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關路遠

鄉關路遠

我之所以感到“鄉關路遠”,是因為眼前的故鄉早已不是我童年時的故鄉。 ”總之,這些年我悵悵地感到故鄉離我非常遙遠,有時,我甚至卑怯地感到自己是故鄉的棄兒,是難以回歸的遊子。 這樣的感覺越是深切,我落筆故鄉的文章就越多,寫來寫去,有關故鄉的文章就占了大量的篇幅。

圖書信息

鄉關路遠:贊山行散文集》,張炳吉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32開本,11.6印章,27萬字,書號:ISBN978-7-5434-7455-0,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09)第221113號,定價:38元。本書獲得“新世紀十年河北省散文創作”最高獎——“精品貢獻獎”。

內容簡介

鄉關路遠:贊山行散文集》是一部以懷念故鄉、回望故土為主要內容的散文集,全書共收錄散文99篇,分6輯。“故園風物”記述作者的童少年往事;“走筆悟道”是作者對故園生活的發現和理性思考;“山水印記”是作者寫自己遊歷異鄉的感受;而“都市掠影”則記述他所生活的那座城市的人和事;“史海尋貝”是作者研究故鄉歷史的心得;“人性漫筆”則是作者對人性的透視和挖掘。六輯之中以前兩輯為重,特別是作者對“故園風物”的珍重,讓讀者感觸到一顆在當下社會難得的童稚之心。作者工作的地方距離他的故鄉並不遙遠,之所以取名《鄉關路遠》正如作者所言:“是因為眼前的故鄉早已不是我童年時的故鄉;我要回到童年時的故鄉,重溫那份鄉情和親情,一如要飛越重重關隘,滿目渺茫。我常常痛楚地感到,兒時的故鄉對我來說已是只可憶、只可寫而不可及的彼岸了。”

作者簡介

張炳吉,筆名贊楊、贊山行,河北贊皇人。1983年河北大學哲學系畢業後參軍,先在軍校學習,後到部隊任職,曾參加對越自衛防禦作戰並榮立戰功,現從事機關信息采編工作。文學作品曾在《人民日報》等報刊發表,其中,“白馬泉的品格”等文章入選《北大基礎教育文庫》或列入中國小課外輔導讀物,作者系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河北省散文學會副秘書長,已出版散文集《路在門外》、散文集《鄉關路遠》、《機關信息工作實用手冊》等專著,文章多次獲全國、全省獎項。

寫作背景

故鄉並不遙遠
------《鄉關路遠》寫作背景
當讀者看到《鄉關路遠》這本書的書名時,也許以為我的故鄉與我隔著千山萬水,關山岧岧,路途迢迢,要回去一次很不容易。其實,我的故鄉與我工作的這座城市不足百里,回家的瀝青路又平又直,開車回去用不了一個時辰。
我之所以感到“鄉關路遠”,是因為眼前的故鄉早已不是我童年時的故鄉。我要回到童年時的故鄉,重溫那份鄉情和親情,一如要飛越重重關隘,滿目渺茫。我常常痛楚地感到,兒時的故鄉對我來說已是只可憶、只可寫而不可即的彼岸了。
多少年來,我的思想、我的筆觸、還有我的夢魂總是飄搖在我童年時代所見、所聞、所想的風景里。一處破敗的老屋,一個荒寂的院落,一口瀅瀅的古井,一棵千年的古槐,一個牽牛的老者,都能勾起我沉甸甸、甜滋滋的回憶,決開阻礙我寫作的堤壩,激發我無限的創作熱情。有一天深夜,我在審視自己多年寫作的東西時,忽然發現自己寫來寫去總是圍繞著我生長過的村子轉,圍繞著我的童年、少年、青年時代轉,圍繞著那時與我接觸最多、最親的人們轉。其實,自從結束學業參加工作以來,我所經歷的人和事遠比童少年時期要頻繁、要複雜。我大學畢業後負笈從師,先到軍校學習,後到連隊任職,擔任過集團軍最高首長的警衛,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作戰,立過戰功。轉業到地方後,一直在黨的高級機關供職,臨時擔任過省委領導的秘書,負責過機關文書、信息工作。可以說,人間百態,領導風範、稗官品行,南風北俗,昔韻今風,聽到看到的太多太多了。然而,不知為什麼這些東西鑽到我筆下的卻很少很少!難怪有人說,故鄉對於作家來說猶如身上的胎記,不管你想不想它,摸不摸它,它永遠長在你的屁股上。其實,不光是我,很多作家的筆下或多或少地都顯露著自己的胎記。
老實說,青年時代年輕氣盛,滿腦子理想、事業,很少顧及自己成長的故園。這些年,年齡漸大,豪氣漸消,桑梓之情日浸濃潤,回家的次數也就多了。可是,回到家裡,怎么也找不到當年的那種感覺,常常站在村口或者坐在自己的家裡仍然無奈地感嘆“鄉關路遠”。之所以這樣感嘆,主要原因是現在的村落比從前擴大了好幾倍,老房子、老人、老樹大多已經不在,村里原來的少年郎如今已是不惑之年的家裡的頂樑柱,原來的壯年人如今已是耄耋老者。石磨、電磨、馬車、水車、轆轤、栲栳、風箱,還有無數的生產、生活用具早已棄之不用。小時候一起和尿泥、做家家的夥伴如今已是滿頭白髮,臉上的褶皺橫七豎八,他們見了我倒是很親切,只是儘管我多次邀請到我家裡喝酒,他們卻很少過來,有時偶爾來到我的小院並不往屋裡走,說是怕踩髒了我的瓷磚地面;有時他們接過我送上的一支煙,我注意到他們的手微微哆嗦,臉色略帶惶恐。他們的這些舉措讓我心裡很不是滋味:歲月竟然神不知鬼不覺地在我們之間豎起了一座難以消融的冰山啊!更讓我感到心寒的是有一次我回家,由於父母親鎖上大門去串親戚,我只好拎著包在門外蹀躞。這時,幾個七八歲的孩子指著我家的大門問我:“你找誰?你要去他家?”我一聽就急了,說,這是我家!我要回我家!幾個孩子哪肯相信,鬨笑著一邊跑一邊喊:“那是他家!那是他家!那成了他的家了!哈哈哈!”過去休假我總是跑到山清水秀的風景區,如今休假我則回老家。一回到老家我總希望多住些日子,可是又不能多住,住的時間稍長村里人就私下議論:“這小子在外頭犯事了?被開回來了?”
總之,這些年我悵悵地感到故鄉離我非常遙遠,有時,我甚至卑怯地感到自己是故鄉的棄兒,是難以回歸的遊子。這樣的感覺越是深切,我落筆故鄉的文章就越多,寫來寫去,有關故鄉的文章就占了大量的篇幅。既然這類文章居多,在確定書名時就選擇了“鄉關路遠”這個名字。其實,作家的視野,作家的胸懷應該寬廣博大,“胸懷祖國,放眼世界”,“站在地球,眺望宇宙”,作家不應忘記故土,但也不能僅僅盯著故土,才能寫出豐富多彩的、適應各類讀者需要的作品來。
今後,我將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河北省作協副主席李延青為本書作序,河北省委研究室主任王書利為本書題寫書名,河北省散文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梁劍章為本書作跋,我的校友、河北教育出版社的李連保擔任本書的責任編輯,河北少兒出版社的安家寧對本書做了認真的文字校對,在此謹表感謝,並向所有關心我、支持我的朋友和家人表示感謝。

有關評論

人情練達即文章
——讀《鄉關路遠
李延青
炳吉兄將結集出版他的散文作品,囑我作序。我知道不容推辭,就—口應。去年,震綱兄出版他的的詩集時我曾應約寫過—篇短文,一樣是同學,總不能“厚此薄彼”(玩笑)。其實,我是沒資格、也不擅長寫這類文字的。但半生從事文學工作的閱歷,使他們想當然地對我有—份信任,而我自然不好辜負他們的“抬愛”,只好硬著頭皮勉為其難。
作序之難,難在“認真”。一得仔細閱讀作品,二要對作品分析評價,是以人們常以種種理由加以婉拒。我所以答應,—來自已不是名人,二來源於對同學朋友的了解。再者,文學(尤其是散文)是心靈的“自白”,讀同學朋友的作品,可以在此前了解的基礎上獲得新的“發現”——學識的進步、人生的體悟、性格中特點……等等。所以,這種閱讀和思考對於我就成為一個學習過程。
《鄉關路遠》共收錄散文九十九篇,分六輯。“故園風物”記述作者的童少年往事;“走筆悟道”是作者對生活的發現和理性思考;“山水印記”是作者寫自己遊歷異鄉的感受;而“都市掠影”則記他所生活的城市的人和事;“史海尋貝”是作者研究歷史的心得;“人性漫筆”則是作者對人性的透視和挖掘。六輯之中以前兩輯為重,特別是作者對“故園風物”的珍重,讓我們感觸到一顆在當下社會難得的童稚之心。正如作者在《後記》中所言:“我之所以感到‘鄉關路遠’,是因為眼前的故鄉早已不是我童年時的故鄉;我要回到童年時的故鄉,重溫那份鄉情和親情,一如要飛越重重關隘,滿目渺茫。我常常痛楚地感到,兒時的故鄉對我來說已是只可憶、只可寫而不可及的彼岸了。”
故鄉是人生的出發點和歸宿地。一個心裡懷有故鄉的人,是一個有“根”的人;一個歷經風雨滄桑尚能保持童稚之心的人,是一個心地乾淨的人。散文貴在一個“真”字,這個“真”不僅是生活的真實,更是作者在世俗煙火中捕捉到的人類的情感共鳴,是人的本真。炳吉兄在“故園風物”中無論是寫破敗的老屋、荒寂的院落、兒時的油燈,還是寫親情友情、鄉風俚俗,都給與我們這樣的打動!
炳吉兄的散文充溢著他對生活的辯證思考。一眼旱澇如常的石泉讓他體會到“得意不猖狂,失意不失志”的品格;牆頭隨風搖擺的茅草歷來都是世人唾棄的對象,而他卻設身處地的認為,這一點正是它們“充滿應變精神的自我保護之舉”;黃頂菊繁殖能力極強,是一種嚴重威脅農業生產的“洋草”,炳吉兄想到的則是如何利用它的特性去變害為利而不是簡單的圍殲……;再比如,他由開車體悟到的處世道理,母親對車燈的理解,“蕎麥理論”等等。悉心體察其它幾輯,無論異地風光還是都市掠影、史海尋貝、人性漫筆,入眼、入筆的風景、史料和生活現象都是觸動他、啟發他的寫心之作。閱讀這樣的文字,讓人感到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成熟、智慧而又淡定的人。
古人云“人情練達即文章”,是之謂也。
還有炳吉兄的幽默。炳吉兄大學畢業後參軍,參加過對越自衛防禦作戰,轉業到地方後一直在領導機關工作,所以,我總感覺他是一個冷峻的人,但讀他的文字我卻常常為他記事和敘述的詼諧幽默失口噴出笑來。幽默不僅是智慧和樂觀的表現,更是作家不可或缺的一種素養。
如果說一個經歷過硝煙戰火、又在宦海沉浮半生的人,具有這樣的人生智慧不足為奇,那么,一個人歷經磨礪卻依然能夠保持自我的本真就不能不讓人敬重了!
匆匆寫下這點粗淺感想,相信細心的讀者會比我有更多收穫。
(本文作者系河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
故園依舊影憧憧
——為張炳吉《鄉關路遠》書跋
梁劍章
2007年歲末的一天,一個天氣微寒的日子,在暖意融融的室內,與山壁、吉槐、建林等文壇師友在一起討論散文。座中一位看似很年輕的人自我介紹說他也很喜歡散文,並稱以後一定要“請教”一二。當時座上人多,未做過多交談,印象還不是很深。時隔不久,這位年輕人便來造訪,方知乃張炳吉,1959年生人,在省委機關就職。論年齡雖然“奔五”,但觀其面相和神韻也不過“奔四”。細聊之際,方知炳吉已堅持散文創作多年,觀其文筆,已頗覺出老到厚重。隨著此後交往的日益增多,炳吉同志為官的嚴謹正直,為文的刻苦勤奮,為人的平易隨和乃至生活中的童心稚趣等諸多印象便在腦海中深刻起來。
今年仲夏,炳吉同志送來一部書稿,說是河北教育出版社要為之出版,書名為《鄉關路遠》。認真品讀這部散文集,不僅為炳吉同志勤於筆耕、鍾情散文的精神所感動,也為他深戀故土、赤子報恩的情結所感動,同時還為他文筆的老成和厚重而感動。在省直機關,又湧現出了一位優秀的中青年散文作家,這是作為同道的我感到十分高興和欣喜的。
中國近代工業的發展是緩慢的,直到新中國建立前夕,中國還是以農業經濟為主體的汪洋大海,就是在解放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民族工業也始終集聚在某些大中城市。因此,許多人其原本的身份大都與農村、農業、農民息息相關,也就是說,都有著一個原始的農村老家。離開之後是故鄉,時間愈久,故鄉的留痕在記憶的腦海中會愈加鮮明,愈加深刻。因為,那裡是人生的第一個驛站,那裡的生活是真實的、原朴的、值得回憶的。正像炳吉同志所說:“我總喜歡回到自己生長的故園小住,望一望屋檐下的燕子窩,逗一逗梨花上的小蝴蝶,聽一聽嘰嘰喳喳的麻雀叫,品一品慢條斯理的蛐蛐鳴。”“故鄉那份特有的寧靜,那份恬淡,那份韻味,如一股清澈的瀑水,從頭頂泠泠澆下,把自己在都市沾滿塵埃的身心蕩滌得乾乾淨淨,清清白白。”(《鄉籟》)炳吉同志離鄉多年,無論走到哪裡,都在時時眷戀著故鄉的那一方熱土,表現在他的作品中,則是全面而又立體地做了深刻而又細緻的描述、勾勒、議論、思考,大至整個故鄉的巨觀巨變,小至故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盪溢著淳濃的鄉土氣息,其筆觸是樸實的,細膩的,清新的,優美的。這些篇章讀來,尤其是與作者有著同樣經歷的人會倍感親切。鄉情悠悠,親情悠悠,故土悠悠,是足以讓讀者從中找到共鳴,找到教益和找到震撼的。
真摯感人的故鄉濃情是炳吉同志最多的著墨之處。在炳吉同志的筆下,有兒時流淌不息的槐河,景色秀美的五馬山,村南崗上的古槐,用石碑支撐起的井架;還有那虎膽虎威的爺爺,工作忙碌的父親,慈祥關愛的母親,更有那童年的小油燈,坊間的梆子聲,年歲的百靈火,等等,這一切是那么質樸,那么親切,那么透亮,引發了他對故鄉的深深眷戀,他感慨:“每當走進祖輩留給我的庭院,我才有了真正回家的感覺。”這種眷戀給他創造了感情,由感而形諸於文字,完成了他的懷鄉之旅。對於這一切,作者是帶著濃郁的情感來描述的,這種感情又來源於他深厚的生活基礎,他的觀察生活的細緻,體驗生活的獨特與獨到,筆觸的深刻與細膩全都凝聚於筆端,從而使他的作品具備了精美和厚重。在炳吉同志的筆下,他的著眼點不僅是故鄉對物質的追求,更是精神的和文化的追求,寫農民對物質生活的嚮往,寫他們對精神文化的渴望。烤百靈火,“隨著這堆篝火的熾熱燃燒,一家接一家的門外都躥起了幾丈高的火舌,熊熊的火焰霎時映紅了農家閭舍,映紅了深邃的天幕。”不僅是這些,而更重要的是“烤百靈火在新的一年裡能百事百順,要烤一百家的火才靈驗。”這種久遠而濃郁的民俗,顯然不是一種簡單的迷信,而是代表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關注和留戀。他的這種戀鄉情結髮自於內心,傾訴於筆端,讓讀者認識了這樣一位質樸而優秀的作者。離鄉多年,無論為官為文,他始終牢記自己是從山鄉走出的山娃子,始終沒有忘記普通勞動者的本色,那片足以讓他陶醉的土地使他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讓他懂得了生活的藝術,懂得了生活中的真善美,懂得了一位山鄉赤子應有的理想和抱負。具備這樣的理念和情感,其作品才能呈現出獨有的鮮亮和色彩,而作品的內質才能在讀者前面盪溢開來。
語言是文學藝術的細胞,是文學藝術表現的載體。炳吉同志的散文文筆樸實、清亮鮮活、耐人尋味,經得住咀嚼、品味。他不像當代一些年輕作者那樣去一味地追求時尚,在文字圈裡做遊戲,也不像過去一些老作家那樣用慣了的老套化的語言程式,而是從中尋找一種生動、鮮活的創作語言。他的作品敘事明白,詳略得當,語言於平實中見生動,於白描中見厚重,於抒情中見真摯。寫《童年的小油燈》,是“那盞小油燈的燈嘴、燈芯、燈苗、燈花、燈身的油膩,總在我腦子裡打轉兒,並且越來越鮮明,越來越生動,以至清晰得像一潭碧水下五彩的石子,光彩照眼,歷歷在目。”寫《故園月影》,是“月兒正把融融的月色灑向院子,院子裡的樹木、花草、石碾、石磨、轆轤和石板路,到處都被那大愛無私的月色皴染得一片清輝,整個院子裡的景物就像浴盆里洗澡的嬰孩,歡暢乖順地享受著母親的撫慰。”寫《春夏槐河》,是“串串珍珠似的槐花點綴於青枝翠葉之間,微風吹過,那靜雅的花束便會翩然搖曳,用醉人的香馥浸洗你的心脾,那甜絲絲的味道,在你離開槐樹林很遠很遠仍會清香縈鼻。”從這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很注意有節奏地進行狀物、寫景和抒情,從輕鬆的行文中,凸顯了語言的張力、語言的生動和鮮活,達到了境界的拓展。另外,炳吉的散文語言還帶著某種程度的犀利,這也許和他當兵的經歷有關,他曾上過老山,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榮立過三等戰功,那種打起仗來軍令如山的習慣,形成了他為文的秉直爽快。文如其人,從中可以看出他生活作風的鮮明個性。
獨特視角的哲理思考也是炳吉同志散文創作的明顯特點。他的散文不是簡單地描述過程,傾訴情感,而是強調思考,強調哲理,強調從原生態中提煉出濃郁的香汁。在久不曾居住的老家門前,他感嘆:“不管你仕途通暢還是財源滾滾,不管你落魄失意還是窮困潦倒,家門,對你永遠是敞開的;你得意時,它與你共享成功的喜悅;你失意時,它又為你療疾撫傷。”“那時,薄薄的門板成了保護我的最牢固的盾牌,破舊的門樓成了我最堅實的依託。”面對深山原始老林中老樹們長出的樹痂,作者又一次感嘆,“無論是樹,是人,有痂才顯得成熟,才顯得老成穩重。”“身上的痂是你披荊斬棘後留下的印記,是你踏平驚濤駭浪後登上的彼岸,是你撫平傷痕,戰勝艱難險阻的永恆的縮影和驕傲。”所以,作者結論到:“痂是一個人厚重的履歷表,痂是成熟的合格證,痂是耀眼的功勳章。”人們歷來認為,牆頭草,隨風倒,以此來比喻那些立場不堅定、意志薄弱者或是沒有主見、人云亦云者,而作者在觀察牆頭草時卻領悟到,牆頭草的隨風搖擺是一種“充滿應變精神的自我保護之舉”。社會環境是複雜的,要克服面臨的困難,就要處事應變,善於保護自己,從而贏得更大的機遇。牆頭草立於牆的頂端,自然容易受風的左右驅使,但是它臨危不懼,堅強地紮根牆上的泥土,在隨風搖曳中毅然挺立,這不正是它可貴的品格嗎?作者的這種寫法別開生面,令人耳目一新,同時也深深地詮釋了一種哲理,以此來指導和調理我們的人生。
鄉關路遠不曾忘,故園依舊影憧憧。踏著鄉路,聞著鄉土,聽著鄉音,去尋求那久遠而清晰的記憶,以此來充實我們今天的生活,豐富我們的思維,並在我們的奮鬥下,把那一座座故鄉建設發展得更美好,才是最值得我們去努力的,最值得我們去回憶的。
美哉故園,美哉家鄉。2009年7月30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