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隆偉

邱隆偉,男,1967.2月生,教授、博士生導師。1985考入長春地質學院地質系,1989年本科畢業分配到江西省贛東部地質大隊工作,1991年考入長春地質學院岩化系攻讀碩士學位,1994年碩士研究生畢業,分配到石油大學(華東)岩礦教研室從事礦物岩石學及儲層地質學的教學及科研工作。

基本信息

邱隆偉(Qiu Longwei),男,1967.2月生,教授、博士生導師。1985考入長春地質學院地質系,1989年本科畢業分配到江西省贛東部地質大隊工作,1991年考入長春地質學院岩化系攻讀碩士學位,1994年碩士研究生畢業,分配到石油大學(華東)岩礦教研室從事礦物岩石學及儲層地質學的教學及科研工作。
1996年晉升為講師,2002年晉升為副教授,2004~2007年在勝利油田博士後工作站進行博士後研究,2007年晉升為教授。
科研主攻方向為油氣儲層地質學、沉積學、層序地層學、特殊岩性儲層。
一、教學工作
承擔的課程:
結晶學及晶體光學、礦物岩石學、岩漿岩與變質岩、沉積岩及沉積相、成岩作用及儲層評價、沉積及成岩動力學。
教學論文:
[1] 邱隆偉. 提高礦物岩石學實驗教學質量的幾種嘗試.高等教育研究,2001.
[2] 邱隆偉,馬玉新. “礦物岩石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路與實踐. 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科版),2006.8,教學專刊.
[3] 邱隆偉. 虛擬現實技術在地學類課程教學中的套用.中國地質教育,2006.8.
編寫教材:
[1] 陳世悅董春梅,邱隆偉,等.礦物岩石學. 東營: 石油大學出版社,2002.
[2] 董春梅,陳世悅,邱隆偉,等. 《礦物岩石學》CAI教材. 北京: 地質出版社, 2006.
[3] 姜在興 主編. 沉積學. 北京: 石油工業出版社,2003.(參編:成岩作用及火山碎屑岩部分)
[4] 陳世悅,邱隆偉. 魯東地區地質專題實習指導書. 東營: 中國石油大學出版社, 2010.
二、學術研究
1、承擔的科研項目
目前承擔的科研項目:
近年來先後作為課題負責或主要骨幹承擔國家科技攻關、油氣重大專項、中石化科技攻關、山東省自然基金等項目15項, 其中作為課題負責已完成的項目13項、在研項目5項:
2008-2010,“油氣勘探新領域儲層地質與油氣評價”,國家 “十一五”重大專項(2008ZX05009-002),縱向,3200萬元,副課題長;
2008-2010,“緻密砂岩氣藏儲層地質與油氣評價”,國家 “十一五”重大專項,縱向,250萬元,專題負責;
2009-2010,“大牛地氣田優質儲層形成條件與評價研究”,中國石化華北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橫向,40萬元,課題負責;
2007-2009,“鄚州-高家堡地區沙一下~沙四段沉積微相及儲層展布研究”,76.0萬元,課題負責;
2009-2010,“八面河地區精細地層格架與沉積微相研究”,清河採油廠,橫向,29萬,課題負責;
近年主持並已經完成的項目:
2002-2003,束鹿凹陷西斜坡特殊油氣藏研究及目標評價;
2003-2004,濟陽坳陷斷裂發育特徵及其和二氧化碳的關係研究;
2004-2004,大王北斷階帶石油地質綜合研究;
2003-2004,川西前陸盆地層序地層研究;
2005-2005,官68段塊孔二段沉積儲層及儲層非均質性研究;
2006-2006,南堡陸地中深層中低滲油藏儲層評價;
2006-2007,民豐窪陷沙三-沙四上沉積特徵及儲層展布研究;
2006-2008,牛莊窪陷沙二段隱蔽圈閉成因及油氣藏分布規律研究(編號:Y2006E13),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縱向;
2007-2008,濟陽坳陷典型岩心現象沉積相研究。
2、發表的主要科研論文
[1] Jiang Zaixing,Chen Daizhao, Qiu Longwei. Source-controlled carbonates in a small Eocene half-Graben lake basin (Shulu Sag) in central Hebei Province, North China,Sedimentology, 2007, 54: 265-29(SCI收錄)
[2] Qiu Longwei, Jiang Zaixing, Cao Yingchang, et al. Alkaline diagenesis and its influence on a reservoir in the biyang depression, SCIENCE IN CHINA(Series D),2002.45(7), 643~653(SCI收錄、EI收錄)
[3] 邱隆偉,潘耀. 柯克亞凝析氣田石英的溶解現象及其成因,礦物學報,2005,25(2):183-190.
[4] 邱隆偉,姜在興, 陳文學. 一種新的儲層孔隙類型——石英溶解次生孔隙.沉積學報, 2002, 20 (4): 621-627.
[5] 邱隆偉,杜蕊,梁宏斌,馬郡. 束鹿凹陷碳酸鹽角礫岩的成因研究. 沉積學報,2006,24(2):202-209.
[6] 邱隆偉,王興謀. 濟陽坳陷斷裂活動和CO2氣藏的關係研究. 地質科學,2006,41(3):430-440.
[7] 邱隆偉,姜在興,操應長,等. 泌陽凹陷鹼性成岩作用及其對儲層的影響.中國科學(D輯),2001, 31 (9):752-759.
[8] 邱隆偉,侯立新汪麗芳. 埕110塊儲層表生成岩作用研究. 油氣地質與採收率. 2005,12(5):16-20.
[9] 邱隆偉.束鹿凹陷碳酸鹽角礫岩的沉積特徵及其成藏意義研究. 第三屆隱蔽油氣藏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4.
[10] 邱隆偉.鹼性成岩作用及其在濟陽坳陷的套用展望.油氣地質與採收率,2007,14(2):10-15.
[11] 邱隆偉, 於傑傑, 郝建民, 黃雙泉. 南堡凹陷高南地區東三段低滲儲層敏感性特徵的微觀機制研究. 岩石礦物學雜誌, 2009,28(1):78-86. (EI收錄)
[12] 邱隆偉, 黃雙泉. 民豐窪陷沙三段孔隙發育特徵及儲層物性主控因素. 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 33(4):10-15.(EI收錄)
出版專著:
[1]《陸源碎屑岩的鹼性成岩作用》,地質出版社,2006,第一作者
[2]《砂體層序地層及沉積學研究》,地質出版社2000,第三作者
[3]《層序地層學與隱蔽圈閉預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1,第四作者
三、獲獎情況
1、教學獲獎
2002,首屆多媒體講課比賽三等獎,石油大學,排名第1;
2005,校優秀CAI軟體二等獎,中國石油大學,排名第3
2、科研獲獎
2002,“陸相湖盆油氣儲層研究”獲山東省自然科學獎三等獎,排名第3;
2003,“陸相斷陷湖盆層序地層學及其在油氣勘探開發中的套用” 獲山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排名第5;
2005,“陸相斷陷湖盆層序地層學及其在油氣勘探開發中的套用”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排名第5;
2005,“濟陽坳陷斷裂活動及其與二氧化碳氣的關係研究”獲校優秀科技成果三等獎,中國石油大學,排名第1;
2006,“陸源碎屑眼鹼性成岩作用的機理研究”被評為石油大學優秀博士論文,中國石油大學,排名第1;
2005,“濟陽坳陷下第三系層序地層格架及成因研究”獲校級優秀科技成果二等獎,中國石油大學,排名第3;
2008,“濟陽坳陷北部油氣地質與勘探技術”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科技進步獎三等獎,排名第2。
四、主要科研方向
多年以來所進行的沉積儲層地質學、層序地層學以及隱蔽油氣藏勘探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儲層岩石相、孔隙成因、成岩作用及儲層演化等方面的理論問題及其生產套用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原創性成果,如鹼性成岩作用、儲層中一種新的孔隙成因類型(石英溶解型次生孔隙),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演化和分布模式,此外在碳酸鹽岩分類,灘壩的分類、微地貌及沉積模式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新的認識和進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