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通蒙幸

此典故出自《史記》,描述了一個才能平庸,但是由於皇帝的偏愛而成為天下巨富的人物——鄧通。後世常把鄧通蒙幸用來比喻一個人因為運氣特別好而改變命運。《史記》

簡介

鄧通,蜀郡南安人也,以濯船為黃頭郎。文帝嘗夢欲上天,不能,有一黃頭郎推上天,顧見其衣尻帶後穿。覺而之漸台,以夢中陰目求推者郎,見鄧通,其衣後穿,夢中所見也。召問其名姓,姓鄧名通。鄧猶登也,文帝甚說,尊幸之,月日異。通亦願謹,不好外交,雖賜洗沐,不欲出。於是文帝賞賜通以千萬數,官至上大夫。文帝時間至通家遊戲。然通無他技能,不能有所薦達,獨自謹身以媚上而已。上使善相人者相通,曰:“當貧餓死。”上曰:“能富通者,我也。”於是賜通蜀嚴道銅山,得自鑄錢。鄧氏錢布天下。文帝嘗病癰,鄧通常為上嗽吮之。上不樂,從容問曰:“天下誰最愛我者乎?”通曰:“宜莫若太子。”太子入問疾,上使太子而色難之。已而聞通嘗為上齰之,太子慚,由是心恨通。及文帝崩,景帝立,鄧通免,家居。居亡何,人有告通盜出徼外鑄錢,下吏驗問,頗有,遂竟案,盡沒入之。通家尚負債數巨萬。長公主賜鄧通,吏輒沒入之,一簪不得著身。於是長公主乃令假衣食,竟不得名一錢,寄死人家。 按《史記》,文帝所幸尚有宦者趙同、北宮伯子。北宮伯子以愛人長者,而趙同以星氣幸,常為參乘。景帝時,惟有郎中令周仁。當時君臣相悅,往往出此道,可笑。

原文

鄧通,蜀郡南安人也,以濯船為黃頭郎①。孝文帝夢欲上天,不能,有一黃頭郎從後推之上天,顧見其衣帶後穿②。覺而之漸台③,以夢中陰⒀目求推者郎,即見鄧通,其衣後穿,夢中所見也。召問其名姓,姓鄧氏,名通,文帝說焉,尊幸之日⒁異。通亦願謹④,不好外交,雖賜洗沐⑤,不欲出。於是文帝賞賜通巨萬以十數,官至上大夫。文帝時時如鄧通家遊戲。然鄧通無他能,不能有所薦士,獨自謹其身以媚上而已。上使善相者相通,曰“當貧餓死”。文帝曰:“能富通者在我也⑥,何謂貧乎?”於是賜鄧通蜀嚴道銅山,得自鑄錢,“鄧氏錢”布天下。其富如此。

文帝嘗病癰⑦,鄧通常為帝唶吮之⑧。文帝不樂,從容問通曰:“天下誰最愛我者乎?”通曰:“宜莫如太子。”太子入問病,文帝使唶癰,唶癰而色難之。已而聞鄧通常為帝唶吮之,心慚,由此怨通矣。及文帝崩,景帝立,鄧通免,家居。居無何,人有告鄧通盜出徼外鑄錢⑨。下吏驗問,頗有之,遂竟案,盡沒入鄧通家,尚負責數巨萬⑾。長公主賜鄧通⑩,吏輒隨沒入之,一簪不得著身。於是長公主乃令假衣食。竟不得名一錢⑿,寄死人家。

注釋

⑴濯(zhào)船:用槳划船。濯:通“棹”。⑵裻(dū,督):衣衫和橫腰部分。帶:衣帶。穿:打結。⑶覺:指夢醒。之:往。漸台:建在未央宮西邊蒼池中的台子。⑷願謹:性格老實謹慎。⑸外交:同別人交往。洗沐:休假。按漢制,官吏五日一洗沐。⑹富通:使鄧通富有。⑺病癰:得了癰病。⑻唶吮:吮吸。⑼徼:邊境。⑽長公主:指漢景帝的姐姐劉嫖。⑾責:通“債”。⑿竟:最終。名:猶“占有”。⒀陰:暗暗地。⒁日:天天。

譯文:鄧通是蜀郡南安人,因善於划船當了黃頭郎。漢文帝做夢想升天,不能上,有個黃頭郎從背後推著他上了天,他回頭看見那人衣衫的橫腰部分,衣帶在背後打了結。夢醒後,文帝前往漸台,按夢中所見暗自尋找推他上天的黃頭郎。果然看到鄧通,他的衣帶在身後打了結,正是夢中所見的那人。文帝把他召來詢問他的姓名,他姓鄧名通,文帝喜歡他,一天比一天地更加尊重和寵愛他。鄧通也老實謹慎,不喜歡和外人交往,雖然皇帝給予休假的恩賜,他也不想外出。這時皇帝賞賜他十多次,總共上億的金錢,官職升到上大夫。文帝常常到鄧通家玩耍。但是鄧通沒有別的什麼才能,不能推薦賢士,只是自己處事謹慎,諂媚皇上而已。有一次,皇上讓善於相面的人給鄧通相面,那人相面以後說:“鄧通當貧餓而死。”文帝說:“能使鄧通富有的就在我,怎能說他會貧困呢?”於是文帝把蜀郡嚴道的銅山賜給了鄧通,並給他自己鑄錢的特權,從此“鄧氏錢”流傳全國。他的富有達到了這個程度。

文帝曾經得了癰疽病,鄧通常為文帝吮吸膿血。文帝心中不高興,從容地問鄧通說:“天下誰最愛我呢?”鄧通說:“應該沒有誰比得上太子更愛你的了。”太子前來看望文帝病情,文帝讓他給吮吸膿血,太子雖然吮吸了膿血,可是臉上卻顯露出難為情的樣子。過後太子聽說鄧通常為文帝吮吸膿血,心裡感到慚愧,也因此而怨恨鄧通。等到文帝死去,漢景帝即位,鄧通被免職,在家閒居。過了不久,有人告發鄧通偷盜了境外的鑄錢。景帝把這事交給法官審理,結果確有此事,於是就結案,把鄧通家的錢財全部沒收充公,還欠好幾億錢。長公主劉嫖賞賜鄧通錢財,官吏就馬上沒收頂債,連一隻簪子也不讓鄧通戴在身上。於是長公主就命令手下的人只借給鄧通衣食的費用。竟使他不能占有一個錢,寄食在別人家裡,直到死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