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曉梅

郎曉梅

郎曉梅,網號茗風,滿族,老姓鈕祜祿,1970年生,遼寧鳳城人。國家級國語水平測試員,丹東詩詞學會副會長。著有《茗風舊體詩稿》,被遼東文壇泰斗王振綱先生譽為 “天才詩人”。

基本信息

生平簡介

郎曉梅其人郎曉梅其人

郎曉梅,網號茗風,滿族,老姓鈕祜祿,1970年生,遼寧鳳城人。1994年獲瀋陽師範學院文學學士學位,2001年獲遼寧大學文學碩士學位。任教於遼東學院師範學院漢語言文學系,主講現代漢語、語言學概論等課程。國家級國語水平測試員,丹東詩詞學會副會長。著有《茗風舊體詩稿》,被遼東文壇泰斗王振綱先生譽為“天才詩人”。

詩選

1、戊子九月初二傍晚隨婆婆收芋

榛叢風窸窣,空谷兩鳩飛。

翠葉霜中卷,翻瓜壟上稀。
小兒撈野瀨,細鳥蹦階磯。
挺背扶鋤看,茅廬隔夕霏。
2、夏日山居
桐陰砧石白,綠覆兩三家。
溝澮浮芹氣,時禽啄槿花。
練晨耽野陌,醒午弄壺茶。
但恐黃昏雨,窗開一夜蛙。
3、暮秋
閒踏山陰里,而無肅殺聲。
暮煙歸谷白,秋葉落衣輕。
朱槿天真著,玄蟬自在鳴。
偶來吹石坐,兩鬢草香生。
4、那羅延窟
雲穴人間第幾層?憨山原是此中僧。
蟲為偈頌蟬為磬,靄作焚香月作燈。
覺醒泯心心映佛,暮朝面壁壁如冰。
野花且自蕭蕭落,海市憑他渺渺升。
到處爛柯妨俗擾,有時飢鼠把門登。
說空大德巍巍在,說窘金蓮灼灼乘。
我願他年塵責卸,海隅永坐對崚嶒。
5、電話成俊兄知恰與芬兒柱哥山林徒步歸恨記
漸次三人入翠微,林間笑共野煙飛。
行來萱草擎花未?過去榛秧弄葉肥?
蛇道清陰消履跡,禽聲涼囀在芳菲?
猜君憾恨因無我,插得蘭蒿滿鬢歸。
6、甲午年末會冬松兄後記
攏袍閒坐啜餘杯,斜雨西窗看幾回。
老柳數枝穿雀子,青牆三尺付莓苔。
篆煙微遞靈犀動,蠅影時飛古卷開。
待得滿襟披白雪,山街重為覓茶來。
7-19、閒中

野澗林芳冷,山街鳥籟空。
踏從黃葉去,雛菊雨煙中。

過午山亭靜,曲池錯落紅。
閒看漪乍起,蜂鳥踏蓮蓬。

蟲聲和野瀨,履跡上崖苔。
遙望輕禽起,樵夫過嶺來。

雨後林煙淡,山深翠欲暝。
草尖撐不住,戰戰落蜻蜓。

泉水流莎草,柞林登紫鴉。
岫煙輕帶雨,濕了野萱花。

瓦舍山庭靜,鳴禽散麓飛。
農人穿翠靄,赤背荷鋤歸。

朝暾初吐麗,虛谷白雲橫。
興起張狂詠,林間策策行。

秋樹隔朝暾,盪岫雲獵獵。
偶立一階霜,出鳥驚枯葉。

蠻荒侵露草,斜照入秋山。
一樹紅藤靜,飛鴉杳靄間。

毛雨時來去,輕寒噤夏蟲。
栗花林下住,舉臂抱山風。
十一
菊畔修瑜伽,倒看山雲起。
白鳥飛一雙,飛入青深里。
十二
一鉤鐮月天,沙沙槐葉道。
我欲抱山風,山風撲襟抱。
十三
林寂殘蟬吠,煙青半岫埋。
讀書苔石上,黃葉滿襟懷。
20-25、大學畢業二十年聚會記

柳煙深處踏莓苔,翠里嬌荷十數開。
反是關情無一語,手心相扣看花來。

上下蜻蜓拂柳端,人來合影倚欄桿。
一塘綠舉荷花好,未有閒暇細細看。

暑中林樾熱香浮,蝶自來回落草頭。
老卻容顏猶未改,挽纏手臂上書樓。

村野飛球賽事開,蓼花浮動綠煙埃。
問他場外歡呼里,常憶女生來未來?

野甸低飛白鳥斜,依稀煙外有人家。
藕裙拂過萋萋草,手把顫頭紅蓼花。

米稻疇中看欲肥,芳郊一派綠葳葳。
相呼笑入葵花地,驚起蜻蜓別處飛。
26、致父母於癸巳初夏
聞聽,貧農古稀成地主,今春老爸竟自拉犁耕地多處,其中猶有西山姥姥棄置壟畝,少時弟曾氣而甩筐於茲,想來無限光景,乃作。
榛叢翠矣,鷂上恢恢。白頭翁媼,西山之隈。荊筐相次,濾糞濾灰。初萌柞葉,其芬如醅。
櫻花綻矣,蜂亂堆堆。白頭翁媼,西山之隈。挽縛犁杖,且拉且推。朝暾吐靄,其采彌瑰。
沙瀨新矣,蝦蜷枚枚。白頭翁媼,西山之隈。捋壟種豆,且耰(播種後翻土、蓋土。)且培。空岫布穀,其聲徘徊。
衣衫舊矣,曝面如煤。白頭翁媼,西山之隈。弓耕不輟,媚語相摧。翁兮媼兮,悠哉崔嵬。
煙嶠疊矣,想乎爾梅?白頭翁媼,西山之隈。閒剜芣苢(即車前草。),好佐酒杯。翁兮媼兮,我欲歸回。


駢文選:

與佩弦偕游秦淮河記

夫秦淮,古之淮水也。文化之脈,歷史之渠。秦王鑿乎方山,始斷長壠;紫氣凝於龍浦,乃歸大江。不絕湯湯,貫十朝之都會;爭禁灩灩,撩千古之金陵。人稠於石器之時,民富於東吳之地。香穠十里,文墨融金粉於清漣;顯赫六朝,賈商集學儒於畫棟。珠簾次第,錦繡鋪張。紅袖醺醺,綿歌迤迤。鏤窗簫管,敘故事於一河;媚閣蜃牆,碑佳人之八艷。星魁遺落之所,霄帝偷窺之場。
於是著青袍,踅紫石。落日空迥,登舫橫斜。最是暮煙,演漾水之柔碧;難禁夕月,擁溶人以靜恬。艙搖彩蘇,勾彌蒙之燈影;窗暈淡靄,響洄汩之槳聲。是處遙思,無言幽坐。桃花扇下,幾惹淺夢之悠悠;影梅庵間,每牽微漪而瑟瑟。舊事綺靡,悵懷寂寥。偎蘭舷,波動薔薇之色;仰天幕,風挾楊柳之馨。隱隱愁生,娑娑魂盪。
若夫皎月初上,藏柳逗人;綺聲遙聽,拂波弄艇。清風苒苒,綠水陰陰。過去三橋,伴隱約之裊娜鄭曲;顧盼兩岸,思杳然之驕麗古街。熏煙之青磚猶存,髹漆之華屋何在?於斯地也,三桂一怒而興亡;記昔時乎,粒民千金以買醉。槎枒攢翠,應隨園之紅樓;荒頓飛鴉,或板橋之舊館?徐太傅園之雅集散否?孔夫子廟之高香焚焉。元璋皇居則霓盞乘潮,小杜夜泊之恨歌如舊⒁。烏衣青石之巷,漠漠廢墟;朱雀野花之橋,淒淒素月。嗚呼!來者來兮,逝者逝矣。桃葉桃葉,渡汝復誰?茵陳茵陳,載舟綠酒。惟其思邈,嘆乎人遐。且擱槳以宕搖,暫消暑悶;更澄心而豁朗,聊弭俗憂。不亦樂耶?
至若漫把扇紈,慵偎藤椅。燈影碎而搖暈,自在秦淮;笙歌揚以迷離,虛無夢境。繁星交錯,渺渺茫茫;琴鼓疊吹,嘈嘈切切。纏綿則柔柳浴月,鮮異則藍天吐雲。曼妙兮天厚秦淮,沉迷兮天厚汝我!
爾其畫舫並,靡音來。水黏黏,燈鑠鑠。脂粉倩巧以相誘,船工殷勤以相邀。初決絕乎德在於自心,終悵惆乎歌吹於別艇。思貼腮耳之柔順,恨撩精神之餒飢。是耶非耶?爭鬥幾浪;過矣來矣,窘惶三番。禁錮兮何深,放歌兮嘹喨。音裊裊兮駕游之弩末,夜森森兮欲噬於船頭。野氣一襟,水氤兩袖。側目何礙?唐寅應笑乎赧顏;擁妓何妨?鄭燮或嘲乎偽態。槳聲汩汩,長噓隆美於遲遲;燈影疏疏,頹嘆繁華之去去。悄默以返,憾恨于歸。月白於野岸荒涼,風清而幽思幻滅。一溝脂水,千載雲煙。
嗟夫!自然法爾,物之或亡或興;大道存焉,人之時幻時滅。不定而定,無常乃常。清自清,亂世有度;愜且愜,浮生無涯。心如砥原,好臨險艱之勢;胸有圭表,不亂躁狷之潮。然則韭如魚,棉如錦。履如轎,市如山。出如歸,動如靜。失如得,跌如升。貧而不貧,窘而不窘。不嗔不忿,退身即進身;不妒不饕,入世猶隱世。靖和潭樣,悲喜風般。古已有之,非玄妙之理;今皆忘者,唯平常之心。本其天真,順乎時勢。然猶不可禁受,未飽閱也,不悟也。
噫嘻!陡聞樓下之擾擾,始斷魂心之颻颻。憑怹之遙思,攬百年淮水以嘆息;以吾之不惑,偕二秩少年而悠遊。原痴讀而生夢耳,又焉知必是一夢也歟?
獨登大孤山記

千劫大荒,一隅孤聳。拔乎漠漠,乾坤斷裂之時;峙彼湯湯,滄海彌茫之處。挾長白之雄勢,攬東溟之勁飆。攢仄五平,綿延鋸脊;削危百米,凌厲斧峰。
由是山街空,壑靄動。風瑟瑟,草熏熏。野麓逢秋,雲崦斜日。蠻鴉阻道,黃葉橫襟。蟬弄牆垣,吟詠其斑駁;蘚滋甍瓦,載承其弘深。幻夫人藪掎裳,童翁紛沓;節場累踵,香火氤氳。倒座廟前,有回頭於塵世?古戲樓上,恰粉頰之徽班。入眸則壁畫絕倫,觸手則磚雕邃美。貞婦形影,漸蝕落於碑林;名賢手書,每散遺於疆地。英豪發乎嶺上,僧道修于海湄。潮汐亘天,漲消閒看;春秋剎那,興廢不言。嘻!“革命”倖存,唯左宗棠之“安瀾”一匾;青春待放,乃聶樂信之杏梅四君。
若夫行幽幽,看楚楚。鳥寂歷,天碧寥。洛陽花,未繁以匝地;南國竹,猶翠而倚風。籠樾則元柏蕤蕤,沖霄則水杉薿薿。霜菊成陣,莎草噴芬。落木披離,虬枝摧錯。唐時舟子,或亦傷銀杏之飛零;明代樵翁,猜相傍老柞而歇憩。蕭蕭乎今昔不辨,戚戚乎人物相知。紫氣宕颺,蒼瀾落照。斯地今地邪?吾人古人邪?
爾其躡履仙蹤,得心石徑。海隈帆影,海娘佑以慈魂;大野炊煙,大佛憫而殘塔。古剎更迭,不改漭漭之煙波;聖水滴漓,不絕泠泠之玉露。藥王坐診,龍王瞰臨。望山海以太平,守黔黎而不病。羅漢應恕,紅衛兵毀身之愚狂;仙姑堪憐,曹大漢背碾之魁碩。
然則人歸兮神仙應佇,一層樓頭;雨霽兮霞帶來飛,七星天外。瞰雲水之淼淼,伴鳥禽之翱翱。衣袂颼飀,心旌颭閃。藍蔚蔚,天地莫相分;混吞吞,人神共一處。斯境凡境歟?吾人仙人歟?
若乃攀援嶙峋,曠放迤邐。雲絮堆滾於疇阜,金輪等齊於峰巔。鶴嶠獨登,倚石壁而噓吸;鹿島遠眺,望海潮而嘯呼。致遠艦之一沉,味牽多少;晁衡碑之兩立,情關幾何!亂疊西窗,櫳翠庵之紅稿安在;猶余頑石,無稽崖之癩僧可期?釣艇悠悠,蘆花蕩蕩。沙鷗翔集,蓼渚泛浮。
噫吁嚱!月白海穹,煙煮曛浪。谷氛沖靜,懷衽清和。拾貝垂桿,灘客倦而盡去;聽濤挽霧,野人臨而欲癲。大荒大遐,追風之縹緲;孤山孤旅,駢日之溟濛。吾今來兮,星欲出矣。踏砬而立,眄雲而歌。

辭賦選:

罌粟賦

梅生夜觀微信,倦怠於臥榻,有紅衣女至,軟語道:“小女子罌粟陪侍,君受用神仙之感,讀則不疲矣。”梅生慌避。
女道:“今者梨園之士,巷陌之徒。在商之類,從政之夫。求於杏壇之子,賺於文字之儒。或奢於豪墅,或鄙於窮廬。但慕魂之樂,體之舒。精神之振,靈感之浮。慰形勞之萎靡,銷車駕之獨孤。我之所至,階之所無。君何不惜耶?”
梅生道:“嘗記太白詩云,‘昔作芙蓉花,今為斷腸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古已斷腸,今猶禍世。觀夫汝好人倫,何如狗彘。謙恭賢雅,幻而擲義裸街;樸厚端良,癮則殺妻鬻子。誑盜親鄰,廢捐廉恥。或墜於廈樓,或危及衢肆。車則橫屍磊磊,誰禁烏血之腥聞?父以白髮皤皤,不免亂刀之冷弒。夫罌粟,毒也者。君子避之!”
女道:“君枉為書生,痴謬大矣哉!我原靈虛之瑤草,使來人境之仙醫。華陽弘景之《仙方》,曾以為注;瀕湖山人之《本草》,亦以為稀。璀璨之裳,渾如綺才之盛;裊娜之態,不損丹藥之奇。容冶而滋眸目,溫仁而補腎脾。除心脈之痙攣,治痢炎於須臾。忘身而救病,何幸而遭譏?”
梅生道:“既卿本仙姝,則緣何為妓?躪蹂九鼎,病夫之史鐫刻其羞;鞭楚百年,鴉片之煙沉凝其翳。”
女道:“宮湦敗於褒姒,畫匠誅於王薔。商紂之亡,鹹歸妲己;崇禎之滅,唯為畹芳。縊死之綾,黃婆之孽;戰爭之骨,火藥之傷。因造紙而伐無木,創司南而引列強。箕星好風而摧稷麥,普氏傳火而毀林房。中東動盪於石油之魅,禹域振驚則霾靄之髒。電視既開,諸務陬隅之屑;WI-FI若有,凡人冥漠之僵。彼涉於人,我未曾沾乎毫渺;茲嗔於物,君何不遁乎洪荒?
蓋夫人之性,常咎其他;禍之源,不出貪念。運則泰否交通,時則春秋遞嬗。事則利害融一,人則功尤參半。福毒一物以相生,孬好一機而互轉。物不適用則毒,人不控心則亂。能過其極則災,力過其極則險。是以施用成以罪勛,然則欲求掌乎正反。”欲“為其本根,何構於別怨乎?世人妓我,世人妓物,傫然成風矣……”
忽聞砰然,女頓飄散,梅生夢悚,手機墮於地板焉。
註:依國語聲韻。

春聲賦
作者郎曉梅
至矣哉!八荒敗盡,一歲極窮。乃有歲時變換,天地運通。春聲暗度,元氣欲融。乍聞謖謖,或覺喁喁。拂則沙沙,迷巒之銀粟;鳴則獵獵,牧麓之青驄。喈喈而弄翅江頭,顛飛鷗鳥;窣窣而梳條壩上,不定柳蓬。迸於梅花之萼,搖於竹影之叢。藉凍舟之冰裂,藏白葦以潮封。亦徐亦緊,忽抑忽隆。發乎萬物,統以一宗。蓋青帝微醒之表,羲和漸近之蹤。
或曰:何以敏於春聲耶?誕我于山,新正之月。啼破寂謐之蒼穹,攜來颻颺之大雪。韻追繞舍之朔風,律動慈親之笑靨。於是生則知,長而切。得潤滋,得歡愜。稚年憶,美哉何許悠長;袤野聲,愛矣爭能湮滅。
伊昔毛毽子中,踢揚深淺;猴皮筋上,震顫高低。尜子抽時,嗡嗡之轉;鐵圈過處,次次之推。馳騁於野孩冰刃,升騰於河套爬犁。縈乎跑馬城之佇列,帶以跳格子之泥灰。在滑刺溜之無數,於嘎拉哈之幾枚。驢打滾於櫥,可聽腸動;糖葫蘆於道,似有涎垂。鏟翻而粘火燒之層起,柴撤而豆乾飯之香回。殺豬而村宴三日,掃舍而紙糊四圍。咕嘟於火盆炭間,兩鍋酸菜;抖擻於縫紉機上,一件花衣。噼啪而來,宅戶接神之夜;喨嘹而走,親鄰拜歲之機。至若風箏之鼓,柳笛之飛。砸鉤之亂釣,換襖之瘋追。擲彈衝鋒,嘯呼重嶺;砍柴耙草,謠唱疊暉。蓋春之聲,樂之聲,頑童之聲也。
爾其掣挈於奔雷,滴漓於化壤。激怒於勁飆,扶搖於初槳。吱吱於扁擔,挑送糞肥;索索於老翁,補修籬障。鞭哨驅車,馬嘶過崗。徘徊雲岫,冬衣始砧;次第石溪,群鴨試掌。蛋崩嗶嗶,抱雞而得禽雛;菌引絲絲,烀豆而生醬釀。削土豆之塊莖,萌地瓜於沙炕。鮮而撲簌,牛犁翻土之邊;軟而惺忪,布穀鳴楸之上。相屬相喚,一列刨窩濾種之人;亦喧亦莊,幾畦分稻插秧之黨。遂乃黍粒之筐,蠶沙之網。剪嫁之枝,捕撈之舫。既村墟之籟,源是野夫;而茅屋之歌,出如將相。蓋春之聲,農之聲,勞者欣然之所在也。
若夫蒼鷹斜掠,白日微熏。峰溝遊走,阡陌獨巡。聆則殘雪咿咿,冰凌花出挑於沃若;黃鶯嚦嚦,毛骨朵鋪張以繽紛。踏草而來,懷則杜鵑一束;刮衣而去,攬乎蕨菜幾斤。爾乃榆苞初綻,梨瓣欲分。薯芽破土,野蒜團根。嫩韭孳孳,邀呼而成片;小蔥耿耿,勁拔而露痕。蠶蛾甩子之動,乳燕爭蟲之吞。蛇蛙舒乎其體,蝶蛹蛻乎其身。探探微微,或應逢遇;嚶嚶弱弱,恐未聽聞。然而試於頹敝,呈乎斬新。綿綿之力道,勃勃之精神。斯聲也,不亦訇訇然歟?
是以春之聲,瑞之道。生命之端,本農之要。開膏潤之疇,啟豐饒之調。草木稷蔬於發,莽原之歲初,後坤之歲初;山人童子於嬉,小我之年少,萬姓之年少。自然方始,天人之數以相衡;歷史方興,宇宙之光以相照。於是歸以人心,反乎物表。大則四夤,微於一竅。達我之聰,撩君之抱乎?噫嘻!錦繡於前,永生於好……
註:依《詞林正韻》。
評論如下:
劉興:充滿生機,太有活力了,來源於生活,勾起了童時樂趣,難得於獨特的著眼點。能這樣表現生活的,真是少之又少了,真才女也!學習了。受益很大。已脫離了口號格式,自寫自心,文字運用自如,如此寫法可為重要參考。前途無量也,讓人看到了中國辭賦復興的希望。
遼東一叟:十分欣賞!推精以贊!無愧高校名師,賦壇才女!把北方春季各種聲音鋪描得惟妙惟肖,演繹得出神入化!遣詞典雅綺麗,駢對嚴謹靈動。與歐陽修的秋聲賦有一拼!
天山客:學院派的女先生出手不凡,惟善惟美,描寫出了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我覺著有些地方比我寫的好,生活氣息很濃,不懂賦的人看了也象看電影一樣。“蓋春之聲,樂之聲,頑童之聲也。”就這一句話就把春日的場面納入了春的範疇了,這是高手也。“是以春之聲,瑞之道。生命之端,本農之要。”歸納的也很妙。寫景寫事很到位,歸納時也很得體。有清新的感覺。
《遼東學院賦》
遼東郡上,訾太麓頭。鴨江之崴,黃海之陬。蓄勢雷霆,倚山則曰龍曰虎;宜人風物,傍水則亦鷺亦鷗。咫尺鄰邦,聞其槳聲汩汩;千尋郊野,嗅乃花氣悠悠。窗外頡頏之鳥,門前來去之舟。處英雄城,臨斷橋之遺址;居園林市,領銀杏之金秋。澤以黌庠書卷,施以洙泗風流。順乎星躔,崛中朝之邊壤;依於形勝,謀今古之鴻猷。
稽夫紅樓始造,“三育”初耘。甲午之爭,雲天混沌;日俄之戰,晝夜黑昏。有丹麥之使來,篳路藍縷;開安東之學啟,荒疇輕芬。何期偽滿,盡染硝塵。綠苑頹而傷園藝,金甌缺而斷師門。
逮乎東北平,安農創。玉霖降於陰霾,芽櫱萌於焦壤。晴宇朝霞,滿堤春浪。繼而書苑如雨筍疊生,傳之聲名恰佩珠清響。然則嘔心鏤骨,系教育之仁人;送月迎熹,憂邊陲之首長。奔走塵煙,運籌帷帳。誓將本科之志酬,恐負大業之基壯。終乃六旬耕墾,國教之高票登豐;一旦陟升,錦山之文禽嘹亮!

爾其鶴翁熱淚,孺子盛裝。癸未菊時,萬隆鑠鑠;季秋廿六,貴客煌煌。白鴿翩而歡唳,杜鵑怒而噴香。升本之儀,嘆關心於幾代;掛牌之典,期造福於一方。噫吁嚱!百川歸海,眾炬成陽。幾整編,猶芳蹤以載道;千砥礪,待大學以強疆!
是則已有箴規,知中國以服務中國;新題銘座,知遼寧以振興遼寧。九科而十七分院,五部乃卌萬餘平。驗訓中心,昭彰現代;導師團隊,薈萃專精。恭虔測評,一統圭臬;堅秉實踐,別開蹊町。產學研乃合勢,工文理則並榮。校企協盟,施教於農田廠礦;本專駢立,著力於區域民生。秉承於內涵發展,打造其特色競爭。新學乃世界銜聯,宏通大氣;老科則古今延宕,驍壯中興。然則一舉炳麟,巧憑天賚;或其獨占鍾秀,揮斥才情。韓朝少年,滔滔來聽於孔孟之典;英美學子,僕僕來取乎詩書之經。噫!五洲輻輳,四海騫騰。原夫遼東,乃土貨化國際化之大校哉!
伊昔美育以代乎宗教,觀夫學宮乃活之畫廊。風帶幽馨,洌洌櫻花之道;蝶過輕影,累累蘿葛之牆。六出紛揚,冬可臨茸茸之雪徑;錦鱗遞續,夏可讀謐謐之蓮塘。毿毿鶯柳之境,簌簌玉蘭之鄉。灼灼牡丹,人濡乎正氣清遠;鎏鎏銀杏,誰植於百年悠長?靜和兮霽氛溫潤,英拔兮睿氣昂藏。陶陶間,每疑於桃渡;琅琅處,始悟乃學堂。斯地也,小山小水,不亦大山大水也歟?
若夫椒桂傾枝,遙芬猶馥;蛟螭擘水,今淵更狂。修辭大家,早揄揚於寰宇;理工魁士,今返哺於鄉邦。碧流鱗集,良木鳳翔。海歸之潮溶溶,以滋本土;民族之派謹謹,以鑒西洋。國金國津之英彥專家,題於紅榜;科技文化之名流才俊,挑乎衡梁。於是明德篤學,踐履惟新。造血細胞以救病,下鄉文化以扶貧。文明使飭於街巷,義工團擁乎軍民。職業賽事推以試風,兢兢習練;專業賽場奮以折桂,躍躍馳奔。鋒芒嶄露,乳鷂盤巡。驅勞積銖,倡市衢之踐歷;伏讀舉跬,形鄒魯之風魂。噫嘻!拊掌過往,醉眸來今。四萬之蓬花飛灑,一旬而美譽繽紛。矜邁於中外城鄉,錦程駿馬;炳明於東西南北,碧落星辰!
爾乃套用型之本科為導,職業化之取向為先。善思求索,勤事攻研。合知行,卒為毓人文之境界;融教學,將以開科技之泉源。育人乃滄桑大道,修己則穆遠青山。掛犢之生,抱憂心於魏闕;絕編之士,燃紅燭於書軒。孔嘉年華,舒一腔之血氣;新銳時代,煥千載之賢言。
嗟夫!殫謀戮力,計日程功。合格本科之夢竟,達才強族之業雄。海北明珠,匡邊陲之偉業;坤東薪火,照雁塞之蒼穹。虎伏白山,欲騰而四野傳嘯;鵬掀碧浪,欲翥而九天摶風!辭曰:植樹之人兮知何處?乘涼之客兮受翠篷。圈不盡兮多少故事,數不清兮百千嘉功。一甲子兮光陰不朽,十春秋兮潮汐非同。成熟本科之夢兮中華夢,鼎興遼地之功兮世代功。但相期,新區待聳之雲廈;或相問,吾輩可留乎香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