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恩銘廣場

鄧恩銘廣場

“鄧恩銘廣場”位於荔波城區西南面,背靠螺絲坡,三面與繁華街道連線是荔波縣城3萬多居民晨練和晚飯後休閒散步的地方,也是荔波縣舉行大型活動的場所。廣場內有1000多株名貴花草,布依、水、苗、瑤等少數民族浮雕,羅馬柱,電子顯示屏,音樂噴泉等。竣工6年來,先後在此舉辦大型活動40多場次,有100多萬人次先後到此遊覽參觀。

基本信息

簡介

鄧恩銘廣場鄧恩銘廣場

鄧恩銘廣場位於荔波樟江園,為了紀念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鄧恩銘由原樟江園廣場更名而來。現在已經成為荔波的旅遊景點,吸引著許多的市民前去觀看,豐富了市民的夜生活。“鄧恩銘廣場”位於荔波城區西南面,背靠螺絲坡,三面與繁華街道連線是荔波縣城3萬多居民晨練和晚飯後休閒散步的地方,也是荔波縣舉行大型活動的場所。廣場內有1000多株名貴花草,布依、水、苗、瑤等少數民族浮雕,羅馬柱,電子顯示屏,音樂噴泉等。竣工6年來,先後在此舉辦大型活動40多場次,有100多萬人次先後到此遊覽參觀。

人物介紹

1901年1月5日鄧恩銘出生於荔波縣水浦村一個貧困的水族家庭,幼年靠親友資助求學,17歲時,投靠遠在山東做縣官的二叔黃澤沛家讀書學習。1921年春,鄧恩銘參與發起建立濟南的共產黨早期組織。同年7月,他赴上海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是13個代表中唯一的少數民族代表,是最年輕的代表之一。大革命時期,鄧恩銘先後輾轉山東各地領導黨組織開展鬥爭。1931年4月5日凌晨,被國民黨軍警槍殺於濟南緯八路刑場,犧牲時年僅30歲。

鄧恩銘銅像

荔波樟江園的鄧恩銘廣場,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鄧恩銘的銅像昂然矗立。鄧恩銘銅像位於廣場的東南角,用青銅澆注,銅像高3米,基座高3米,底座用紅色磨光花崗石砌成。銅像“鄧恩銘”手握書籍,邁著矯健的步伐,闊步向前。

音樂噴泉

位於鄧恩銘塑像東北面。它的造型是外周長方,內圈橢圓的現代化噴水池。入夜燈光下水柱隨著聲音噴射,時高時低,池底安裝了彩色的光源,夜晚隨著燈光的變換,條條水柱輝映出紅、黃、藍、綠的光束,為廣場增添了瑰麗的夜景。

世界自然遺產

2007年6月27日,貴州省荔波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獲得成功。喜訊傳來,整個荔波為之沸騰。當晚,荔波縣在樟江園廣場舉行盛大的聯歡晚會,聯歡晚會從晚上8點半開始,鄧恩銘廣場上禮炮轟鳴,歡呼聲、鑼鼓聲響成一片,數萬各族人民歡聚一堂,慶祝申遺成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