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溫克鹿棋

鄂溫克鹿棋

鄂溫克鹿棋,鄂溫克族稱“呼莫哈奧克特”,也叫鄂溫克圍鹿棋,是鄂溫克人在漫長的狩獵生產生活過程中,流傳下來的一項具有民族傳統特色的體育智力遊戲。它是後人為紀念一群聰慧和有著高超狩獵技巧的獵手們,根據狩獵的路線,逐步研製出來的。鄂溫克人以圍鹿棋的團結合作、拼搏奮進克服困難,爭取勝利的精神來教育鼓勵後代子孫。該民俗項目列內蒙古自治區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競賽規則

1、棋盤(如圖①所

圖2 鄂溫克鹿棋示意圖圖2 鄂溫克鹿棋示意圖

示)

是由五條縱線、橫線和八條斜線交叉組成共三十五個交叉點,棋盤中間部分代表獵手們們圍鹿狩獵的主獵場,稱為山坳,山坳的中心點稱為泉眼;兩側部分代表著鹿逃躲藏身的兩座山,菱形的稱為小山,三角形的稱為大山,這兩座山與山坳相連線的點稱為山口。

2、棋子(如圖②)

鄂溫克鹿棋鄂溫克鹿棋

圍鹿棋共有26個棋子,分黑白兩色,二人對弈時各代表一方,其中,2個稍大的白子代表著一對可愛的鹿,稱為鹿子,24個稍小的黑子代表著24位勇敢的獵手,稱為士子。

3、布子

雙方在對弈時,首先把2個白(鹿)子擺在兩座山口處,8個黑(士)子擺在山坳裡層四方框的八個交叉點上,近圍著泉眼,餘下16個黑(士)子等待開局後用於陸續圍堵白(鹿)子。

4、選擇白(鹿)子或黑(士)子的方法

鄂溫克鹿棋鄂溫克鹿棋

一般每一場比賽採用三局二勝制,每一局比賽中,不能有平局和棋,只有勝負之分,沒有時間限制。比賽前由裁判員召集雙方比賽隊員通過拋幣或獵棋子來選擇第一局使用白(鹿)子或黑(士)子權,第一局結束後,雙方應交換棋子。

5、雙方每次對弈時,走棋規定為:白先黑後,縱或橫或斜走均可,雙方輪流各走一步。白子要設法吃掉黑子,白子越過相鄰一個黑子跳入其另一側的空點,該黑子被吃掉,有時白子可以不吃黑子,走一步占居有利位置,而黑子要設法先利用剩餘的16個黑子圍堵白子,用完後方可走動,棋盤上的黑子設法堵死白子,如果白子被黑子圍的無路可走,即判定黑子一方為勝;如果黑子被白子吃的所剩無幾,無力圍住白子,則判定白子一方為勝,若兩個鹿子走入山內,一隻堵住山口,另一隻有走棋餘地,則判為白方勝。

圍鹿棋在鄂溫克人民不斷探索研發中逐步完善各項比賽規則,以達到像西洋棋中國象棋一樣郅真郅美的程度。

歷史淵源

圍鹿棋起源於一個美麗的神話故事,相傳在很早以前,有一個鄂溫克民族狩獵部落,他們生活在野生動物豐富的廣闊林海之中,一年夏天,阿貴達(獵長)滿迪帶領部落二十幾名獵手在深山密林中狩獵,遊獵數日未見獵物。一天清晨,他們在森林中的一塊山坳中忽然發現了兩隻似牛非馬的野獸,一隻在吃草,一隻在喝泉水,阿貴達很快組織獵手們悄悄圍獵,結果,那兩隻野獸飛快逃出了獵手們的圍獵圈,各自跑向東、西山口,阿貴達召集獵手們再次圍獵,結果那兩隻野獸又縱身逃出圍獵圈,一位經驗豐富的老獵手艾莫根說:“從我們這兩次圍獵失敗的經驗來看,那兩隻野獸走的足跡路徑是有規律可尋的,沒有智慧,我們是捉不到它們的,應該利用此處山勢地形的特點,在這裡想辦法立圍障,設陷阱、下套子,拉地弓後,再從外圍向里圍趕,一定會捕到這兩隻野獸。”於是,獵手們準備完畢後,慢慢從外圍向里圍趕,結果,一隻野獸鑽進了套子裡,另一隻落入陷阱內,兩隻都被捉住。獵手們大喜,薩滿也跳起了“狂顛舞”,以示慶祝。阿貴達下令準備宰殺這兩隻野獸時,突然,在對面一座山峰上、雲霧間出現了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大喝一聲:“大山林中的孩子們,手下留情!聽我山神來告訴你們:這兩隻野獸是修煉千年的神鹿,它們偷吃了山上的靈芝仙草,觸犯了大山的戒律,受罰下界,這兩隻神鹿在此等候你們多時,就看你們有沒有智慧捉到它們,你們果然不負上天所望,希望你們帶回去精心馴養繁殖,它們會給你們帶來幸福和吉祥。”說完,山神消失在雲霧間,從此這個部落開始馴養繁殖這兩隻鹿,部落的鹿群不斷發展,使部落過上了安康富裕的生活,部落後人為了紀念這兩隻鹿給他們帶來的幸福,根據當時的圍捕路線,後人研究出了圍鹿棋。

基本內容

圍鹿棋是鄂溫克人民休閒娛樂的傳統遊戲項目,比賽前雙方通過拋幣或獵棋子來選擇第一局用白(鹿)子或黑(士)子權,第一局結束後,雙方應交換棋子,再繼續進行比賽,一般每場比賽採用三局二勝制,雙方在對弈時,走棋規定為:白先黑後,沿縱或橫或斜線走均可,執黑(士)子設法將白(鹿)子的線路堵住圍困,如果兩個白(鹿)子吃掉七、八個黑(士)子,被圍困的無路可走,白(鹿)子就算失利,執黑(士)子者為優勝者。如果執黑(士)子堵不住白(鹿)子的線路,兩隻白(鹿)子配合好,黑(士)子被吃掉一半,只要一隻白(鹿)子占據了棋盤中心,一隻白(鹿)子占據了棋盤大山口,黑(士)子再也無法堵截白(鹿)子的線路,黑(士)子就敗給白(鹿)子。在每一局比賽中,不能有平局和棋,只有勝負之分,沒有時間限制。

基本特徵

1、圍鹿棋的棋盤、棋子、比賽形式新穎獨特,棋法自然合理,招法變化多,深愛學生們的喜愛,使它集技巧性和趣味性為一體的特徵。

2、圍鹿棋符合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要求,它是以繼承和民族傳統體育智力遊戲為出發點,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在體育教學實踐中具有可行性的推廣價值。

3、圍鹿棋不受時間、季節、場地及年齡、性別的限制,隨時可在田間地頭、教室、操場上進行娛樂比賽,具有極強的隨意性。圍鹿棋伴隨鄂溫克民族走過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在不斷演變與完善中,不但具有技巧性、趣味性、可行性和隨意性,而且更具有它自身的價值。

傳承價值

學術價值:作為鄂溫克民族傳統的遊戲活動,圍鹿棋已同中國象棋、西洋棋一樣被鄂溫克人民列入學校的第二課堂活動,最佳化了學校體育創新這一教學內容,改變了學生學習知識、技能的態度,調劑了學習和生活節奏,豐富了學生的課餘文化生活內容。

實用價值:從圍鹿棋棋名到棋子圍困堵截鹿的棋法和棋盤上的兩座山,都充分反映了鄂溫克人圍獵生產和生活實踐中智慧的創造,是具有民族風格的遊戲活動,挖掘搶救、整理和保護深受鄂溫克男女老少喜愛的圍鹿棋,在建設文化大旗乃至精神文明建設、豐富人民民眾的業餘文化生活,提高民族素質,促進各族人民共同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將產生重大的作用。 圍鹿棋在鄂溫克族自治旗已經很少有家庭玩這一古老的遊戲,開展挖掘、搶救、繼承工作難度很大。

瀕危狀況

1、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追求現代文化生活日益豐富,審美需求提高了,加之各種現代化的傳媒手段的介入,圍鹿棋已不再是人民茶餘飯後的消遣娛樂之一了。

2、圍鹿棋的生存和發展的社會基礎發生了變革,隨著一些鄂溫克民族文化的日益淡化,一些玩圍鹿棋的老人們年事已高,有的相繼謝世,難以傳承到年青一代人身上,所以圍鹿棋的發展不容樂觀,瀕危狀況很難改變。

傳承情況

為促進鄂溫克鹿棋的傳承工作,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於2008年將韓景軍確定為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具體信息是:韓景軍:達斡爾族,1968年4月出生;項目名稱:鄂溫克鹿棋;項目代號:NMⅥ-5;單位:鄂溫克旗鄂溫克中學。

同時,呼倫貝爾市鄂溫克自治旗教科局高度重視保護工作,鄂溫克中學編寫了校本課程教材,開設了“三少”民族民歌、鄂溫克族傳統民族體育項目“搶樞”和“圍鹿棋”等校本課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