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光路

鄭光路

鄭光路,男,詩人,作家,典型的“知青歲月”作家,中國多家刊、報特約專欄作者。“中國獨特題材文學網”網站站長。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致力於近現代史研究和寫作近30年。出版、發表200萬字以上的作品並多次獲獎。海內外報刊媒體、網路多次報導過事跡、並評介其作品。主要長篇作品有:《氣卷神州》、《中國當代熱點問題透視》、《文革高潮中的四川》、《特殊的戰爭—大武鬥》、《世界罕見的文化現象一一中國“文斗”現象奇觀》、《成都打工妹》、《川人大抗戰》(現搜狐網正長篇連載)等。

基本信息

人物履歷

鄭光路_《我的“知青”歲月》:

一、從“天兵天將”貶為次等公民

二、農民不知“知青”為何物

三、“紮根屋”修在荒墳上

四、餓肚子的痛苦辛酸

五、饑寒甚則獸性萌

六、男扮女裝的“初戀”

七、燒棺材的日子

八、“再教育”和“階級鬥爭”

九、一天“工分”只值兩角多

十、“知哥”、“知妹” 搭汽車

十一、“我要讀書”挨暴打

十二、告別農村的悲喜劇

鄭光路,下鄉當知青時(1969.2─1971.7,19至21歲)所作辭賦體文學詩歌:

中 秋 辭

(1969年9月,18 歲 )

詩前記

1969年中秋寫於邛崍鄉村茅屋內

已寅中秋,掐指已至;

暑熱已逝,金風漸涼;

古橋石冷,老荷葉僵。

悲梧桐兮葉落,

悵荒丘兮草黃。

跨水牛浪子獨步,

飄落花流水悽愴。

八月十四,月明如畫。

時濯腳於溪畔,

竚立於階前;

庭院如同積水,

竹崐樹宛若披沙。

高誦東坡水調歌頭:

明月何時有,把酒問青天……

謬哉笑哉,汪君老二,口出厥言——

曰“水掉鍋頭”......

喜哉洋洋乎,皆大笑而眠。

八月十五,意必有皓月。

然良辰多誤,每大剎風景;

燦星無蹤,明月隱匿;

淒風苦雨,至夜大作;

幽篁淅瀝,瓦檐珠滴。

設我佳野餚,佐我村醪,

風雨聲中,何不一醉!

與仲他、仲良弟兄,

鄉民夏某共桌而飲。

碗酒觸口兮一飲而盡,

長箸互交兮杯盤狼藉

濁酒苦口、竊思知交;

來哉來哉,梅萊我友!

峨嵋山高月小,

君有佳人作伴;

邛州路遙水遠,

我借殘酒獨酣。

我醉且眠,而風雨暫歇;

君醉且眠,則睡夢嬋娟。

中秋中秋,

我送汝去!

1969年中秋節後一日於邛崍

【2006.10註:寫的這首不今不古、不文不白的中秋辭,明顯受古辭賦影響。其時當窮知青心中實苦,有時借放牛之機去解悶,故說“跨水牛浪子獨步,飄落花流水悽愴”。“浪子”乃流放漂泊之意,非風流浪子也。古詩說“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喻世道混亂。所以我“濯腳於溪畔”……這年中秋灌了些白乾黃湯,我在茅草屋外大吼“明月何時有,把酒問青天”,對同隊知哥汪老二說:這是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汪老二不喜文學,醉得迷迷胡胡說:“水掉鍋頭?快燒穀草燒開水嘛!”哭笑不得。文學朋友梅萊遠在峨嵋縣當知哥,其時耍知妹正酣,故說“君有佳人作伴”。我心實寂寞!】

鄭光路,早年詩稿彙輯《亂唱集》,被稱為“民間的語文”、文革時的“地下文學”。正如其云:“這是我1963年13歲至1990年40來歲寫在破筆記簿上的一些詩。開頭一些話是筆記簿扉頁上不同時間寫的。隻言片語可窺見我文學漫長道路上摸索的呆笨可笑過程。其實也是可折射歷史的民間語文,不少也可說是文革時期的所謂‘地下文學’。”。

鄭光路《亂唱集》第1輯《學唱集》

(中學時所作)

(1963─1966、13歲─16歲)

舊筆記本詩前記

將所作的歪詩錄於一薄,日後亦可見文學自修的路是怎樣走出來的。“漫步竹多尋小徑,詩吟趣盡復黃昏。”

(光路1972年11月記)

此薄所錄之詩,大抵是昔時消遣之作,抒發個人情調,其意義不大,僅作以後見文學自修遞嬗之跡。

(1972年12月夜中又記)

此薄所錄之詩寫作時期為1963年至1971年這8年間,餘14歲至21歲時所作。至今又塗鴉不少,足可再湊一薄了。桃公1973年2月26日

(時在綿陽平政橋建築工地當小木匠,1973年後業醫當“醫務工”。)

鄭光路《川人大抗戰

作者: 鄭光路

ISBN: 7-220-06833-6

裝幀: 平裝

語言: 中文

開本: 32開

編/譯:

出版時間: 2005年1月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屬性: 紀實文學

簡介:8年抗戰,300萬川軍出川抗擊日寇,64萬多人傷亡,參戰人數之多、犧牲之慘烈居全國之冠。這段灑滿鮮血的歷史,被四川人民出版社冠名為《川人大抗戰》出版。本書以翔實的史料,全面、系統地介紹了川人大抗戰的歷程,是迄今為止最完整敘述這段歷史的長篇專著。

第一部分 抗日的呼聲

1935年2月10日,國民政府明令成立四川省政府,7月6日後省政府衙門陸續從重慶遷成都。1935年8月下旬的一天,一場暴雨後,天氣涼爽。時近黃昏,一行車隊從東門外的牛市口緩緩開進成都。車到了天福街,眼前是護城河,已可看見東門古城牆……

第1章 劉湘出任四川省政府主席(1)

第1章 劉湘出任四川省政府主席(2)

第1章 劉湘出任四川省政府主席(3)

第1章 劉湘出任四川省政府主席(4)

第2章 劉湘與蔣介石(1)

第2章 劉湘與蔣介石(2)

第2章 劉湘與蔣介石(3)

第2章 劉湘與蔣介石(4)

第3章 歷史罕見的大饑荒(1)

第3章 歷史罕見的大饑荒(2)

第3章 歷史罕見的大饑荒(3)

第4章 四川人民的抗日呼聲(1)

第4章 四川人民的抗日呼聲(2)

第4章 四川人民的抗日呼聲(3)

第4章 四川人民的抗日呼聲(4)

第二部分 四川的抗日救亡運動

自古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山川險惡,歷朝歷代外國人入川者甚少。直到清末,洋人以傳教士開路,洋商來川經商、辦廠,川江上也開始有外輪……1891年4月1日,英國最先在重慶設立總領事館。此後 ,法國、美國、德國、葡萄牙、義大利各國,也先後在渝設立領事館。1901年後,法國、英國、德國還在成都設領。

第5章 成都打死日本人事件(1)

第5章 成都打死日本人事件(2)

第5章 成都打死日本人事件(3)

第5章 成都打死日本人事件(4)

第5章 成都打死日本人事件(5)

第5章 成都打死日本人事件(6)

第6章 四川的抗日救亡運動(1)

第6章 四川的抗日救亡運動(2)

第6章 四川的抗日救亡運動(3)

第6章 四川的抗日救亡運動(4)

第6章 四川的抗日救亡運動(5)

第7章 蔣介石決心整肅四川(1)

第7章 蔣介石決心整肅四川(2)

第7章 蔣介石決心整肅四川(3)

第7章 蔣介石決心整肅四川(4)

第三部分 川軍請纓抗戰

“號外”只比巴掌大一點,但它及時傳播的石破天驚的新聞,把成都震動了!一群群的人拿著“號外”奔走相告,群情激憤。抗戰爆發的訊息以成都、重慶為兩大中心,迅速傳遍四川各州縣,“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的口號立刻響遍城鄉……

第8章 川軍請纓抗戰(1)

第8章 川軍請纓抗戰(2)

第8章 川軍請纓抗戰(3)

第8章 川軍請纓抗戰(4)

第8章 川軍請纓抗戰(5)

第8章 川軍請纓抗戰(6)

第9章 蔣介石控制下的川軍處境(1)

第9章 蔣介石控制下的川軍處境(2)

第9章 蔣介石控制下的川軍處境(3)

第9章 蔣介石控制下的川軍處境(4)

第10章 川軍屢立戰功的原因(1)

第10章 川軍屢立戰功的原因(2)

第10章 川軍屢立戰功的原因(3)

第10章 川軍屢立戰功的原因(4)

第11章 李家鈺血灑戰場(1)

第11章 李家鈺血灑戰場(2)

第11章 李家鈺血灑戰場(3)

第11章 李家鈺血灑戰場(4)

第11章 李家鈺血灑戰場(5)

第四部分 贏得世界的尊敬

抗戰爆發後,經過一年多激戰,日軍雖然先後攻占上海、南京、武漢、廣州等大城市及大片中國領土,但企圖3個月內滅亡中國的幻想完全破滅,癲狂夢醒後發現自己已陷入長期戰爭的致命沼澤之中。戰爭進入漫長的相持階段。

第12章 炸不垮的“陪都”(1)

第12章 炸不垮的“陪都”(2)

第12章 炸不垮的“陪都”(3)

第12章 炸不垮的“陪都”(4)

第12章 炸不垮的“陪都”(5)

第12章 炸不垮的“陪都”(6)

第12章 炸不垮的“陪都”(7)

第12章 炸不垮的“陪都”(8)

第13章 大後方的“跑警報”和“空戰”(1)

第13章 大後方的“跑警報”和“空戰”(2)

第13章 大後方的“跑警報”和“空戰”(3)

第13章 大後方的“跑警報”和“空戰”(4)

第13章 大後方的“跑警報”和“空戰”(5)

第13章 大後方的“跑警報”和“空戰”(6)

第13章 大後方的“跑警報”和“空戰”(7)

第13章 大後方的“跑警報”和“空戰”(8)

第五部分 抗戰主要的物資支撐

天府之國的成都平原為什麼會鬧“春荒”,發生“搶米”風潮呢?一方面是上述征斂過多致民眾缺糧;另一方面是不法分子囤積居奇。當時糧食情況由於囤積、舞弊、阻運、搶購的惡性循環,糧荒日趨嚴重。

第14章 中國抗戰最主要的物資支撐(1)

第14章 中國抗戰最主要的物資支撐(2)

第14章 中國抗戰最主要的物資支撐(3)

第14章 中國抗戰最主要的物資支撐(4)

第14章 中國抗戰最主要的物資支撐(5)

第14章 中國抗戰最主要的物資支撐(6)

第15章 350萬川軍64萬多人傷亡(1)

第15章 350萬川軍64萬多人傷亡(2)

第16章 四川熱血青年請纓殺敵(1)

第16章 四川熱血青年請纓殺敵(2)

第16章 四川熱血青年請纓殺敵(3)

第16章 四川熱血青年請纓殺敵(4)

第16章 四川熱血青年請纓殺敵(5)

第16章 四川熱血青年請纓殺敵(6)

第17章 “獻金運動”催人淚下(1)

第17章 “獻金運動”催人淚下(2)

第17章 “獻金運動”催人淚下(3)

第17章 “獻金運動”催人淚下(4)

鄭光路 先後發表3百萬字以上的文章。國內,1991年出版長篇《氣卷神州》,多次再版發行十萬冊以上。1995年出版《中國當代熱點問題透視》。2005年出版《川人大抗戰》.....各書出版後得到國內外專家學者好評,至今中國許多網站、書籍資料中均註明將該書列入“主要參考資料”。

文革研究類成果較多,如長篇連載《文革高潮中的四川》載黨史刊物及《蜀報》、《炎黃春秋》等,首次在國內全面、系統、多層次詳實記述了文革中全國動亂典型四川的真實情況.....

海外已出版的專著《特殊的戰爭--文革武鬥》、《世界罕見的文化現象一一中國文革文斗》二書共80餘萬字,從普通民眾的視角切入,作巨觀、系統、全面評述,反映了文革時期整箇中國真實社會現狀,獨具一格的研究得到各界廣泛好評和重視,奠定了鄭光路文革史研究的學術地位。

1987年後,國內報、刊、電台、電視台、網路等媒體,及香港《明報》、《大公報》、《商報》、《文匯報》,澳門《澳門日報》、《華僑報》,美國《多維時報》等都曾報導評論其作品。

作品廣受好評並多次獲獎。如《川人大抗戰》引起重大反響,國內外上百家刊物、報紙、網路等轉載和高度評論此書,並榮獲代表四川省文學創作水平最高獎項的第五屆“四川文學獎”。

海內外不少人士評論,作者不少成果填補了相關研究領域空白。作者多部著作被中國主要圖書館和美國國家圖書館等正式收藏。

相關人士普遍認為:鄭光路文革、文史、巴蜀文化研究等作品,都具有材料獨特、新奇、大題材等個性特色、立意深刻獨到,顯示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及學者風範。

鄭光路創辦有"中國獨特題材文學網",受到國內外廣泛關注和好評,被認為是中國民間很有影響力的文學網站之一。國際一級域名地址:http://www.tstcwx.com.cn ,

鄭光路完整簡介

鄭光路,長期“以研究歷史的嚴肅學術態度進行文學寫作;以文學寫作的方式去研究歷史”,其作品具有材料獨特、新奇、大題材等個性特色,融學術性、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形成其“文史結合、雅俗共賞”的獨特風格。

鄭光路曾在省級、國家級學術刊物發表有影響的文史類文章60餘篇。

中國自來有“天下未亂蜀先亂”的諺語。鄭光路認為:“越是傳統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有地方性就越有獨特性。四川作為中國人口最多的大省,不了解四川就根本說不上了解中國。但歲月流逝,許多史實已被遺忘、扭曲,甚至湮沒……”

鄭光路幾十年來的研究和寫作重點,以對中國歷史進程產生巨大影響的四川重大歷史事件為主。

已先後在國內外出版《張獻忠剿四川真相》、《炸響辛亥革命的驚雷—四川“保路運動”歷史真相》、《四川舊事》、《成都舊事》、《川人大抗戰》、《文化大革命時期中國社會之特殊內戰》、《文化大革命時期中國文斗之喧囂怪狀》等書。基本上囊括了從明末清初之後距今三百多年來,對中國產生深遠影響的四川重大歷史事件。

鄭光路的書籍多次再版,並經常被國內外人士廣泛引用到論文和專著中,各種黨史刊物和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也曾獨家發表其文史作品。他的作品常被國內、省內製作成各種電視、廣播節目。

其作品廣受專家學者好評,曾榮獲第十屆四川省“五個一工程”政府獎,榮獲四川省最高文學獎項第五屆“四川文學獎”。

兩部作品選入中國政府文化大工程的“農家書屋”書系。

海內外不少人士評論,作者不少成果填補了相關研究領域空白。多部著作被中國863計畫圖書館及美國國家圖書館等國外圖書館,作為正式館藏圖書收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