鄚州

鄚州:鄚為古國名,建於周朝,為燕國附庸。東漢時為鄚市。唐朝設鄚州,景雲二年(公元711年)廢州人任丘市,仍稱鄚州。該村東靠小白河,京開公路。該村為古老的村莊,亦是本市較大集市,古有“天下大廟數鄚州”之稱。至今流傳不衰。

簡介

鄚州鎮屬河北省任丘市管轄,位於京津腹地,美麗富饒的華北明珠白洋淀邊。106國道縱貫全鎮,交通非常便利。

鄚州:鄚為古國名,建於周朝,為燕國附庸。東漢時為鄚市。唐朝設鄚州,景雲二年(公元711年)廢州人任丘市,仍稱鄚州。該村東靠小白河,京開公路。該村為古老的村莊,亦是本市較大集市,古有“天下大廟數鄚州”之稱。至今流傳不衰。

下轄村街

李廣村:建村於西漢。因西漢名將李廣曾駐兵於此,故名李廣村。該村位於鎮政府駐地西北偏南4.8公里處,千里堤從村中穿過,西部靠白洋淀與安新市淀水相連。共分4個大隊。

城西村:明朝永樂年間,由山西洪洞市移民至此。因位於鄚州城西面,故名城西村。

南城西:建村於明朝。因位於城西村南面,故名南城西。

古州村:顓頊時就有此地。當時有皇城六門、六關,(舊城地尚存)是養兵城。明朝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由山西洪洞市遷入郝、甄兩姓,因該村舊址古老,故取名古州村。該村北靠大清河開卡,為本市最古老的村莊。

王莊子:建村於明朝。由王姓組成,故名王莊子。該村北靠小白河。

七里莊:明朝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由山西洪洞市移民到此定居,因距四面村莊都是7華里,故名七里莊。該村西靠千里堤,白洋淀與安新市淀水相連。該村共分3個大隊。

城東村:明朝建村,因該村位於鄚州城的東邊,故名城東村。韓家村:建村於明朝,以姓氏命名為韓家村。

角口村:該村原名糠家莊,建於明朝。村南有一朱家墳,古人迷信以為“朱”吃糠,與村不利,於是改名為角口村。

李莊子:明朝永樂年間,由山西洪洞市姓李的來該地建村,故名李莊子。

楊臨河:明朝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由山西洪洞市姓楊的遷居該地,因地處趙王河岸,故名楊臨河。

塔莊村:明朝建村。因村西有一座八角塔,故取名塔莊村,該村西靠京開公路,位於鄉鎮駐地東南偏南1.5公里處。該村共分兩個大隊。

杜家營:明代崇禎年間的大太監杜芝恆在此建莊,村名杜家塔莊,因當時有官兵為他護院,後改為杜家營。

大臨河:明朝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有山西洪洞市姓劉的兄弟兩家遷居此地,因地處趙王河岸、且老大居此,故名大劉臨河,後稱大臨河。

小臨河:明朝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有山西洪洞市姓劉的兄弟兩家遷居此地。因地處趙王河岸,且老二居此,故名小劉臨河。後稱小臨河。

龐臨河:建村於明朝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由山西洪洞市遷入龐、華兩戶人家居住因龐家人多,村又處趙王河岸,故名龐臨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