在夏、商交替之際。”古代並不缺乏山川秀美、林木茂盛之地,為何還要人工造池築景?學者們認為,夏商時期,國與國之間矛盾衝突相當頻繁,而國內利益集團之間,也是爭鬥不斷,帝王們往往深居高牆水壕之中求安,失去了接觸自然景觀的機會,因此開始建造人工山水。
商代池苑的確認雖有賴於偃師商城的發掘,但是商代池苑的最初發現,卻是在鄭州商城。那裡出土的兩個水池遺址,曾一度被認為是“提供生活用水的蓄水池”。偃師商城建於公元前1600年,於1983年被發現。遺址南北長約1100米,東西寬約750米,內有宮殿、廟宇、祭祀場所、青銅作坊、供水和排水系統等,是迄今為止保存最完好、並經過大規模發掘的商代都城遺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