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訊網

駐京機構簡稱“邸”。顏師古註:“郡國朝宿之舍,在京師者率名邸。邸,至也,言所歸至也。”“邸”成為地方高級官員駐京的辦事機構,為傳遞溝通訊息而設。後來駐京機構簡稱“邸”,邸訊網來源於此。

邸訊網出處

邸

顏師古註:“郡國朝宿之舍,在京師者率名邸。邸,至也,言所歸至也。”“邸”成為地方高級官員駐京的辦事機構,為傳遞溝通訊息而設。後來駐京機構簡稱“邸”,邸訊網來源於此。
當時西漢實行郡縣制,在全國分成若干個郡,郡下再分若干個縣。各郡在京城長安都設有駐京辦事處,這個住處叫作“邸”,派有常駐代表,他們的任務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長之間做聯絡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諭旨、詔書、臣僚奏議等官方文書以及宮廷大事等有關政治情報,寫在竹簡上或絹帛上,然後由信使騎著快馬,通過秦朝建立起來的驛道,傳送到各郡長官。邸報是中國最早的報紙,邸訊網是中國駐京領域唯一的入口網站。

邸訊網簡介

邸訊網宗旨為做“駐京機構需要的和需要駐京機構的橋樑,搭建平台,服務駐京機構、企業和地方政府”。專注駐京領域,網路搭台、經濟唱戲。在網際網路時代,網路是駐京機構信息收集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邸訊網就是為了更好地傳達信息,做為《駐京資訊》報社報更有效的補充,使駐京機構間的橫向交流更便捷,更高效地為駐京機構提供服務工作。 邸訊網目前已開通35個頻道和1個sns網路、1個社區,另外還有手機wap站和rss訂閱模組,以及開發中的邸訊特產禮品商城。
  同時,邸訊網將為駐京機構提供一些專業化的網路服務、諮詢和技術支持。內容上,提供包括資訊、財經、科技、生活、供求、投資、招商、合作、求醫、教育等一系列和駐京機構職能密切相關的服務;功能上,提供包括供求信息發布、人脈資源交流、招商引資更新、項目活動發布等和駐京機構需求密切相關的各項內容;技術上,採用了國際IP和四線網通、電信、教育網、鐵通線路,實現全國無盲點、覆蓋面廣。此外,邸訊網採用獨立的伺服器、成熟的技術架構、科學的網站管理、一流的最佳化策略,相信會成為駐京機構工作、交流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平台。
成立時間 2009年9月27日
定位:駐京機構入口網站
邸訊網邸訊網

創始人簡介

李罡李罡

李罡,中國新聞學院新聞系畢業,先後在新華社河南分社、中華英才半月刊工作。2006年創辦經理日報《世界華商》周刊任總編、2008年創辦《駐京資訊》報社、2009年創辦駐京機構入口網站邸訊網。現任中國文物學會會館專業委員會辦公室主任、中國各省市駐外機構聯合會秘書長、《駐京資訊》報社社長、邸訊網董事長、駐京機構書畫院秘書長等職務。

媒體報導

東方衛視東方衛視
鳳凰衛視鳳凰衛視
河北衛視河北衛視
中央台新聞頻道中央台新聞頻道
東方時空東方時空
京華時報京華時報
11
22
33
44
55
66

邸訊網客群消費能力

縣級駐京辦年拉動GDP200億 市級+省級駐京辦消費能力超過百億元
這一次撤銷的436家縣級駐京辦其實是已經備案的正規駐京辦,算上沒有備案的,今後將有5000家以上縣級駐京辦從北京街頭消失,熟知駐京辦情況的《駐京資訊》報社長李罡,為這些即將消失的駐京辦算了筆經濟賬。
住房賬60多億
據李罡了解,縣級駐京辦中買房的占到了大多數,租房的是少數,按照每個縣級駐京辦購買150平方米商品房計算,就算不按目前的超高房價,每套房子至少也要200萬左右,按照3000家縣級駐京辦自購房來算,購房的總支出達到了60億元;剩下的2000家駐京辦按照租房計算,就算按照標準較低的一套大三居來算,交通便利的每月至少5000元,一年就是6萬塊錢,這2000家就是1億多。這樣綜合算下來,5000家縣級駐京辦的用房開銷就是60多億元。
一伙食招待費7.75億
通常縣級駐京辦的人數從3人到8人不等,折中按照5個人來算,據李罡介紹,即使一些貧困縣的駐京辦在北京每個人每天的一伙食費也要30元,5個人就是150元,一年下來就是將近五六萬元,5000家駐京辦一年就會有2.75億元的日常一伙食開銷。
而在一伙食開銷方面,大頭是用來請客的招待費,七八個人在北京吃一頓稍微像樣一點的飯,至少需要1000塊錢,作為負責接待的駐京機構,每周請吃兩頓飯是再正常不過了。那么一年下來一個駐京辦就是10萬元,5000家駐京辦就是5個億,再加上日常的2.75億一伙食費,5000家駐京辦一年的一伙食費、招待費就是7.75億元,據李罡介紹,這個數字只少不多。
送禮開銷30億
每年只計算春節、五一節、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以及元旦這6個重大節日,如果給每位各級領導、傑出老鄉、關係單位負責人等送500元的禮品,就按照200人計算,每個節日的禮品開銷就是10萬元。
根據李罡的經驗,這500元的禮品只能算普通的,而200位關係戶也是駐京辦正常交往的下限,因此一年6個節日下來每個駐京辦的禮品開銷就是60萬,5000家駐京辦就是30億元。
交通住宿20億
拋開駐京辦接待其他的普通客人不算,每月一個縣裡要來京的縣領導、局委辦負責人就算5個人,一年也有60位重要客人,就算每個人2000元的往返機票錢,一個駐京辦就是12萬,5000家就是6億元。
這些重要客人通常都不會住在駐京辦,按照每人每晚500元的住宿標準,一個人來京住三天,每位客人就要花掉1500元的住宿費用,60位就是9萬元,5000家駐京辦就是四五億元。而這樣的重要客人通常還會有一兩位隨從,如果兩位隨從和要客一樣的交通住宿花銷,那么5000家駐京辦就有20億元的交通住宿費用。
發布會費用15億
按照一家駐京辦每年召開一次發布會來計算(每年一次是駐京辦發布會的下限),一個像樣的發布會的費用包括:地方來賓的住宿費、場地費、餐費、禮品費、邀請客人的車馬費等,按照李罡的經驗,在北京一家三星級的賓館召開這樣的發布會,通常要花掉至少30萬元,5000家駐京辦一年就要花掉15億元。
車輛費用20億
據李罡介紹,條件差一些的駐京辦會有帕薩特級別的接待車輛,條件好的會有不止一輛奧迪,不管條件如何,維穩需要的金杯車一般也是必需的,綜合算下來,一個駐京辦的購置車輛開銷就算40萬元,5000家駐京辦的車輛購置費也要20億元。
同鄉聚會費用4億
據了解,駐京辦通常每年都要組織幾次在京同鄉的聚會,儘管偶爾也會有地方大企業或財大氣粗的老闆買單,但春節的這一次通常是要駐京辦結賬,李罡告訴記者,聚會需要包括場地、餐飲、禮品、娛樂等眾多費用,花銷在5萬元到10萬元之間,折中按照8萬元計算,5000家駐京辦就是4個億。
兩會開銷2.5億
每年兩會期間,地方領導通常都會來京開會,駐京辦的接待任務也是最關鍵和繁重的,如果按照每一家花費5萬元來算,5000家就是2.5億元。
其他費用
駐京辦作為主要負責在京接待的部門,其他的開銷也很多,包括可以想像的旅遊花費、演出花費、體育娛樂花費等,一個駐京辦一年花費10萬元的話,5000家就是5個億。
駐京辦還有一個最主要的開銷就是維穩費用,僱人要每天200元錢,車不夠用還要僱車,這筆費用無法計算,卻是花銷最大的。
據李罡介紹,上面的花銷還都是按照較低的標準來計算的,如此算來就超過165億元,算上維穩等費用,這5000家駐京辦至少會拉動超過200億元的北京經濟。
駐京機構超過萬家
以上的計算還沒有包括那些省級、地市級駐京辦的開銷,而這些級別更高的駐京辦花銷自然更大。據了解,中國現有330多個地級(包括地市州盟)行政區劃,2800多個縣級(包括1600個縣、自治縣、自治旗,360多個縣級市,850多個市轄區等)行政區劃。這么多地方,在北京究竟設立了多少駐京辦,基本上是誰也說不清的一本糊塗賬。
來自官方的不完全統計,在北京除52家副省級以上單位的駐京辦之外,還有520家市級單位駐京辦、5000餘家縣級單位駐京辦。如果加上各級政府部門設的聯絡處各種協會、國有企業和大學的聯絡處,各種駐京機構超過1萬家。
假設每個地、縣設一個駐京辦,每個駐京辦配備主任、副主任、辦事人員若干,加起來就是數以萬計。這些人的日常開支,還有迎來送往的費用,還有打點有關部門的費用以及其他說不清道不明的費用,怎么算都是驚人數目。

優勢

一、駐京領域的唯一性。邸訊網是駐京機構領域唯一入口網站。沒有任何一個機構和團體能想駐京資訊一樣達到對駐京領域的廣泛覆蓋和深度關聯。
二、收藏價值因其在駐京領域的唯一性,匯聚了駐京歷史、駐京管理、駐京前景等研究領域最權威的學者文稿,對駐京辦如何定位,如何規範,如何發展都有前瞻性的探討和研究。對駐京機構相關人員極具收藏價值。
三、點擊率高:駐京資訊是駐京機構發布信息和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每個駐京辦人員都要學習和參閱駐京領域的最新理論和最新動態信息,所以報紙在各部門的人員都要傳閱學習。每日客群至少有幾十萬客群。
四、客群精準高端。邸訊網主要讀者是國務院各部委辦局,駐華使館,各省市區縣政府駐京辦及企業單位駐京辦以及在京投資機構,各駐京社團,協會商會。客群全部是高端和主流人群。這批高端人群雖然數量有限,但是他們主導著社會的價值體系,具有話語權,在社會輿論中極具影響力。 是在社會消費,社會生活,市場流通中占有重要位置,他們對市場的主導能力十分突出。這種主導體現兩個方面,一個是他們對於進入市場的企業和產品的具有影響力和選擇權,另一方面,他們本身就是高端產品的消費和實踐者。
五、與客群群體的緊密的聯繫性:邸訊網本身就是駐京領域的人員組成的,接觸駐京資訊就是更高效更集中的近距離接觸到駐京領域,就是集中高效的接觸駐京領域龐大的背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