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大箴卷-中國現代美術理論批評文叢

《中國現代美術理論批評文叢》叢集結的10位批評家都是在美術史和理論領域某個方面有研究的專家,他們的學術出身、理論體系、研究方向、關注的側重點、採用的方法論均不相同,但是他們共同關注著中國美術的發展。 邵大箴先生長期從事西方美術史和中國現當代美術的研究,其中對西方現代美術的發展及中國當代美術研究尤為深入,成就卓著。 當代中國美術與世界美術特別是西方現當代藝術的聯繫,以及中國畫的創作問題,成為他長期關注思考的課題。

內容介紹

批評家在藝術史上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中國美術的現代進程中,活躍在當今藝壇的批評家,關注著當代中國美術的發展,發表批評意見,同時力求借鑑美術史的經驗和藝術的普遍原理,從學術層面提出問題,引起美術界同行的關注與討論,對美術創作的走向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中國現代美術理論批評文叢》叢集結的10位批評家都是在美術史和理論領域某個方面有研究的專家,他們的學術出身、理論體系、研究方向、關注的側重點、採用的方法論均不相同,但是他們共同關注著中國美術的發展。本文叢集中展示批評家們對中國現當代美術的不同的觀照與思考,是對中國現當代美術史從不同角度的梳理與總結,讀者可以從中看到中國現當代美術發展的清晰脈絡以及發展過程中的爭論、探索與開拓。
邵大箴先生長期從事西方美術史和中國現當代美術的研究,其中對西方現代美術的發展及中國當代美術研究尤為深入,成就卓著。邵大箴先生作為20世紀50年代被派往蘇聯學習的留學生,接受了美術史論教育,知識體系涵蓋世界各個民族的古今建築、繪畫,雕塑和實用美術等。回國後,除進行西方美術史教學外,還不斷翻譯介紹西方美術史,尤其是“文革”後,對西方現代美術的介紹,為當時如饑似渴的知識青年開拓了視野,帶來了新鮮空氣,《美術》雜誌主編的職務,更把他推到當代中國美術的思潮和走向的思考上。當代中國美術與世界美術特別是西方現當代藝術的聯繫,以及中國畫的創作問題,成為他長期關注思考的課題。深厚的西方美術史學養以及長期對中國現當代美術發展的關注與思考,使其在面對諸多思潮及敏感問題時,總能保持客觀的認識,在大潮的波動中不動私心,泰然處之。在涉及當代中國藝術與西方藝術關係的司題上堅持“要走自己的路”,在文人畫的“復興”司題上,主張走“借古開今”的道路。力促中國美術形態從傳統走向現代。50多年來,作為新中國美術理論與研究的風雨歷程的見證者與親歷者,邵大箴先生以其睿智的思想、客觀冷靜的態度、深厚的學養,不停思考,筆耕不輟,發表了大量的重要文章,主持和參加了各種國際、國內的學術討論會,時時關注著中國當代美術的創作與發展。《中國現代美術理論批評文叢》集結了邵大箴先生幾十年來的創作心血,分為新局與問題、新潮與批評、借古開今、史論與美育四部分,反映了他對新中國以來中國美術發展的敏銳觀察與冷靜思考,是其學術觀點的集中體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