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影業

作為一中國影迷應該了解的,又是中國電影100年。看了一些記載,整理了一下,一起複習複習吧,請大家指正補充。

概況

1907年,邵逸夫出生在寧波,排行第六。家中共有大哥仁傑、二哥仁櫪、三哥仁枚,第四、第五是姊妹早已出嫁,邵逸夫最小,叫仁楞。由於做電影生意要出名,父親不同意。於是另起外號,大哥醉翁、二哥邨人,三哥山客,最小的就起名叫逸夫。
20世紀早期,邵逸夫上學ing,和包玉剛等都是同學。家裡有染坊,有錢。
1925年,邵家老大開設天一電影公司,名字應該是天一閣的意思吧,寧波人啊。天一公司並列舊上海的五大電影公司之一(明星,聯藝,天一,新華),都是一家子人,家族企業。有一件事情:“天一”台柱胡蝶被“明星”挖走,大哥邵醉翁發現陳玉梅樸素隨和,便以巨資捧她成為中國電影皇后,陳玉梅成了他的夫人,其他電影公司也永遠不能將她挖走了。
隨後的幾年中,“天一”共投拍了超過100部影片,其中一半以上取材於“水滸”、“三國”、“西遊”、“施公案”、“三言二拍”,以及其他取之不盡的鄉村野史、民間稗聞。比如江南地區廣為流傳的《珍珠塔》、《白蛇傳》都拍了3集,風靡一時;《乾隆游江南》更是拍了7集之多。一時間,“天一”勢頭蒸蒸日上,所出品的影片幾乎部部賣座。上海灘上的大小電影公司感覺受到了威脅,於是聯合起來結成反“天一”聯盟,凡是“天一”出品的新片,他們一概抵制不買,不讓進影院。邵氏兄弟措手不及,遠赴新加坡及東南亞一帶發展,“天一”也得以另開蹊徑,進入了飛躍發展的新天地。
後來,幾個大公司都over了,其中明星電影公司是被日本人炸毀的。
老二1950年前後將自己抗戰開始時創立了南洋電影公司改為邵氏父子公司,簡稱SS。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在開始的半年,政府想和美國改善關係,並沒有禁止資產階級影片放映。那年上映的美國片有100來部吧,比現在還多得多。後來隨著韓戰的臨近,開始批判美國的片子,報紙上出現了很多控訴文章。香港也成為幾種勢力交鋒的地方。分為三派:中國銀行投資的長城電影公司,發行了不少大陸的電影,比如1953年的梁山伯與祝英台在香港上映,票房很不錯。中立的鳳凰電影公司。還有台灣支持的電懋和邵氏公司。
進入50年代後期,馬來西亞首富陸運濤成立電懋電影公司,香港電影業競爭越發激烈,“邵氏父子”的小成本製作策略已無力招架新挑戰。邵邨人萌生退意,收縮電影製作的業務,轉而大量收購戲院及從事地產業。
1957年邵逸夫從南洋來到香港,那年他已年屆五十,因不滿二哥作為,想接掌製片業務,以穩定片源,兄弟倆最終決定在業務上分道揚鑣。1958年,邵逸夫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標識與兄長的“邵氏父子”的不同。自此,“邵氏父子”只經營戲院及影片發行,“邵氏兄弟”則主管制片業務。簡稱SB。暈。
早期的電懋電影和邵氏電影的主要分別,簡單的說,電懋的電影時代氣息較濃,它電影中的女主角,都是穿西式洋裙的。而邵氏的則多數都還穿著唐裝衫褲。舉個例子,電懋出名的《四千金》、《曼波女郎》、《玉女私情》、《青春兒女》、《空中小姐》,這些女主角們都是典型的香港50年代的新城市女性,她們都穿著搖曳生姿的西洋大傘裙。而邵氏同期的電影如《春光無限好》、《丹鳳街》、《夜來香》、《窈窕淑女》、《黃花閨女》、《月落烏啼霜滿天》等,女主角都還穿著當年大部份婦女所穿的唐裝衫褲,有些更是民初裝。
後來邵氏公司NB了,就把電懋打了下去,經營不善,只好在70年代重組為嘉禾公司。後面的事情跟咱們就近了,不說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