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稼先烈士

鄧稼先烈士

鄧稼先(1924—1986年) 中國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24年6月25日生於安徽懷寧,祖父是清代著名書法家和篆刻家,其父是著名的美學家和美術史家。

鄧稼先烈士
鄧稼先(1924—1986年) 中國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24年6月25日生於安徽懷寧,祖父是清代著名書法家和篆刻家,其父是著名的美學家和美術史家。七七事變後,全家滯留北平,16歲隨其姐來到四川江津念完高中。1941年至1945年在西南聯大物理系學習,受業王竹溪、鄭華熾等著名教授。1945年抗戰勝利後,遷返北平,應聘於北大物理系任教。1948年到美國印第安那州普渡大學念研究生,被選入“留美科協”總會幹事會。新中國的誕生促使他決心儘早回到祖國。1950年8月,在他取得物理學博士學位後的第9天,衝破重重險阻登上了回國輪船。1950年10月在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從事原子核理論研究。1958年8月調到新籌建的核武器研究所任理論部主任,負責領導核武器的理論設計,後歷任研究所付所長、所長,核工業部第九研究設計院付院長、院長,核工業部科技委付主任,國防科工委科技委付主任,是我國核武器理論與技術的研製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 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第十二屆中共委員會委員,中國科院學部委員。 1985年7月患直腸癌,堅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逝世,終年62歲。 鄧稼先在核子彈、氫彈研究中,領導開展了爆轟物理、流體力學,狀態方程、中子輸運等基礎理論研究,對核子彈的物理過程進行了大量模擬計算和分析,邁出了中國獨立研究核武器的第一步。領導完成核子彈的理論方案,並參與指導核試驗的爆轟模擬試驗。核子彈試驗成功後,立即組織力量,探索氫彈設計原理,選定技術途徑。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獲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86年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1987年和1989年各獲一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