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文紹

酈文紹,字時敏,生於宋神宗熙寧三年庚戌十月初十日(1070年11月15日);原籍維揚(今江蘇省揚州市),酈斌孫六世孫,在我國酈姓宗族裡面排列第一百十七世。

生平經歷

酈文紹,字時敏酈文紹,字時敏
酈文紹,字時敏,生於宋神宗熙寧三年庚戌十月初十日(1070年11月15日);原籍維揚(今江蘇揚州市),酈斌孫六世孫,在我國酈姓宗族裡面排列第一百十七世。當初,酈文孫、酈斌孫兄弟跟隨宋太祖征討叛賊李筠李重進,立下戰功,拜將封侯;酈斌孫配沈氏,封為夫人,生一子:輔。
酈輔在宋真宗時官至翰林學士,享年一百〇六歲;配屠氏,生一子:守博;繼唐氏,生二子:守約、守儉。酈守博在宋仁宗時官至敷文閣學士;配田氏,生一子:衡。酈衡在宋英宗時官至大理寺評事;配馮氏,生一子:穆。酈穆時當宋神宗年間,不入仕途;配李氏,生二子:鵬、鳯。酈鳯在宋哲宗時誥贈為翰林學士;配李氏,封為宜人、德安縣君,生一子:文紹。
酈文紹自幼勤奮苦學,十歲已能成文,下筆千言立刻完成,年少時已經名重天下。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榮登進士;不久,配端明殿學士王若叟公次女王氏,生四子:酈嵩、酈坊、酈元亨、酈道亨。宋徽宗大觀、政和年間(1107-1117年),擔任翰林學士
宣和二年(1120年),與朝廷政見不合,被貶謫到永寧府(今四川敘永縣),又調往崇慶軍(今四川省崇州市)主持軍政事務。他在當地號令嚴明,為邊人所敬畏。宣和四年(1122年),奉命征西,抵達廣寧洞,發現遺金十萬,命令儲存在官府錢庫,分毫不取,連看都不看一眼。
宋欽宗靖康元年正月(1126年2月),金太宗出兵進犯北宋,宰相李邦彥主張割地議和,酈文紹堅決反對,遭到李邦彥誣陷,被貶到長沙。五月(6月),文紹行至中途,身患重病,臥床不起;有一老人饋贈三隻黃柑,食用後當天痊癒,年已五十七歲的文紹不僅面容恢復年輕狀態,連頭髮都變青黑色了。
北宋滅亡後,宋高宗被金兵追擊,被迫從中原南遷揚州。酈文紹得知訊息,帶領部下火速趕回揚州護駕。建炎三年二月(1129年3月),金兵長驅直入,占領揚州,文紹和眾將領護衛宋高宗南渡長江,來到越州。朝廷恢復文紹翰林學士的職位,參與詔書的擬定。建炎四年四月(1130年5月),金兵在宋軍圍攻下被迫北撤,宋高宗改越州為紹興府,作為臨時都城,並改年號為紹興;文紹以患病的理由請求辭職,然而平素清正廉潔,深受皇帝信任,上書三次都未能批准。
紹興二年正月(1132年2月),宋高宗定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市)。直至紹興五年三月(1135年4月),文紹公才獲準辭職,定居越州(今浙江省紹興市),自號“柑仙翁”。紹興三十年庚辰三月十七日(1160年4月25日),南渡始祖文紹公去世,享年九十一歲;次年二月廿一日甲子葬於會稽縣義安鄉(今浙江省諸暨市楓橋鎮)。
文紹公自從長沙返回朝廷後,所作的詩詞文賦,文采均超出常人,好像有神靈暗中相助似的。他留下了《易解》十篇、《太極辯論》數卷、《奏議》二十卷、《稽山集》二十四卷。他一生所擔任的職務,都留下政績,能知人善任,從不獨斷專行,當時已經享譽各地。
文紹公一生值得記載的事跡很多,後人評論說:“文紹公對外柔順,秉性剛強,自始至終,堅持原則。他在日常生活中,待人和藹可親,言行舉止值得大家學習。”他在言談中離不開忠君愛國,他經歷了哲宗、徽宗、高宗三代宦海朝政,德高望重,常人莫及。他的一生正氣凜然,即使面對艱難困苦和功名富貴,也從不動搖自己的愛國信念。
文紹公文章才華出眾,品德受人景仰,他的事跡只有堅硬的磐石才配銘刻,並將永垂青史。

皇帝聖旨

勅御史中丞酈文紹閱視軍功

皇帝勅翰林學士酈文紹:今命懷寧侯徐昌、宣撫使李綱,統兵出境殺賊,特命爾兼御史中丞,隨同前去紀功。凡將士臨敵,爾須親臨閱視,有功從實開報,以憑升賞;切不許苟安便止,憑頭目人等徇私妄報。
蓋功賞國家大典,必至公無私,然後可以激勵將士,用服人心稍焉。不當有乖公道、有違國法,厥罪非輕。爾朝廷耳目之官,宜必公必明,用副任使。故勅!
宋紹興三年二月十六日

勅御史中丞酈文紹提督清理軍籍

皇帝勅翰林學士酈文紹:武備,國家重事,然必軍伍清肅,而後兵政修舉。朕嗣守祖宗舊制,惓惓於此。恆念往年差衛所營旗,往各府州縣勾取事,故軍人動以萬計,需索供給不勝煩擾;亦有無籍營旗,交通有司,暗銷堪合,挾捏回申,民被擾害,其弊萬端,以致軍伍空缺,武備不振。
累嘗遣官清理其弊,仍未革盡。今特命爾兼御史中丞,往臨安等府提督清理。合行之事,悉依此榜例而行;其有該載未盡者,聽爾便宜處置。爾為近侍之官,務須廉潔公明、勤謹詳慎、夙夜盡心,不許仍前作弊,務使軍籍不至於詭匿,平民不被其擾害,庶副選任之重。欽哉特諭!
宋紹興五年八月十九日

翰林學士酈公墓志銘

公諱文紹,字時敏,其先陳留人食其之後。貞觀間,有諱昶者,遷維揚,遂為維揚人。其曾祖諱衡,大理寺評事;祖諱穆,父諱鳯,贈翰林學士;母李氏,德安縣君。
公十歲能文,下筆千言立就,未仕時,名重天下。元祐五年,登進士,拜著作郎;元符元年,丁父憂;大觀、政和間,升翰林學士。宣和二年,議征西,不合,謫永寧府判,知崇慶軍,號令嚴肅,為邊人所畏。四年,征西,抵廣寧洞,得遺金十萬,命貯之官帑,悉皆不視,卒亦不敢私取分毫。
靖康元年,朝廷從割地之請,公被李邦彥所誣,復謫長沙。至中途,得暴疾,幾不起;時五月間,俄有一老人,饋黃柑三枚。食之,即日病癒。
室南遷,公護駕南渡;召還京師,復翰林學士,制誥。建炎四年,以疾告辭;然素廉潔,上所信悅,章凡三上,皆不允。至紹興五年三月,得致仕,遂家於山陰,號“柑仙翁”。卒紹興三十年三月十七日;次年二月甲子,葬會稽之義安鄉。生熙寧三年十月丁卯,享年九十一歲。
娶端明殿學士王公女,生四子:長嵩,蔭補著作佐郎;次坊,蘭溪教授;三元亨,諸暨州學正;幼道亨,大理寺評事。
公自長沙歸朝,所作詩賦,迥出塵表,若有神助。所著有《易解》十篇、《太極辯論》數卷、《奏議》二十卷、《稽山集》二十四卷。凡歷任有政績,能知人善任,不為獨行己見。一時聲名之在人間,而事功之可紀者如此。
銘曰:允矣我公,順外剛中;惟初暨終,一德之恭。公之燕居,其色融融;舉止可法,言必思忠。名重三朝,惟公推首;侃侃正色,不變所守。文章華國,望隆山斗;惟石斯堅,刻銘垂久!
峕 紹興三十二年二月壬戌
山陰 王佐 撰

歷代讚詞

勅贊

皇帝贊御史中丞酈文紹曰:
惟卿德融,外恭內直,
歷事三朝,終始如一。

勅贊翰林學士酈文紹像

名臣之裔,儒林之宗。
體貌凝重,德望豐隆。
萬夫之特,一世之雄!

文紹公贊

翻開《會稽酈氏宗譜》以及《浣江酈氏宗譜》,我們發現在這兩部宗譜裡面,有一副緬懷文紹公的對聯,現抄錄如下:
春秋霜露,享千載之馨香;
錦軸琳琅,展萬年之瓜瓞。
按:春秋霜露,比喻艱難困苦的歲月;馨香,這裡指祭品的香味;錦軸,錦綾裝裱的捲軸,借指朝廷發布的詔書;瓞,瓜的雛形,瓜瓞用來比喻子孫後代。
這副對聯的譯文:經歷了艱難困苦的歲月,理該享用子孫後代的祭祀;承受了朝廷聖旨的恩惠,應當延續連綿不絕的世系。

分支遷徙

第一百十八世
酈嵩,字惟喬酈嵩,字惟喬
文紹公長子,諱嵩,字惟喬,生於北宋哲宗元祐八年癸酉(1093年),南宋前期擔任著作佐郎;因守護父母墓地,遂定居會稽縣酈家埭(今浙江省紹興市皋埠鎮酈家埭村),是為會稽始祖;卒於南宋孝宗隆興元年癸未(1163年),享年七十一歲。
配張氏,夫婦合葬義安鄉九里山。生一子:安。
酈坊,字惟榮酈坊,字惟榮
文紹公次子,諱坊,字惟榮,時當南宋前期;擔任蘭溪學正,遂遷居蘭溪縣(今浙江省蘭谿市),是為蘭溪始祖。
配周氏,夫婦合葬龍崗山。生一子:悌。
酈元亨,字惟乾酈元亨,字惟乾
文紹公三子,諱元亨,字惟乾,生於北宋哲宗紹聖三年丙子(1096年);南宋高宗紹興二十年庚午(1150年);擔任諸暨學正,遂遷居諸暨縣(今浙江省諸暨市),是為諸暨始祖;卒於宋孝宗淳熙四年丁酉(1177年),享年八十二歲。
配馮氏,封為碩人。夫婦合葬諸暨縣城西隅陶朱山之原。生二子:義泉、尚泉。
酈道亨,字惟通酈道亨,字惟通
文紹公少子,諱道亨,字惟通,時當南宋前期,擔任大理寺評事;其後因愛慕泉石美景,遂遷居天台縣(今浙江省天台縣),是為天台始祖。
配周氏,夫婦合葬桃源山。生一子:汾。

附酈斌孫至酈文紹的世系傳承:

111、斌孫(北宋功臣,拜將封侯)→ 112、輔(翰林學士,年逾百歲)→ 113、守博 → 114、衡 → 115、穆 → 116、鳯 → 117、文紹(翰林學士,南宋功臣) → 118、嵩、坊、元亨、道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