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桂芬

鄒桂芬

鄒桂芬,女,湖北鄖縣羅堰教學點。在湖北和陝西的交界處,有一個羅堰教學點,它是湖北鄖縣最偏遠的教學點。多年來,選派到這裡的老師來了又走,沒有一個能呆得下來。不過,一位叫鄒桂芬的老師卻在這裡呆了34年,成了山旮旯里唯一的教師。從離學校最近的南化塘鎮到羅堰教學點,需要先坐兩個小時的船,在水庫中走二十多公里,下船後還要步行兩個多小時的山路,才能到學校。學校很小,只有一個教室,學前班和一年級加起來,共有14名學生,孩子們在這裡上到二年級後,將會轉到鎮裡的寺泉完全國小繼續學習。把我們從鎮上接到學校後,鄒老師趕緊去了學校廚房揉面炸油饃。

基本信息

主要事跡

鄒桂芬 鄒桂芬

在湖北和陝西的交界處,有一個羅堰教學點,它是湖北鄖縣最偏遠的教學點。多年來,選派到這裡的老師來了又走,沒一個能呆得下來。不過,一位名叫鄒桂芬的老師從高中畢業後就來到這裡,成了這裡唯一的教師,一教就是34年。

教學點只有一個教室,14名從學前班到三年級的學生。

鄒桂芬:上午兩個孩子的生日,炸油條給他們吃,他父母沒在家,爺爺奶奶在家。

鄒老師說,每到放假前,她都會找個時間,把假期中要過生日的孩子叫到一起,提前過生日。

面對我們的攝像機,大人孩子都有些拘謹。鄒老師告訴我們,羅堰村地處深山之中,交通不便、經濟落後,去趟縣城要五六個小時。全村248戶人家,青壯年大都在外打工,孩子們留守在老人身邊,幾乎沒有出過遠門。34年了,算起來,連這些孩子們的父母,很多也是鄒老師的學生。

2005年,國家農村中國小遠程教育工程覆蓋到農村,羅堰教學點得到了上級教育部門配備的一台電腦,從沒摸過電腦的鄒老師硬是很快學會了操作。

南化塘鎮中心學校教研員 申建強:那個時候培訓還帶著電腦,她從學校差不多把這個電腦扛上,走十幾里山路,扛下去。

那一年,鄒老師還面對了另一個挑戰。上級教育部門要求國小三年級學生必須開設英語課,從未學過英語的鄒老師決定,自學英語。

每天放學後,鄒老師就獨自一人坐在教室里,聽著光碟,一遍一遍練習到深夜。

鄒桂芬的丈夫 王桂成:開始音發不準什麼的,我覺得有點笑,後來那個家庭教師慢慢教給她,NO、FOR、GO什麼的。

就這樣,鄒老師終於可以給三年級的孩子們講英語了。

鄒桂芬:我覺得在校學生要得到全面的發展,他沒有接受沒有學到的事,這都是老師的責任,老師是一個良心活,我想到這一點。

記者:那會兒,您要是不教沒有人說?

鄒桂芬:我受到良心的責備。

鄉親們告訴我們,就是這個講良心的老師,教了34年書,背孩子過河也背了34年。羅堰教學點緊挨著一條60米寬的滔河,是孩子們上學的必經之路,每到雨季或上游水電站發電放水,接孩子過河,成了再平常不過的事。

羅堰村村支書 廖化福:可以說30多年來,她(在)滔河接送學生,可以說上萬人次以上。有的家長常年出門打工去了,有些老爺子、老奶奶,他敢背?那更不敢背。

年輕時,她送學生過河 ,一隻胳膊夾一個,現在年過半百了,一次只能背一個,還需要拄木棍撐著。因為水涼,鄒老師落下了嚴重的風濕痛、關節炎。趴在老師背上,六七歲的孩子也許還不能體會老師的艱辛,但他們也會生出幼稚的願望。

學生:鄒老師,我長大了買個機車給你帶上,不叫你趟河了。

學生:鄒老師我長大了買一飛機給你帶過去,長大了好好學習,給你買汽車帶過去。

鄒老師:好好學習,不好好學習,長大了買飛機開不動。

CCTV-10講述

在湖北省鄖縣南化塘鎮最偏遠的農村鄒桂芬在這裡任教,作為湖北外嫁的媳婦,她在這裡做了34年的老師,先步行15里路,再坐兩個小時的船這就是村民們走出羅堰村的路,本期節目向大家介紹最美女教師鄒桂芬的故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