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稼樓

邵稼樓

清中葉時稍衰落,光緒初有商店60餘家,居民百餘戶,稱召稼樓鎮。 20~30年代仍有商店60餘家,居民百餘戶。 1984年有商店25家,居民3100餘人。

邵稼
卲稼樓卲稼樓
古鎮位於閔行區的東部,歸屬浦江鎮(原叫陳行鎮)行政管轄。一條小河把古鎮分為南、北二街,以北岸為原仿新建,南岸是完全新建,目前還未正式開放。

歷史狀況

明工部右侍郞談倫子田,建樓鳴鐘以召農耕,因名召稼樓。興起於嘉靖、萬曆年間。
清中葉時稍衰落,光緒初有商店60餘家,居民百餘戶,稱召稼樓鎮。水道四通,航行方便。老王家浜貫穿鎮中,保全橋聯南、北街為一體。20~30年代仍有商店60餘家,居民百餘戶。1949年有商店78家,從業人員160人,其中南北什貨店15家,茶館、豆腐店各6家,棉布百貨店、藥店各5家,鮮鹹魚店4家,米店3家。另有碾米廠和飴糖坊各3家、軋花廠和榨油廠各2家,共有從業人員53人。50年代僅剩小店數家。1984年有商店25家,居民3100餘人。

當代史狀況

60年代於鎮側建召樓酒廠,80年代擴為江南啤酒廠,所產召樓大曲為上海名酒。鎮有建於1793年(清乾隆五十八年)的奚氏禮耕堂,鎮南有批把園,鎮西有談家牌樓,即談氏故居朋壽園故址,今已湮沒。奚、談、沈三姓望族世居,奚氏列第相望,今人曹汝霖黃炎培幼年均就讀於奚氏家塾。
召樓鎮一度是南匯縣第六區治所,故第六區曾又稱召樓區(即鶴沙區),後第六區西部劃入上海縣,東部改建為下沙區,治下沙鎮

現今狀況

現面積達150畝之廣,散落著不少清代建築,目前規模較大、保存較完整的有“禮耕堂”、“梅園”等。像這樣大規模的文化歷史遺產,目前在上海已很少見了,有關部門近期準備採取措施加強保護老建築。“禮耕堂”灰瓦牆門裡庭院深深,12道牆門一道疊著一道,確有幾分深宅大院的氣派。堂內有五進大院,廳堂樓宇總計138間。騎馬牆、荷花牆、白牆黑瓦……古代上海郊區主要的房屋形態在此一覽無餘。“梅園”占地3000多平方米,有房間99間,由於居住人群相對較少,整體建築格局相對完整,但隨著年代久遠,不少房屋已不適於居住。
有關部門還將對該地進行文物普查,待修復改造總體規劃出台後,建管、農綠、環保等部門還將做好相關的基礎設施配套建設。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