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凡禮

郭凡禮

郭凡禮,知名經濟學者、財經評論家;國家發改委特邀研究員、中國社科院中國新型城鎮化發展研究課題組特聘研究員、新浪財經專欄作家、中投顧問董事、研究總監;央視《環球財經連線》財經評論員、《鳳凰衛視》特約評論員、《深圳衛視》特約評論員。主要從事資本市場、醫藥市場、巨觀經濟、區域經濟等研究,現居深圳。 郭凡禮是國內產業研究領域領軍人物。郭凡禮先生長期對國內重點產業如能源、流通、醫藥、食品、環保、地產等領域進行調研與分析,同時在國內外巨觀經濟及區域經濟之間的發展與合作方面擁有獨到見解。郭凡禮長期接受中央電視台、鳳凰衛視、香港電視台及國內各大媒體報導,其研究成果每天在國際國內知名報紙雜誌上發表。

基本信息

簡介

郭凡禮接受鳳凰衛視專訪 郭凡禮接受鳳凰衛視專訪

郭凡禮,知名經濟學者、財經評論家、

國家發改委特邀研究員、

中國社科院中國新型城鎮化發展研究課題組特聘研究員、

新浪財經專欄作家、

中投顧問董事、研究總監;

央視《環球財經連線》財經評論員、

《鳳凰衛視》特約評論員、《深圳衛視》特約評論員。

研究領域

一、經濟領域

總量經濟學、金融學、金融機構與金融市場、區域經濟、轉型經濟、中國經濟改革等。

郭凡禮接受央視《焦點訪談》電話連線 郭凡禮接受央視《焦點訪談》電話連線

二、醫藥領域

中國醫藥產業、生物醫藥產業、中藥、化學藥、醫療器械、中國醫療改革等。

三、其他領域

地產、能源、流通、食品、環保等。

個人履歷

郭凡禮接受中央電視台現場連線 郭凡禮接受中央電視台現場連線

郭凡禮現為中投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研究總監。國家發改委特邀研究員、中國社科院中國新型城鎮化發展研究課題組特聘研究員、《新浪財經》專欄作家、中央電視台《環球財經連線》財經評論員、《鳳凰衛視》特約評論員、《深圳衛視》特約評論員。

從2006年開始,郭凡禮先生開始接受國內外知名媒體、雜誌、報紙採訪,迄今為止其對中國產業研究的觀點每天在《新華網》、《每日經濟新聞》、《經濟觀察報》、《中國產經新聞》、《新金融觀察》、《國際金融報》、《證券日報》、《中國經濟時報》、《上海證券報》、《南方都市報》、《新京報》、《中國企業家》、《國企》、《經理人》等報刊雜誌大量發表。

與此同時,國內外知名媒體包括《中央電視台》、《鳳凰衛視》、《香港衛視》、《廣東衛視》、《湖南衛視》、《東方衛視》、《浙江衛視》、《深圳衛視》等長期就中國當下產業經濟問題對郭凡禮先生進行專訪。

另外,郭凡禮長期在國際國內進行產業調研,在產業規劃方面,郭凡禮帶領團隊先後參與了國內諸多產業發展規劃與編制,並受到了當地政府的高度贊同。郭凡禮長期受邀參加國際國內知名論壇、區域經濟發展峰會等活動,同時在會上做重要發言。其中,郭凡禮針對國內巨觀經濟發展向國家相關部門提出許多中肯的建議,受到了國家決策部門的高度重視。

出版著作

郭凡禮出席高峰論壇圖集 郭凡禮出席高峰論壇圖集

《中國金融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中國文化產業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諮詢建議報告》

《中國房地產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諮詢建議報告》

《中國物聯網產業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諮詢建議報告》

《中國總部經濟產業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諮詢建議報告》

《中國生態城市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諮詢建議報告》

《中國城市綜合體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中國縣域經濟發展模式深度分析及發展戰略研究報告》

《中國區域產業規劃深度分析及發展戰略研究報告》

《廣東省投資環境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四川省投資環境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江西省投資環境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遼寧省投資環境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郭凡禮生活照 郭凡禮生活照

《浙江省投資環境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江蘇省投資環境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福建省投資環境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海南省投資環境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吉林省投資環境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環渤海經濟區產業投資環境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長三角經濟區產業投資環境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產業投資環境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

出席2016上海經濟論壇

郭凡禮出席2016上海經濟論壇 郭凡禮出席2016上海經濟論壇

4月6日,受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邀請,知名經濟學者、財經評論家、國家發改委特邀研究員、中國社科院特聘研究員郭凡禮出席了2016上海區縣經濟論壇,並擔任2016年第十二屆學術節開幕式主講嘉賓。

第十二屆學術節秉承往年學術發展的一貫思想,在“學術思源,精巧自來”的主題下,提出了“博識通學,雅聞有術”的口號,皆在展示卓越的學術思想,迸發出絢爛的學術火花,通過與“思行講壇”的合作增添國內專業學術氛圍。

在本次學術節開幕式上,郭凡禮先生為大家講述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現狀以及目前存在的問題。郭凡禮指出,目前國內經濟形勢處於下行階段,北上廣深四大城市,重複建設、規劃雜亂的問題十分嚴重,轉型升級節奏緩慢,而城市內部自身的問題,比如道路擁堵、污染嚴重等問題也日漸凸顯,如何加快這些超大型城市的轉型升級是當務之急。

而除去北上廣深四大城市,內陸城市的發展也存在自身特有的問題,比如人口紅利消失、人才難以聚集,創新方面基本為零。對於長三角、珠三角城市來說,轉型升級是未來發展的必經之路;而對於內陸城市而言,各產業從零到一、從無到有也僅處於起步階段。郭凡禮表示,要想內陸城市產業集聚發展,當地政府的正確規劃是第一步,也是關鍵一步。

新浪財經專欄

郭凡禮接受鳳凰衛視專訪 郭凡禮接受鳳凰衛視專訪

郭凡禮,新浪財經專欄作者,其專欄《醫藥新視角》在梳理中國醫藥格局,國內醫藥體制改革研究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貢獻。在整個醫藥圈內,郭凡禮以一系列專欄文章取得廣泛的影響,代表作品《解決醫患衝突真的有那么難?》、《藥價“忽冷忽熱”折射醫藥監管乏力》、《中國夢的基石是藥品質量安全》、《醫改需當局者“壯士斷腕”》以及《權力之手不可再伸向公立醫院》等客觀的批判了當下中國醫藥產業亂局,並對中國新醫改進程中出現的錯誤嚴厲批判,同時對醫療體制改革的發展路徑、發展方向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受到人民民眾的廣泛好評。

國內知名報紙採訪郭凡禮觀點(部分摘錄)

郭凡禮作客深圳衛視財經頻道特邀嘉賓 郭凡禮作客深圳衛視財經頻道特邀嘉賓

《上海證券報》——“三大投資方向引領醫療服務領域”

《新金融觀察報》—— “位次之爭壓力大 上藥華潤兩大國暗戰升級”

《中國產經新聞》——“養老金統籌再度遇阻收入差距成最大障礙”

《經濟觀察報》——“廣藥換帥1500億豪賭提速”

《IT時代周刊》—— “線上旅遊競合中艱難求生”

《每日經濟新聞》—— “醫療行業民資準入領域將拓寬”

《證券日報》—— “健康服務業成經濟新增長極”

郭凡禮各大媒體專訪照 郭凡禮各大媒體專訪照

《參考訊息》——“紅罐之爭啟示錄:內在實力大於外在符號”

《國際商報》——“健康服務業發展獲新政支持”

《第一財經日報》——“國產乳企遭利潤瓶頸高端產品漲價求突破”

《國際金融報》——“循環經濟何致循環難”

《中國經濟周刊》——“中成藥再進歐盟有玄機”

個人語錄

《鳳凰衛視》郭凡禮專訪 《鳳凰衛視》郭凡禮專訪

郭凡禮:併購重組仍將是2014年的一道風景線

從目前工信部、發改委、國資委等部委已經啟動的國內九大行業併購重組相關方案來看,包括汽車、鋼鐵、水泥、船舶、電解鋁、稀土、電子信息、醫藥、農業等行業內的企業將會在未來一段時間發生兼併重組的機率和數量較多。而從實際情況來看,由於各個行業進入以及退出壁壘的不同、國家推進力度大小的差異以及行業自身發展程度,當前的併購主要還是集中在醫藥、房地產等領域。國家多個部門推進的九大行業併購重組多是從行業當前現狀出發,整個行業出現的弊端較為明顯,如產能過剩現象十分突出,從而造成資源浪費、競爭加劇,甚至於整個行業的虧損。在國家政策推動以及行業有自身調整的訴求下,這些行業的兼併重組氣氛十分明顯,不乏一些大動作出現。

《鳳凰衛視》郭凡禮專訪 《鳳凰衛視》郭凡禮專訪

郭凡禮: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還需多項配套改革來助推

未來要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關鍵的著力點不在於單純的提高城鎮化率,提高市民人口所占總人口的比例,而是在於培育有競爭力的中小城鎮,在於發展產業,吸引中低階層勞動力的進入和集聚;另一方面,完善中小城鎮配套設施建設,充分發揮中小城鎮交通順暢、空氣清新、住宅空間大、生態環境優的優勢,吸引本土戶籍、高端人才的駐留,進而吸引外來高端人才的進駐。

郭凡禮:新醫改需有“壯士斷腕”的決心

醫患糾紛、公立醫院改革、醫生的激勵機制是醫改中無法迴避的問題,醫患關係越來越緊張實際上“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老百姓的要求其實很簡單:什麼時候看病真的不用頭天晚上就排隊了,什麼時候藥品價格真正降到老百姓預期了,這種緊張的醫患關係自然緩和。然而當初新醫改的口號“緩解老百姓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在四年之後幾乎看不到任何改善,這自然會讓老百姓失望並採取極端行動。新醫改首先要弄清楚“改”的是什麼。從表面來看,新醫改是推進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建立基藥制度、健全公共衛生服務體系、促進衛生服務均等化、推行公立醫院改革。而實際上以上所有的改革都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體制的改革,如果體制無法得到改革,以上改革只能落為一紙空談。比如公立醫院試點,試到現在依然一團漿糊,這實際是相關部門的博弈遊戲。改革是要流血的,所以新醫改能否成功最後就是看當局者有沒有“壯士斷腕”的決心。

《鳳凰衛視》郭凡禮專訪 《鳳凰衛視》郭凡禮專訪

郭凡禮:國家應減少對乳製品行政干預

政府推動的兼併重組浪潮在多個行業內出現,如今嬰幼兒奶粉行業也在其列。工信部關於兼併重組的相關意見中表明未來扶持幾家嬰幼兒奶粉企業做大做強,如今已經制定兩批“國家隊”名錄,不太可能會再制定第三批國家隊“名錄”。整個嬰幼兒奶粉行業中進入名錄者數量有限,未進入者依舊可以通過各種融資渠道為自身爭取更多的資源和實力,爭取以產品贏得自身的良好發展。

郭凡禮:智城概念萬億市場待掘金

開展智慧城市將促進城市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流動方式和公共服務發生“質變”,帶動能源和環境產業、信息產業、先進制造業、醫療和生物產業、智慧型交通產業、商務貿易產業以及航空航天產業等七大產業的發展,而這些是屬於高附加值產業,對經濟成長產生強有力的拉動作用。 對於百姓來說,也可以大大改善人們現在的生活方式,讓人們享受到更好的城市服務,給國計民生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郭凡禮出席活動現場採訪圖片 郭凡禮出席活動現場採訪圖片

郭凡禮:部分領域國資可全部退出

“國退民進”的潮流很快會上演,不管是主動調整還是被迫轉型,國企在各行各業的控制力都將有所下調,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柱型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將湧現出更多的民企、外企、合資企業。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國有資產對產業主導能力的喪失。國企股權改革並非簡單的國資占比下降、民資占比上升,各種形式的國有資產或“組團”掌控已有大型集團公司,而民企和外資很難與之抗衡,僅有部分實力較強的民企巨頭可以從國企退出的領域獲得微小市場份額。

郭凡禮:財稅體制改革釋放三個積極信號

三中全會吹響了新一輪財稅改革的號角,帶動與之相輔相成的經濟體制改革逐漸步入深水區。公報內容體現了財稅體制改革的方向和原則,釋放出三個積極的改革信號。一是財稅體制改革已上升到治理國家的層面,將得到更多的重視,未來將會有細則出台,輔助改革的推進;二是未來財稅體制改革將更加接地氣,符合國內經濟發展情況並且與國際通行做法接軌;三是財稅體制改革將涉及現代財政體制的建立,用法制來釐清責任和權利,保障財稅體系的良好運行。

郭凡禮:談地產行業

郭凡禮出席活動 郭凡禮出席活動

2013年房地產市場火熱,房價連續11個月攀升,接近年底樓市風聲漸緊,其中有調控的影響,也有市場因素髮生變化的影響。2013年土地供應量增加,國家保障房建設大力推進,未來房產稅、不動產登記工作開展,2014年樓市難現2013年行情,一二線城市房價會漲,但是漲幅收窄,房價承壓;部分三四線城市房價將下滑。當前房企資金流還是較為充裕的,2013年樓市量價齊升,房企銷售業績良好,資金充足,拿地較為有底氣。但是年底銀行“錢荒”不斷,自顧不暇的情況下,房企要想從銀行取得貸款十分困難。未來巨觀調控不會輕易退出市場,房企資金鍊或吃緊,加上購房者觀望情緒增加,房企為減輕壓力,只有降價賣房。地產板塊的低估值是因為國內房地產整體風險較高,尤其是區域分化較為嚴重。現在的低估值可以帶來一定的投資機會。機會的發生前提是未來房價持續上漲,國家雖然出台限購限貸政策,但是依然難以從實質上影響房地產行業的發展。行業龍頭股可以適當關注,2014年年底樓市風險可能更加明顯,需要投資者謹慎。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發揮“市場”的決定作用,房地產行業應該有所表現,長期的“政策市”不僅不利於樓市的健康發展,而且導致信息的不對稱、市場的扭曲。發展房地產金融,放開房企融資渠道,發展房地產信託基金等,可以降低房地產對銀行的依賴,防範銀行系統性風險,利於房地產市場的市場化運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