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德波

邱德波

邱德波,上海交通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曾任龍巖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龍工集團銷售總公司總經理,龍工集團董事局董事、總經理、黨委書記,中國龍工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執行長,曾榮獲“福建省優秀共產黨員”、“福建省優秀青年企業家”、“龍巖市首屆十佳青年”等榮譽稱號,於2016年2月從中國龍工控股有限公司離職。

基本信息

邱德波:曾任中國龍工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執行長,於2016年2月從中國龍工控股有限公司離職。

就讀EMBA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

個人業績

中國龍工控股有限公司執行長、總裁 邱德波中國龍工控股有限公司執行長、總裁 邱德波

上海交通大學Z0412091班EMBA學員。曾任香港證券交易所主機板上市公司----中國龍工控股有限公司(代碼:3339)執行董事、執行長,於2016年2月從中國龍工控股有限公司離職。
此前,他曾是耕耘在三尺講台的園丁,曾是默默奉獻的國家公務員,9年前被派駐民營企業擔任黨代表,從被人質疑到企業搞“階級鬥爭”到領導企業成為國內裝載機行業的排頭兵。
所在企業先後獲得了“上海市優秀工業企業”和“市級文明單位”等稱號,2004年主導產品——龍工牌裝載機獲 “中國名牌產品”榮譽稱號。從1993年創業,進入工程機械行業;1995-1996年,國內機械行業比較成熟,作為跟隨者;2000年之前,作為挑戰者,敢於和國內前五名比拼銷量;2000年進入上海,與柳工、廈工一同成為行業的領先者;2005年赴港上市,真正從國際平台審視自己,通過跨國企業的目光,對企業理念等進行梳理。2006年上半年一躍成為全世界裝載機銷售量第一。
在2006年7月1日,中國共產黨成立85周年之際,被中共中央組織部授予“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榮譽稱號(全國共200名)。作為全國50名晉京代表之一,邱德波同志參加了6月30日上午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行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85周年暨總結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大會。大會召開前,胡錦濤、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曾慶紅、黃菊、吳官正、李長春、羅乾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了全體受表彰者。

媒體專訪

高揚風帆好遠航 ——記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龍工集團黨委書記邱德波
6月30日上午,中南海懷仁堂。
這一天是龍工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中國龍工控股有限公司執行長兼總裁難以忘懷的日子:作為兩百名之一的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作為全國五十名晉京代表之一的他,光榮出席了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85周年暨總結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大會,並受到胡錦濤、吳邦國、溫家寶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可以說,邱德波當之無愧。
在他成功探索出“有為、有位、有威”的民營企業黨建工作新路子的龍工集團,去年作為內地第一家工程機械企業在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標誌其正式踏入國際資本市場的大舞台;企業今年上半年整機銷量達11108台,從過去居柳工、廈工之後的老三位置,一躍成為全國乃至全球裝載機銷量第一。
不辱使命挑重擔

胡錦濤接見 邱德波胡錦濤接見 邱德波

談起如何會成為閩西民營企業第一個“黨代表”,邱德波的解釋是與龍工創始人、去年榮獲全國勞模和“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稱號的李新炎有“緣分”:因為李新炎發現生產一線的骨幹力量中黨員所占的比重很大,因為李新炎堅信不管什麼性質的企業在中國的土地上都必須遵循黨的路線、黨的方針、黨的政策。於是,李新炎主動向龍巖市、新羅區提出建立黨組織和選派黨代表的要求。
1997年,年僅35歲、時任市屬一家國有大型企業黨辦主任的邱德波,當時有兩條路選擇:一是進市委一部門擔任辦公室主任,二是被選派到龍工集團前身龍巖工程機械廠擔任黨總支書記。作為一名黨員,他沒有過多考慮個人的得失,向組織表態:黨更需要我去哪裡,我就去哪裡!
就這樣邱德波到龍工走馬上任了。初到龍工,對於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輕車熟路的他,滿懷信心但又毫無頭緒,其內心可謂是幾分興奮幾分憂愁。興奮的是,業主這么信賴黨,組織這么信任他;憂愁的是,在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還缺乏理論和實踐依據的情況下,私營企業的黨建從何抓起?怎么個搞法?如何取得業主真正的信任和支持?但邱德波沒有畏縮,面對全新的領域和挑戰,決心要不辱使命做好民營企業黨建工作。
經過一段時間的深入調研,他發現民營企業黨建工作存在許多問題,如黨員思想政治覺悟與形勢發展不相適應,隊伍素質與黨的先進性標準相距較遠。於是,他組織黨員對以往工作進行認真總結分析,找出問題的癥結,理清了工作思路。從實際出發,在企業黨組織的工作職責和任務方面,他提出要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企業貫徹落實,要加強黨組織的自身建設,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不斷壯大黨員隊伍;要建立並領導好工會、團委等組織,支持其按各自章程開展工作;要推進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同時,更關鍵的是要圍繞經濟建設中心,支持企業依法生產經營;要協助處理好勞資關係,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調動職工勞動積極性。當時在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還缺乏理論支持,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的職責、地位和發揮作用途徑不明確,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還在探索階段的情況下,邱德波此舉無疑是一個大膽的嘗試,為新形勢下開展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多年來,龍工集團黨組織緊扣企業生產經營,把為黨員所擁護、業主所支持、員工所歡迎的“有為、有位、有威”的黨建工作思路,融入生產經營管理大體系之中,有效推進了企業健康發展。集團公司黨員數從建立黨組織時的28名增至143名,如今還有100多名員工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公司由一家幾十名員工的小廠,發展成為擁有員工4000多人,去年產值達45億元的國內外知名的大型機械企業集團。
主動服務促發展

龍工集團龍工集團

說到如何實現“有為、有位、有威”,邱德波至今還很感慨業主李新炎的開明和信任。一到任李新炎就同時壓給邱德波企業行政副職的擔子,業主的用意很清楚就是要讓他說話“算數”。基於此,邱德波率領企業黨組織一班人,堅持“參與不干預,監督不滯後,配合不遷就,引導不強迫”的原則,以主人翁姿態全方位參與企業決策、參與企業管理、參與企業分配,每當企業發展的關鍵時刻,黨組織都充分發揮了戰鬥堡壘作用。
1999年龍工集團已經有了較大的發展,李新炎注意到全國上下正掀起一股資本經營的熱潮,對究竟是跟上搞資本市場運作或開發房地產業,還是不改方向做大主業,一時拿不定主意。
李新炎把這個問題交給了黨組織。邱德波立即把這個問題提交黨委研究,發動全體黨員開展討論,集思廣益。在綜合各方面信息意見後,他代表黨委向業主建議龍工暫時不宜搞資本經營,並提出了“立足主業、進軍上海”的思路。李新炎採納了黨組織的意見,在上海松江開發區建立了上海龍工機械有限公司。如今,上海龍工已成為現代一流企業,被福建省政府評為“福建省在滬最佳形象企業”,被上海市政府認定為“市外在滬102家大型企業”之一,與上海大眾、貝爾等中外大型知名企業一起獲得上海工作企業的最高榮譽——“上海市79家優秀工業企業”。乘著我省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東風,龍工集團又更積極融入海西建設。
從去年起,龍工集團開始進一步加大在閩西家鄉的投入,目前已投入第一期8億元資金興建企業和擴大生產,預計到2010年集團公司將累計投入20個億,在閩西建立裝載機生產基地、出口產品基地、新產品試驗基地、中國龍工培訓基地,屆時龍工在龍巖的產值將突破45億元。如果說,世紀之交從閩西走向大上海是龍工發展史上一個重要里程碑的話,那么今天順應“海西”建設的滾滾大潮,呼應閩西“東出西進”的發展戰略,從大上海回到龍巖再創新業,則是龍工發展進程中的又一大手筆!
邱德波領導的龍工黨組織卓有成效的工作贏得了業主的充分肯定和信任,集團所屬子公司的正副總經理中,黨員占了85%,38名黨員在關鍵崗位上任職,黨員成為企業的中堅力量。2000年李新炎把他和一位黨委副書記分別放在了龍巖公司和上海公司總經理的崗位上,2002年又任命他擔任集團公司總經理,全面負責公司的經營管理工作;去年龍工集團在海外成立中國龍工控股有限公司,邱德波又被任命為執行長兼總裁。
凝聚力量創和諧

提及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如何發揮作用,邱德波一貫的主張是維護好國家、業主、員工的合法利益。
多年來,龍工黨組織積極引導企業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確保企業始終堅持依法經營。1997年以來,龍工為國家上繳稅收2億多元,僅去年在龍巖納稅就超過5000萬元,連年被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評為納稅先進單位。
邱德波十分注意維護企業主合法利益,不斷強化員工培訓教育,致力於學習型組織的建設,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1997年以前,公司的銷售和採購人員收取“回扣”的現象十分突出,邱德波首先把反腐敗作為黨組織服務企業的“切入點”。公司成立了廉潔自律辦公室,制定《廉政建設八項規定》,僅1998年有關處室及業務人員主動上繳的禮品禮金價值就達20多萬元,為公司降低300萬元的生產成本。
在企業效益增長的同時,邱德波及時與業主溝通,在員工工資、福利、勞動保障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議,使員工收入水平與企業同步增長。如公司每年都請環保部門對作業環境進行噪聲檢測,定期組織特殊工種人員進行體檢,企業全體員工都加入了社會保障體系,並在閩西民營企業中率先實行了全員人身意外傷害保險。1999年龍工黨組織在對一位員工進行醫療救助中,黨員和業主的捐款除付清醫療費用外,還節餘了1.8萬元。為此,邱德波建議在這筆錢的基礎上,每位職工每月捐款2元,企業按每月每人2元配套劃撥,建立“職工愛心基金會”,為困難員工提供救助,此舉得到了業主的支持。到目前為止,該基金會共發放各類救助金48萬元。就這樣,通過黨組織的努力,一場意外事故最終演變為企業長期的“愛心大聯動”,“職工愛心基金會”又成為黨組織、業主和員工的一種特殊“粘合劑”。
高揚風帆好遠航。可以預見,有這么堅強的黨組織,龍工集團這艘艦船在市場經濟的“大海”上將揚起遠航的風帆!

服務組織

中國龍工控股有限公司

 中國龍工控股有限公司 中國龍工控股有限公司

是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勞動模範、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中國優秀民營科技企業家李新炎先生,於1993年創立的一家工程機械製造公司。2005年在香港聯交所主機板上市(股票代碼:3339),之後進入恒生指數系列,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第一家境外上市公司,名列“全球工程機械50強(2007年第40位)”、“中國機械工業企業核心競爭力100強”和“全國百家僑資明星企業”。
公司始終秉承“靠人才,抓管理;上質量,創名牌;取信天下,躍居群雄”的治企方針,推行縱向一體化運營模式,憑藉公司技術研究院強大的技術研發實力,自行開發及製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變速箱、變矩器、驅動橋、液壓油缸、齒輪、管路、傳動軸等核心零部件。公司產品覆蓋裝載機、挖掘機、壓路機、平地機、叉車、收割機等多種機械,型號超過百種。其主導產品“龍工牌裝載機”是“中國名牌產品”,“龍工商標”是“中國馳名商標”。
公司始終堅持銷售代理制、服務委託制這“一大原則”,不斷強化質量、服務、性價比優勢這“三大優勢”,建立起遍布全國的龍工產品行銷網路,在800多家一、二級重點經銷代理單位中全面實行了整機銷售、維修服務及配件供應“三位一體”的銷售服務機制,從制度上保證了銷售渠道暢通與售後服務的不斷完善。2008年公司集團產能5萬台,銷售總額突破92億元;其中裝載機產銷3.5萬台,市場占有率超過20%,穩居國內同行首位;挖掘機、壓路機、平地機、叉車等新興產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嶄露頭角。公司積極拓展國際市場,出口業務穩步推進,產品遠銷東南亞、中東、獨立國協、歐盟和非洲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
公司在福建、上海、江西、河南四大基地擁有19家全資子公司,占地4000多畝的生產廠房和員工11000多名。其中龍工(福建)機械有限公司是福建省“百強企業”、“質量管理先進企業”;龍工(上海)機械公司和龍工(上海)橋箱公司先後獲上海市“優秀工業企業”、“市級文明單位”、“納稅百強單位”和“先進技術企業”等榮譽稱號。
2006年,公司董事局在全面總結過去十多年跨越發展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高瞻遠矚站在時代的高度和國際市場的前沿,制定了2006~2020年“二輪創業”發展綱要,全面實施“國際化定位•跨越式發展”的戰略,以效率推動未來,努力推動世界工程機械行業的進步與發展,健步走上了由“中國名牌”向“世界知名品牌”的戰略躍升的偉大征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