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玉村

那玉村

雲南省文山州富寧縣那能鄉那玉村隸屬於那能鄉那能村委會行政村,屬於山區。位於鄉邊,距離村委會14公里,距離政府駐地14公里。國土面積.17平方公里,海拔586米,年平均氣溫21.5℃,年降水量800毫米,適宜種植等農作物。

基本信息

1、雲南省臨滄市臨翔區平村鄉那玉村

自然資源

該行政村有耕地總面積3,318.00畝(其中:田1,857.00 畝,地 1,461.00 畝),人均耕地1.24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6,96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0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1畝,主要種植茶葉、紫膠、核桃、板栗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3,000.00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628戶通自來水,有628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628戶通電,有34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4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54.1%和54.1%);安裝固定電話的農戶數99戶,占總數的15.8%。
民居
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9.00 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9.00公里。截止2007年底,全村共擁有拖拉機23 輛,機車48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400.00畝,有效灌溉率為12%,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40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5畝。
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4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戶;建有小水窖287口。全村有11個自然村(24個村民小組)已通自來水;有11個自然村(24個村民小組)已通電;有10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個自然村(3個村民小組)沒有通公路;有11個自然村(24個村民小組)已通電視;有11個自然村(24個村民小組)已通電話。有11個自然村(24個村民小組)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9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61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46.0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31.00萬元,占總收入的38.5%;畜牧業收入 73.00萬元,占總收入的21.4%(其中,2007年內出欄肉豬748頭,肉牛35頭,肉羊144頭);林業收入128.00萬元,占總收入的37.6%;第二、三產業收入8.70萬元;工資性收入 11.3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94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1.3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83人,在省內務工60人,到省外務工23人。

人口衛生

截止2007年底,該村有農戶628戶,鄉村人口2686人,其中男性1471人,女性1215人。其中農業人口2686人,勞動力 1425人。該村以漢族、彝族為主(是漢、彝、布朗族混居地),其中有少數民族1424人,其中:彝族1167人,布朗族257人。
到2007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402人,參合率90%;享受低保393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2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9公里。該村建有公廁4個,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逐步得到改善,人畜混居的農戶628戶,占農戶總數的100%。

文化教育

截止2007年底,該村建有國小3所,校舍建築面積1586平方米,擁有教師14人,距離平村中學19.00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77人。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圖書室1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村務公開

到2007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9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318.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7.0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8,090.00元(人均3.01元),一事一議籌勞800.00元。2007年末集體總收入3.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8個黨小組,共有黨員59人,少數民族黨員25人,其中男黨員51人、女黨員9人。該村黨支部2004年被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2004年被評為安全文明社區、黨員電教科技工程示範村,2002年被評為臨滄縣(現臨翔區)全縣農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先進集體等等。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村文書組成,下設24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54人。該村團總支1995年被評為先進基層團總支;1999年被評為先進集體。

新農村建設

2007年以來,該村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該村目前基礎設施較差,道路交通極為不方便,人畜飲水問題嚴重,農田水利化程度低,缺乏主導產業支撐,經濟發展極為緩慢。由於地理環境地處中高海拔冷涼地區,種植農作物品種單一,農村經濟發展緩慢。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在鞏固現有種植業的基礎上,引導農民調整種植業結構,因地制宜的利用區位優勢,發展核桃、紫膠寄主樹、膏桐、茶葉等經濟林果種植。

2、雲南省文山州富寧縣洞波鄉那玉村

村情概況

進村道路
該村隸屬於洞波瑤族鄉芭萊村委會行政村,屬於山區。位於鄉政府駐地北邊,距離村委會12公里,距離鎮政府40公里。國土面積0.09畝,海拔695米,年平均氣溫17.9 ℃,年降水量119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等農作物。有耕地140畝,其中人均耕地1.1畝;有林地90畝。該村屬於貧困村。

自然資源

截止2008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40畝(其中:田60畝,地80畝),人均耕地1.1畝,主要種植糧食等作物;擁有林地9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4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3畝,主要種植八角等經濟林果。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26戶通自來水(占農戶總數的100%)。有26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57%);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9戶(分別占總數的77%和73%)。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40公里。截止2008年底,全村共有機車10輛。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6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6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6畝,有效灌溉率為20%。
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2.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萬元,占總收入的34%;畜牧業收入6.7萬元,占總收入的53%(其中,2008年內出欄肉豬60頭,肉牛36頭);第二、三產業收入1萬元,占總收入的9%;工資性收入1.5萬元,占總收入的11%。農民人均純收入900元,農民收入以養殖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0人(占勞動力的14%),在省內務工2人,到省外務工8人。

人口衛生

截止2008年底,該村有農戶26戶,鄉村人口133人,其中男性67人,女性66人。其中農業人口133人,勞動力74人。該村以壯族為主。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24人,參合率93%;享受低保4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2公里,距離鄉衛生院40公里。該村人畜混居的農戶3戶,占農戶總數的12 %。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芭萊完小,中學生就讀到洞波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2公里,距離中學40公里。截止2008年底,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4人,其中小學生12人,中學生2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8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6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6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

3、雲南省文山富寧縣花甲鄉龍那玉村

該村隸屬於花甲鄉龍三盤行政村,屬於山區 。位於鄉北邊,距離 村委會5 公里,距離鄉12公里。國土面積1.93畝,海拔970米,年平均氣溫21 ℃,年降水量730毫米,適宜種植油
民居
茶 、八角等農作物。

自然資源

截止2008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66畝(其中:田17畝,地149畝),人均耕地1.9畝,主要種植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228畝,其中經濟林果地75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89畝,主要種植油茶等經濟林果; 荒山荒地2500畝, 有硫化鋅等資源。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通電、通路、 全村有17戶通自來水,有24戶飲用井水,有17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 。有17戶通電,有5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8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戶。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 通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 24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4公里。 全村共擁有機車4輛。
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 ;其中有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磚木5戶,有1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3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1萬元,占總收入的82 %;畜牧業收入6萬元,占總收入的 18 %(其中,2008年內出欄肉豬100頭,肉牛15頭 ); 工資性收入5萬元,占總收入的 90 %。農民人均純收入1949元,農民收入以打工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5人(占勞動力的21 %),在省內務工15人,到省外務工10人。

人口衛生

截止2008年底,該村有農戶17戶,共鄉村人口84人,其中男性37人,女性47人。其中農業人口84人,勞動力66人。該村以 壯族 為主 ,其中壯族84人 。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80人 ,參合率 95 %;享受低保4人 。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7公里,距離鎮衛生院24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龍三盤完小 ,中學生就讀到花甲中學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7公里,距離中學24公里。截止2008年底,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9人,其中小學生6人,中學生3人。

村務公開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64.5畝。 年末集體總收入2萬元, 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 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

4、雲南省文山州富寧縣那能鄉那玉村

村情概況

村貌
該村隸屬於那能鄉那能村委會行政村,屬於山區。位於鄉邊,距離村委會14 公里,距離政府駐地14公里。國土面積.17平方公里,海拔586米,年平均氣溫21.5 ℃,年降水量800毫米,適宜種植等農作物。

自然資源

截止2006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0畝(其中:田16畝,地14畝),人均耕地.56畝,主要種植糧食等作物;擁有林地18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5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88畝,主要種植八角等經濟林果。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通、電、電話兩通),無路燈。全村有10戶飲用井水,有1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10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6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戶。
該村到鄉鎮道路不通路;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4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4公里。
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6畝。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5萬元;畜牧業收入2.7萬元(其中,2006年內出欄肉豬30頭,肉牛5頭);林業收入2萬元;工資性收入1.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80元,農民收入以畜牧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3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0人,到省外務工10人。

人口衛生

截止2006年底,該村有農戶10戶,共鄉村人口57人,其中男性25人,女性32人。其中農業人口57人,勞動力26人。該村為漢族村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4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4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那能完小,中學生就讀到那能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4公里,距離中學14公里。截止2006年底,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9人,其中小學生6人,中學生3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