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準[三國時期魏國名將]

郭準[三國時期魏國名將]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郭準,字伯濟,太原陽曲人,三國時期一代名將。

基本信息

簡介

郭淮(?-255),字伯濟,太原陽曲(今山西太原)人。三國時期魏國名將,官至大將軍,封陽曲侯。建安年間(196-220)舉孝廉,先後任平原府丞、丞相兵曹議令史、夏侯淵的司馬。夏侯淵戰死時郭淮收集殘兵,推張郃為主將而得以穩定局勢。曹丕稱帝後,封郭淮為關內侯,鎮西長史。諸葛亮伐魏時,郭淮料敵準確,立下戰功。正始元年(240),郭淮打退姜維,升任左將軍、前將軍;嘉平二年(250)又升遷為車騎將軍,封陽曲侯。

歷史年表

215年,郭淮隨曹操征討漢中。曹操回軍後,留夏侯淵守漢中,而郭淮為夏侯淵的司馬。

218年,劉備進攻漢中。219年1月,劉備在定軍山擊敗並殺死夏侯淵,曹軍大敗,退守陽平關東。郭淮因病,未參加此戰。夏侯淵死後,曹軍無主,三軍慌亂。郭淮和杜襲收斂散卒,推舉張郃為代理主帥,並協助他成功據守漢水,劉備退回。不久,曹操讓張郃假節,以郭淮為張郃司馬。

220年,曹丕即王位,賜郭淮關內侯,轉為鎮西長史。又行征羌護軍,與護左將軍張郃、冠軍將軍楊秋討山賊鄭甘、盧水叛胡等,皆平之。至此關中平定,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同年10月,曹丕稱帝,群臣進京祝賀,郭淮因病遲到,但因巧妙的回答未受責罰。曹丕升郭淮為雍州刺史,封射陽亭侯。其後幾年,郭淮多次鎮壓羌族叛亂,威鎮邊疆。

228年,蜀軍第一次北伐,諸葛亮派馬謖守街亭,高翔守柳城。張郃率軍攻打街亭,而郭淮則率軍攻打柳城,兩處均告勝利。隨後郭淮又在枹罕破羌人唐泛,加建威將軍。

229年,蜀軍第三次北伐,蜀將陳式進攻武都、陰平二郡。郭淮率兵救援,在建威遭到諸葛亮主力的阻擊,被迫退走。蜀軍遂攻占武都、陰平二郡。

231年,蜀軍第四次北伐,郭淮奉命隨司馬懿防禦蜀軍。當時隴右缺糧,郭淮招撫羌人,恩威並施,調集糧草,遂解軍糧之急,轉為揚武將軍。

234年,蜀軍第五次北伐,郭淮隨司馬懿渡渭水據守,先後提出搶占北原,備守陽遂的優秀建議,因此成功防禦蜀軍。

240年,蜀將姜維出隴西,郭淮成功防守,之後多次平定少數民族叛亂,升為左將軍。後又轉拜前將軍,仍為雍州刺史。

244年,夏侯玄伐蜀,郭淮為前鋒。郭淮分析形勢不利,及時撤軍,才不至大敗。回軍後,郭淮假節。

247年,雍、涼等地的羌胡族人背魏降蜀,蜀將姜維率兵出隴右接應。郭淮、夏侯霸與姜維交戰於洮西。姜維遷部分投降的羌胡部落入蜀境,未遷走者皆為魏軍擊平。其後,郭淮多次防禦蜀軍的北伐活動。

249年,郭淮升為征西將軍,都督雍、涼兩州軍事。同年,在與蜀軍交戰中擊敗廖化,俘虜蜀將句安。

250年,郭淮因前功升為車騎將軍,儀同三司,持節、都督如故,並進封陽曲侯,食邑共2780戶,分出300戶,封其一子亭侯。

255年,郭淮去世,被追贈為大將軍,謚貞侯,兒子郭統繼嗣。

家族成員

祖:郭全(大司農)

父親:郭縕(雁門太守)

妻:王氏(王凌之妹)

弟弟:郭配(字仲南)、郭鎮(字季南)

子:郭統及其他四人

侄:郭展(字泰舒,郭配之子)、郭豫(字泰寧,郭配次子)、郭奕(字泰業或大業,郭鎮之子)

孫:郭正(郭統之子)

歷史評價

曹芳:昔漢川之役,幾至傾覆。淮臨危濟難,功書王府。在關右三十餘年,外征寇虜,內綏民夷。比歲以來,摧破廖化,禽虜句安,功績顯著,朕甚嘉之。

陳壽:郭淮方策精詳,垂問秦、雍。新三國88集郭淮形象

洪邁:張遼走孫權於合肥,郭淮拒蜀軍於陽平,徐晃卻關羽於樊,皆以少制眾,分方面憂。

三國志描述

《三國志》郭淮傳

郭淮字伯濟,太原陽曲人也。①。建安中舉孝廉,除平原府丞。文帝為五官將,召淮署為門下賊曹,轉為丞相兵曹儀令史,從征漢中。太祖還,留征西將軍夏侯淵拒劉備,以淮為淵司馬。淵與備戰,淮時有疾不出。淵遇害,軍中擾擾,淮收散卒,推蕩寇將軍張郃為軍主,諸營乃定。其明日,備欲渡漢水來攻。諸將儀眾寡不敵,備便乘勝,欲依水為陳以拒之。淮曰:“此示弱而不足挫敵,非算也。不如遠水為陳,引而致之,半濟而後擊,備可破也。”既陳,備疑不渡,淮遂堅守,示無還心。以狀聞,太祖善之,假郃節,復以淮為司馬。文帝即王位,賜爵關內侯,轉為鎮西長史。又行征羌護軍,護左將軍張郃、冠軍將軍楊秋討山賊鄭甘、盧水叛胡,皆破平之。關中始定,民得安業。
①按淮氏譜:淮祖全,大司農;父縕,雁門太守。
黃初元年,奉使賀文帝踐阼,而道路得疾,故計遠近為稽留。及群臣歡會,帝正色責之曰:“昔禹會諸侯於塗山,防風后至,便行大戮。今溥天同慶而卿最留遲,何也?”淮對曰:“臣聞五帝先教,導民以德,夏後政衰,始用刑辟。今臣遭唐虞之世,是以自知免於防風之誅也。”帝悅之,擢領雍州刺史,封射陽亭侯,五年為真。安定羌大帥辟反,討破降之。每羌、胡來降,淮輒先使人推向其親理,男女多少,年歲長幼;及見,一二知其款曲,訊問周至,鹹稱神明。
太和二年,蜀相諸葛亮出祁山,遣將軍馬謖至街亭,高祥屯列柳城。張郃擊謖,淮公祥營,皆破之。又破隴西名羌唐蹏於枹罕,加建威將軍。五年,蜀出鹵城。是時,隴右無谷,議欲關中大運,淮以威恩撫循羌、胡,家使出谷,平其輸調,軍食用足,轉揚武將軍。青龍二年,諸葛亮出斜谷,並田於蘭坑。是時司馬宣王屯渭南;淮策亮必爭北原,宜先據之,議者多謂不然。淮曰:“若亮跨渭登原,連兵北山,隔絕隴道,搖盪民、夷,此非國之利也。”宣王善之,淮遂屯北原。塹壘未成,蜀兵大至,淮逆擊之。後數日,亮盛兵西行,諸將皆謂欲攻西圍,淮獨以為此見形於西,欲使官兵重應之,必攻陽遂耳。其夜果攻陽遂,有備不得上。
正始元年,蜀將姜維出隴西。淮遂進軍,追至疆中,淮退,遂討羌迷當等,按撫柔氐三千餘落,拔徙以實關中。遷左將軍。涼州休屠胡梁元碧等,率種落二千餘家附雍州。淮奏請使居安定之高平,為民保障,其後因置西州都尉。轉拜前將軍,領州如故。
五年,夏侯玄伐蜀,淮督諸軍為前鋒。淮度勢不利,輒拔軍出,故不大敗。還假淮節。八年,隴西、南安、金城、西平諸羌餓何、燒弋、伐同、蛾遮塞等相結叛亂,攻圍城邑,南招蜀兵,涼州名胡治無戴復叛應之。討蜀護軍夏侯霸督諸軍屯為翅。淮軍始到狄道,議者僉謂宜先討定枹罕,內平惡羌,外折賊謀。淮策維必來攻霸,遂入渢中,轉南迎霸。維果攻為翅,會淮軍至,維遁退。進討叛羌,斬餓何、燒弋,降服者萬餘落。九年,遮塞等屯河關、白土故城,據河拒軍。淮見形上流,密於下渡兵據白土城,擊,大破之。治無戴圍武威,家屬留在西海。淮進軍趨西海,欲掩取其累重,會無戴折還,與戰於龍夷之北,破走之。姜維出石亭,從疆川,乃西迎治無戴,留陰平太守廖化於成重山築城,斂破羌保質。淮欲分兵取之。諸將以維眾西接強胡,化以據險,分軍兩持,兵勢轉弱,進不能制維,退不能拔化,非計也,不如合而俱西,及胡、蜀未接,決其內外,此伐交之兵也。淮曰:“今往取化,出賊不意,維必狼顧。比維自致,足以定化,且使維疲於奔命。兵不遠西,而胡交自離,此一舉而兩全之策也。”乃別遣夏侯霸等追維於沓中,淮自率諸軍就攻化等。維果馳還救化,皆如淮計。進封都鄉侯。
嘉平元年,遷征西將軍,都督雍、涼諸軍事。是歲,與雍州刺史陳泰協策,降蜀牙門將軍句安等於翅上。二年,詔曰:“昔漢川之役,幾至傾覆。淮臨危濟難,功書王府。在關右三十餘年,外征寇虜,內綏民夷。比歲以來,摧破廖化,禽虜句安,功績顯著,朕甚嘉之。今以淮為車騎將軍、儀同三司,持節、都督如故。”進封陽曲侯,邑凡二千七百八十戶,分三百戶,封一子亭侯。①正元二年薨,追贈大將軍,謚曰貞侯。子統嗣。統官至荊州刺史,薨。子正嗣。鹹熙中,開建五等,以淮著勛前朝,改封汾陽子。②
①世語曰:淮妻,王凌之妹。凌誅,妹當從坐,御史往收。督將及羌、胡渠帥數千人叩
頭請淮表留妻,淮不從。妻上道,莫不流涕,人人扼腕,欲劫留之。淮五子叩頭流血請淮,淮不忍視,乃命左右追妻。於是追者數千騎,數日而還。淮以書白司馬宣王曰:“五子哀母,不惜其身;若無其母,是無五子;無五子,亦無淮也。今輒追還,若於法未通,當受罪於主者,覲展在近。”書至,宣王亦宥之。
②晉諸公贊曰:淮弟配,字仲南,有重名,位至城陽太守。裴秀、賈充皆配女婿。子展,字泰舒。有器度於用,歷職著績,終於太僕。次弟豫,字泰寧,相國參軍,知名,早卒。女適王衍。配弟鎮,字季南,謁者僕射。鎮子弈,字泰業。山濤啟事稱弈高簡有雅量,歷位雍州刺史、尚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