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尋夢:中國現代鄉土思想與實踐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9月1日)
平裝: 204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010092222, 9787010092225
條形碼: 9787010092225
尺寸: 22.6 x 16 x 2.2 cm
重量: 340 g

作者簡介

李富強,男,博士,教授,“廣西優秀專家”、“廣西有突出貢獻科技人員”。現任廣西民族大學民族研究中心主任,壯學研究中心(廣西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主任。已出版論著12部,譯著1部,發表論文、調研報告約100多篇,譯文6篇。主持、參與主持和參與完成了重大課題16項。科研成果獲廣西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獲國家民委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三等獎1項。

內容簡介

《鄉土尋夢:中國現代鄉土思想與實踐》試圖通過梳理總結中國百年來的"鄉土"思想及其實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借鑑。自近代以來,中國古老的農業文明面對洶湧而來的西方工業文明而危機重重,憂國憂民的仁人志士無不從“鄉村”、“鄉土”中認識中國,思考著中國的出路,不論是理論家,還是實踐者,是改良者,還是革命家,都從“鄉村”、“鄉土”出發探索古老中國的重生、復興之路。光陰荏苒,歲月如歌。一百多年過去了,中國在追求工業化、現代化的道路上,歷盡坎坷,百折不撓。雖然工業化、都市化程度有了一定提高,但中國依然是農業人口占絕對比例的農民國家;儘管農村收入有相當程度的提高,但城鄉差距越拉越大;雖然農村中一部分農戶富裕了起來,但貧困戶亦比比皆是;雖然一些地區的村社經濟有所發展,但一些地方村社經濟衰退,農業凋落,大批農民背井離鄉,源源不斷湧入城市,農村生活冷落,文化蕭條;一些地方農民與基層政府關係緊張,一些地方甚至黑惡勢力泛濫成災。於是,“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真危險”的呼聲響起,“鄉土”重又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先賢志士的鄉土思想與實踐探索已在中國近代史中顯示了巨大的力量,現如今,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開展,“鄉土”的探索依然繼續。

目錄

緒論 鄉土:中華民族復興尋夢之所
第一章 社會調查派
一、陶孟和:從調查改革社會
二、李景漢:根據調查解決社會問題
第二章 平民文化派
一、民俗學
二、民間文學
三、新史學
第三章 鄉村建設派
一、定縣平民教育模式
二、鄒平文化復興模式
三、北碚實業民生模式
第四章 社區研究派
一、社區研究派的形成與初步實踐
二、社區研究派的挫折與反思
三、社區研究派的復興
第五章 馬克思主義者的初步探索
一、“中國農村派”的理論探索
二、毛澤東及其戰友革命戰爭時期的鄉土理論與實踐
三、中國共產黨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社會主義鄉村建設理論與實踐
第六章 繼承與升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探索
一、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興起和人民公社制度的終結
二、新形勢下“三農問題”的凸顯和新鄉村建設運動的興起
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思想與實踐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