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勛[湖南大學文學院院長]

郭建勛[湖南大學文學院院長]

男,1954年6月生,湖南漣源人。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文學博士。現為湖南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屈原學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中國辭賦研究會常務理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現任湖大文學院院長 現任湖大文學院院長

1954年6月出生。中學畢業後曾當過工人、中學教師。1983年7月畢業於湖南師範學院婁底分院中文系。1988年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中文系,獲文學碩士學位(碩士論文《“楚辭”在漢代的流傳和演變》,導師黃壽祺教授)。1996年7月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漢魏六朝騷體文學研究》,導師聶石樵教授)。1997年7月評為教授,1998年評為湖南省高校首批學科帶頭人,2005年被評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現為湖南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院長、“漢語言文學”學科責任教授、中國屈原學會副會長、中國辭賦學會副會長、湖南省屈原學會會長、湖南省古代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韻文學刊》編委、《湖南大學學報》(社科版)編委。主要從事楚辭、辭賦、中國古代韻文、中國古代女性文學方面的研究。

主要著作

1.《漢魏六朝騷體文學研究》,25萬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

2.《楚辭與中國古代韻文》,23萬字,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出版。

3.《宋太祖趙匡胤》,43萬字,蘭州大學出版社2000年出版。

4.《先唐辭賦研究》,31萬字,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

5.《新譯易經讀本》,42萬字,台灣三民書局1996年出版。

6.《博士與中學生談語文學習》,20萬字,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出版。

7.《古詩觀止·明詩》,26萬字,中國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出版。

8.《周易譯註》,16萬字,廣州出版社1997年出版。

9.《新譯尚書讀本》,24萬字,台灣三民書局2005年出版。

10.《中國古代選人用人方略》,18萬字,黨建讀物出版社2004年出版。

與他人合著

1.《中國語文》,主編,湖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出版。

2.《中國古代文學史》,合著,湖南文藝出版社1992年出版、嶽麓書社1997年出版、台灣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8年出版。

3.《古代文學教程》,合著,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2年出版。

4.《先秦詩精華二百首》,合著,陝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

5.《古詩文精品錄》,合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

6.《辭賦大辭典》,合著,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年出版。

7.《歷代山水名勝賦鑑賞辭典》,合著,中國旅遊出版社1997年出版。

主要論文

1.《論〈老子〉和〈莊子〉的辯證思想之異同》,《福建師範大學報》1987年第1期。

2.《周易之“周”發微》,《中國哲學史研究》1987年第4期。

3.《漢人觀念中的“辭”與“賦”》,《文學遺產》1989年第3期。

4.《揚雄及其〈反離騷〉之再認識》,《求索》1989年第4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全文複印。

5.《〈詩經〉中的意象淺析》,《中國文學研究》1990年第1期。

6、《論“楚辭”在漢代盛行的原因》,《福建師大學報》1989年第2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全文複印,《新華文摘》論點摘要。

7.《略論楚辭體作品在漢代的流變》,《中國韻文學刊》1990年第3期。

8.《孔子提出的“君子”言行模式》,《湖南師大社科學報》1991年第2期。

9.《“楚辭”名義淺探》,《中國文學研究》1991年第2期。

10.《賈誼的辭賦及其意義》,《求索》1993年第4期,《香港新亞學術集刊》第13輯,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全文複印。

11.《論屈原特出人格的內涵及其它》,《中國文學研究》1992年第2期。

12.《騷體的形成及其稱謂辨析》,《湖南師大社科學報》1995年第6期,《高校文科學報文摘》論點摘要。

13.《論建安騷體文學轉向個性化的內因外緣》,《求索》1996年第2期,《中國文學年鑑》介紹。

14.《論建安騷體文學的轉捩》,《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96年第3期,《高校文科學報文摘》論點摘要。

15.《論建安騷體文學情感指向的主要層面》,《中國文學研究》1996年第2期。

16.《論阮籍、嵇康的騷體作品及其它》,《湖南師大社科學報》1996年第2期。

17.《楚辭學》,收張岱年主編《國學通覽》,民眾出版社1996年版。

18.《晉代騷體文學的三大主題》,《中國文學研究》1997年第1期。

19.《南朝騷體文學藝術上的新變》,《湖南師大社科學報》1997年第3期。

20.《晉代騷體文學的藝術風格與體式》,《中國韻文學刊》1996年第2期。

21.《晉代騷體文學情感的世俗化》,《人文雜誌》1997年第5期。

22.《論騷體的形式特徵》,收《聶石樵教授七十壽辰學術紀念文集》,巴蜀書社1997年版。

23.《楚歌·楚聲·楚辭》,《古典文學知識》1998年第3期。

24.《略論楚辭的“兮”字句》,《中國文學研究》1998年第3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全文複印。

25.《20世紀楚辭研究概述》,收《百年學科沉思錄》,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版。

26.《論陸雲的辭賦》,《中國文學研究》1999年第4期。

27.《論楚辭在形制上對文體賦的影響》,《中國文學研究》2000年第3期。

28.《騷體賦的內涵及其地位》,《求索》2000年第5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全文複印。

29.《楚辭句式對文體賦的侵淫》,《中國韻文學刊》2000年第4期。

30.《楚辭與駢文》,《湖南大學學報》2001年第4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全文複印。

31.《楚辭的文體學意義》,《中國文學研究》2001年第4期。

32.《楚辭與哀弔類韻文》,《雲夢學刊》2002年第2期。

33.《論詞對楚辭的接受》,《求索》2002年第1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全文複印,《新華文摘》論點摘要,《中國社科文摘》論點摘要。

34.《游國恩的楚辭研究與教育品格述論》,《淮陰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

35.《楚辭與歌賦詩詞》,《古典文學知識》2002年第1期。

36.《論楚辭孕育七言詩的獨特條件及衍生過程》,《中州學刊》2002年5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全文複印。

37.《論漢魏六朝“神女-美女”系列辭賦的象徵性》,《湖南大學學報》2002年第5期。

38.《樂府詩對楚辭的接受》,《中國文學研究》2002年第4期。

39.《論騷體文學研究在當代楚辭學中的定位》,《淮陰師範學院學報》2003年第1期

40.《騷體文學:當代楚辭研究中的一個新領域》,《中國韻文學刊》2003年第4期。

41.《兩漢魏晉辭賦中的現實女性題材與性別表達》,《中國文學研究》2003年第4期。

42.《傅玄的辭賦創作及其理論》,《求索》2004年第1期。

43.《楚辭形制與意象在宋詞中的作用》,《光明日報·文學遺產》2004年4月28日。

44.《論南朝辭賦的貴族化》,《中國文化研究》2004年夏之卷。

45.《晁補之楚辭學論略》,《中國文學研究》2004年第3期。

46.《論文體賦對楚辭的接受》,《新亞論叢》(香港新亞研究所)2004年第1期。

47.《從“戀鄉”到“愛國”》,《光明日報·文學遺產》2004年11月24日,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全文複印。

48.《古代文學史研究中的文體學視角》,《光明日報·文學遺產》2005年4月15日。

49.《詩體賦的界定與文體特徵》,《求索》2005年第4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全文複印。

《辭賦作品中“神女”喻象的分化演進》,《光明日報·文學遺產》2006年1月13日。

《北朝騷體文學概述》,《中國文學研究》2006年第1期。

《賦體與詩體之關係論略》,《湖南大學學報》2006年第1期。

《賦與駢文》,《北方論叢》2006年第4期。

《漢魏六朝詩歌中夫婦之情的倫理禁忌與性別表達》,《文學評論》2006年第4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古代 近代文學研究》2006年第12期全文複印。

《魏晉南北朝對楚辭的接受》,《求索》2006年第10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7年第4期全文複印。

《〈神弦歌〉的文化闡釋》,《雲夢學刊》2007年第2期。

《從〈長安有狹斜行〉到〈三婦艷〉的演變》,《文學遺產》2007年第5期。

《論律賦的形式特徵》,《中國文化研究》2007年冬之卷。

《宋文賦的形成及文體特徵》,《中國文學研究》2007年第3期。

《文體賦的組織結構與描寫方式》,《中國韻文學刊》2007年第2期。

《〈周易〉與中和的美學觀》,《光明日報·文學遺產》2007年8月11日。

《“七”體的形成發展及其形式特徵》,《北京大學學報》2007年第5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8年第1期全文複印;《新華文摘》2008年第8期摘目。

《漢魏六朝詩歌中的美人意象與政治托喻》,《湖南大學學報》2008年第4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8年第1期全文複印。

《再論七言詩源於楚辭體》,《光明日報·文學遺產》2008年12月2日 。

主要課題

1.辭賦文體研究國家社科基金課題 2003-2005 7、5萬元(學校另配3、75萬元,獨立)

2.漢魏六朝詩賦中的女性題材與性別表達 湖南省社科基金課題 2002-2004 0、9萬元(獨立)

3.辭賦體式之流變研究 湖南省社科聯課題 2004-2006 1萬元(獨立)

4.辭賦文體研究 教育部國際合作項目(獨立)

5.湘楚文化與人格培養 湖南省教育廳重點課題 2003-2005 排名第二

6.楚辭與中國古代韻文體式 湖南省教育廳一般課題 2000-2002 0、7萬元(獨立)

7.《歷代辭賦總匯》 國務院古籍整理規劃小組重點課題 1991-2000 (排名第五、分冊副主編)

主要獎項

1.《楚辭與中國古代韻文體式》 湖南省社科三等獎(獨立,2004)

2.2002-2003年湖南大學“十佳”優秀教師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