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江廟會

鄞江廟會

鄞江廟會是集祭祀、歌舞、文娛、商貿於一體的中國傳統民俗活動。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重點保護項目。在一年中有三個廟會,即“三月三”、“六月六”、“十月十”。其中以“十月十”場面最為盛大。具有濃厚的民俗風情和鄉土氣。

起源

唐太和五年十月初十日王縣令生辰,貿縣各地方官員,仕宦鄉紳,按慣例向王縣令敬獻壽禮,以示祝賀。王縣令趁此宴賓之機,向各地方官員及仕宦鄉紳親朋摯友宣告“它山堰工程”開工,並隆重舉行典禮。為以後“十月十”廟會的形式奠定了基礎。

唐太和七年三月初三日,王縣令夫人程氏素娥三十歲壽誕,堇邑仕紳百姓按禮向縣令太太賀壽,正值它山堰建築已有二年,堰體大壩基本竣工。王縣令悲喜交集,悲的是十兄弟為建公益築大壩而壯烈捐軀;喜的是貿城百姓二 年來的辛勤勞動將見成效。當即向貿城全縣宣告它山堰竣工,並舉行竣工儀式,以告慰十兄弟在天之靈。這樣又形成了另一個鄞江橋廟會------“三月三”。寄寓了勞動人民的美好願望和祈盼,期盼國泰民安、生活富裕、人世昌隆、人壽年豐。

它山廟“三月三”與“十月十”廟會,是有雙重含義的獨特廟會。

鄞江橋地處四明咽喉,千餘年來;一直是鄞西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由於它山廟廟會的形成,吸引了鄞西各鄉鎮的鄉民商販,趕集,看戲,買賣盈利。並逐漸擴展到寧波府下數倒商貿百姓,紛沓鄞江趕集。至民國初期,定海、舟山及浙東沿海各府縣商賈多有向鄞江它山廟廟會趕集求利,它山廟廟會已成為寧波府下第一大廟會盛市。

鄞江橋廟會集市活動往往先於廟會開始,每當廟會各柱首商酌“飄紅”告眾之後,商販開始占搭帳篷,開張營業,下午廟會開始演戲。十月十它山廟所演的戲稱作“被戲”,目的是讓經濟桔據的商販節省旅館客棧鈿,全夜演戲。

鄞江橋廟會市集除行會演戲外,各鄉商賈市民紛沓雲集,賣買經商,營業求利的有:

山貨竹木、時令水果、花色糕點、四季服飾、珠冠鞋履、剛鬣海鮮、禽蛋柔毛、缸甏瓦罐、器皿盞盅、農用器具、家下用俱、少兒玩具等。

廟會的設定有其統一的規劃,例如:

官池墩買賣竹筷、洗帚、竹籃、米篩、土箕、籮框等各種竹器用具。

蘇義生路旁至草廠跟以車板,車骨等竹木器具。

竹場跟以犁椿、扁擔、鋤頭桿等為主。

光溪橋頭擺設缸、瓶、甏、盅、盞等磁陶器具。

鄞江橋橋屋裡以衣、被、帳子、床上用品及其它舊貨。

廟弄主要買賣竹器,掃帚,鄞江鄉民又將廟弄稱作掃帚弄。

它山廟內外多為應市副食,少兒玩具等。

遺行廟內外煙香撲鼻,沿街商販星羅棋布,貨物玲琅滿目,夾雜叫賣聲不絕於耳。更有賣藝者赤膊上陣,舞刀弄槍花拳繡腿以博鄉民一觀,喝彩聲雷鳴。測字、算命、起課、卜卦,雜耍,跑馬等三教九流,江湖術士,牙醫郎中,真是三百六十行匯集,五花八門齊全。廟會盛況自宋代起延續至今八百餘年,長盛不衰。

現狀

解放以來,人口激增;各方鄉民百姓雲集鄞江,官池塘兩側本應設攤地段,到後來統成人流,幾科無立足之地,甚有被擠下官池河者有之。直至文革開始,鄞江橋廟會作為四舊迷信活動,銷聲匿跡近十年。

文革後期逐步恢復鄞江橋“三月三”、“十月十”廟會,但名稱已演變成了“鄞江鎮物資交流會”。改革開放以來,才出現“鄞江橋傳統廟會”字樣。

縱觀鄞江橋它山廟廟會盛況,自宋、元、明、清封建皇朝,直至民國時期;有其一定的經濟基礎:自邵家平水潭起至界牌下的光溪河和南塘河的水產收入統歸廟會使用。它山廟界下共有廟會田二百餘畝,其中它山廟廟田六十餘畝,其租收入用於廟宇維修,廟會的祭祀演戲等費用均由此開支。其它如伏頭會有田廿畝,搖堂會有田六十畝,九如會有田十七畝,河台會有田三十畝。鑾駕會有器二十四件,因為會器一次性置辦後不再花錢,故無會田。其它小會有田數十畝、十數畝不等。有的會有現金積畜,不足部分也有鄉民樂助和界下弟子兜會解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