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海瀘山景區

邛海瀘山景區

瀘山位於西昌城南5公里,瀕臨邛海、拔地而起的瀘山,以“半壁撐霄漢,寧城列畫屏”的氣勢與邛海構成川西南一大景區之一,被譽為“川南勝境”。瀘山又名蛙山,在西昌城南5公里的邛海南岸,是四川省級風景名勝區之一。瀘山海撥2317米。它東臨碧波如鏡的邛海,西瀕蜿蜒秀麗的安寧河,北有歷史古城西昌,南依巍巍聳立的螺髻山。山上古樹參天,松樹尢其茂盛,古人曾用“松風水月”來描繪瀘山邛海的風光,即瀘山的松、安寧河的風、邛海的水、西昌的月。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邛海瀘山景區邛海瀘山景區
邛海瀘山景區y與西昌城區連為一體,西昌古稱邛都,秦時"嘗通為郡縣,至漢興而罷"。但秦時西昌為何郡何縣,史籍失載。

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漢武帝以邛都為越嶲郡,轄十五縣,屬益州,郡治邛都。此外,今西昌市境內除邛都外,尚有蘇 一縣(今禮州鎮)。

邛都縣名歷經東漢、三國和魏晉,歷時300餘年。

北周天和三年(568),西昌置嚴州。

隋開皇六年(586),將嚴州改為西寧州。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置嶲州,西昌境內仍存邛都、蘇祁(西漢蘇 )二縣。

唐懿宗鹹通元年(860),西昌被南詔政權占領,南詔設建昌府。後大理國襲其建制。

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置建昌路,以羅羅斯宣慰司總之。

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改建昌路為建昌府,屬雲南行省。洪武二十五年(1392)廢府,設軍民指揮使司,領守御所四。西昌市境內有守御禮州後千戶所、中千戶所、打沖河中千戶所和前千戶所。洪武二十七年(1394)置建昌衛,屬四川行都司。

清雍正六年(1728),裁建昌衛設寧遠府,置西昌縣,"西昌"之名自此始。

中華民國時期,初裁西昌縣併入寧遠府,鏇又裁府復置西昌縣。民國28年(1939),國民政府在西昌設立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行轅,西康省政府在此建立寧屬屯墾委員會負責治理寧屬各縣。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然西昌仍為國民政府軍盤據,次年1月1日,國民黨政權在昌另組"西康省政府",妄圖阻止解放西昌。

1950年3月27日凌晨,中國人民解放軍入城,西昌解放。4月,西昌縣人民政府成立。12月,西康省西昌專區專員公署成立,西昌縣歸西昌專署管轄。

1955年,撤銷西康省建制,西昌專區劃歸四川省,西昌縣改屬四川省西昌專署管轄。1968年,西昌地區成立革命委員會,西昌縣歸西昌地區革委會領導。

1978年10月,撤銷西昌地區建制,西昌縣改屬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

1979年涼山州人民政府由昭覺縣遷駐西昌縣。同年,國務院批准以原西昌縣城關鎮、西郊、小廟、高梘、馬道公社及喜德縣之四合公社為轄區設定西昌市,1980年1月1日,正式成立西昌市。西昌市、西昌縣並存。

1986年7月,撤銷西昌縣建制,併入西昌市。時西昌縣所轄區、鄉(鎮)全歸市轄。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邛海又名邛池,位於西昌城東南5公里處,是四川省境內最大湖泊之一。湖面31平方千米,最深處34米,常年蓄水約3.2億立方米。瀘山位於邛海之濱,海拔2317米,與邛海相對高差807米。山巒奇秀,古木參天,是西昌的天然綠色屏障,林中珍稀動植物種類繁多,有二千年歷

史的十大"巴蜀樹王"之一的九龍漢柏,形態奇特,世上絕無僅有。

氣候特徵

屬於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區,素有小"春城"之稱,蘊藏著豐富的氣候資源,具有冬暖夏涼、四季如春,雨量充沛、降雨集中,日照充足、光熱資源豐富等特點。白天太陽輻射強,晝夜溫差大。

自然資源

生長在林間林下野生植物的種類繁多,資源豐富,共有233科、532屬、2000餘種。其中有國家第一批保護珍稀植物30餘種,如攀枝花蘇鐵、棕背杜鵑、西康玉蘭等等,尤以中草藥材和野生食用蕈具有特色。

野生中藥材據1984年普查,共有58科、116屬、117種(植物藥52科、108屆,動物藥8科、8屬),總蘊藏量為6197.61公擔。其中除防風、黨參、茯苓為大宗產品外尚有天麻、黃連、川心蓮、貝母、靈芝等等,還有未上省標藥典而有較大開發利用前途的,蘊藏量約500公擔。

野生食用蕈 1985年調查,共有野生蕈類141種,其中可食蕈84種,為沿山居民夏秋的蔬菜,雞棕、牛肝蕈、香菇、黑木耳等均為上市土特產品。琅環溝和螺髻山下部還產松茸。

此外,還有油料植物36科64種,芳香植物18科29種,澱粉植物31科67種,纖維植物19科36種,單寧植物29科64種,色素植物6科14種,野生觀賞植物8科66種,野果2l科72種,野菜33科53種,珍稀植物12科34種,其它植物lO科24種。

簡介

瀘山瀘山

瀘山位於西昌城南5公里,瀕臨邛海、拔地而起的瀘山,以“半壁撐霄漢,寧城列畫屏”的氣勢與邛海構成川西南一大景區之一,被譽為“川南勝境”。

瀘山又名蛙山,在西昌城南5公里的邛海南岸,是四川省級風景名勝區之一。

瀘山海撥2317米。它東臨碧波如鏡的邛海,西瀕蜿蜒秀麗的安寧河,北有歷史古城西昌,南依巍巍聳立的螺髻山。山上古樹參天,松樹尢其茂盛,古人曾用“松風水月”來描繪瀘山邛海的風光,即瀘山的松、安寧河的風、邛海的水、西昌的月。

瀘山主峰(紗帽項)海拔2317米,與邛海水面相對高差約800米,從山腳登上山頂約八公里。瀘山山巒奇秀,古木參天,是西昌的天然綠色屏障,林中珍稀動植物種類繁多,有二千年歷史的十大“巴蜀樹王”之一的九龍漢柏,形態奇特,世上絕無僅有。

瀘山真人俞永江

瀘山真人俞永江,西昌城東姜坡人,清代川南著名道士。出身世代將門之家,幼讀儒書,後歸隱瀘山修煉道教全真派正宗龍門內煉丹法與妙真道太乙門金丹大道,為正宗龍門第十八代祖師。在此得道成仙,日行千里,能腳踏荷葉橫渡邛海,西昌萬人爭睹,焚香禮拜。俞永江真人入水不溺,入火益堅,心能轉物,得六通之驗,"神境之通兮,神發光瑩;洞見肺肝兮,隔物見形。漏盡之通兮,身藏寶珍;但隨意化兮,奇妙隨心。天眼之通兮,萬方見清;天地山河兮,如觀掌紋。天耳之通兮,十方音聞;私言密語兮,如近耳鳴。宿信之通兮,歷劫數通;過去未來兮,其心便明。他心之通兮,知人事情;他意未萌兮,我心先知。"道光三十年西昌大地震前夕,俞永江離開瀘山雲遊天下,不知所蹤,遺匣瀘山道觀,地震後匣中所言諸事皆驗。民國《西昌縣誌》和西昌姜坡《俞氏宗譜》有其傳,為近代以來中國罕有的得道仙人。瀘山五祖庵今尚有其法身塑像,川南各地道教傳人與信眾尊奉其為"瀘山真人",其故居尚存於西昌姜坡。

主要景點

瀘山
川南勝境 瀘山第一殿光福寺是最大的建築群,它由千佛殿、文武宮、魁星閣、望海樓、飛梁寺、大雄殿組成,設計精巧,規模宏偉。寺內保留著精湛的雕刻藝術,有全國罕見的省級保護文物地震碑陳列室,有歷代名流題詠的詩詞歌賦,有明代銅鐵鑄佛像、數千斤重的大銅像、塔式香爐等文物。寺廟前有漢、唐代時期古柏,銀柯如鐵、蒼龍夭嬌、上騰青霄,可稱奇古。 瀘山主峰(紗帽項)海拔2317米,與邛海水面相對高差約800米,從山腳登上山頂約八公里。瀘山山巒奇秀,古木參天,是西昌的天然綠色屏障,林中珍稀動植物種類繁多,有二千年歷史的十大“巴蜀樹王”之一的九龍漢柏,形態奇特,世上絕無僅有。上有明狀元楊升庵火把節夜宿瀘山,在看到瀘山的美景與火把節的盛況後,在此吟出的名句:“老夫今夜宿瀘山,驚破天門夜未關。誰把太空敲粉碎,滿天星斗落人間”。
涼山彝族奴隸社會博物
涼山彝族奴隸社會博物館,位於瀘山風景區中部,它是一座具有彝族古典風格的建築,它背依青山,面臨邛海。涼山彝族奴隸社會博物館於1985年8月4日建成開放。這裡是我國第一個民族博物館,也是世界唯一反映奴隸社會形態的專題博物館。 涼山是我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50年代初,這裡大部分地區還保留著較為完整的奴隸社會形態。1956年實行民主改革後涼山從奴隸社會一步跨千年飛躍到社會主義社會。為保存奴隸社會實物和資料,給研究和展示這一特殊、典型的社會形態提供條件,涼山彝族奴隸社會博物館於1985年8月4日建成開放。
光福寺
悟道佳山
瀘山 的第一座古剎“ 光福寺 ”,光福寺望海樓名“吟雲閣“。是瀘山最大的建築群,也是主廟,始建於貞觀十五年。光福寺坐西向東,呈階梯狀。遠遠望雲,甚是壯觀,整個建築以中軸線為中心展開,依山勢分五級建造,由大雄殿、千佛殿、文武殿、魁星閣組成。 寺內有清乾隆二十三年鑄銅鐘一口,重達一噸多,還有古色古香的碑刻、香爐、銅鑄佛像等,反映出了瀘山古剎的千年興衰。瀘山各寺廟都建有望海樓,因地勢不同而觀景各異。西昌地震碑林 瀘山還有一座獨特的 景觀 ――西昌地震碑林。 西昌地震碑林 與陝西 西安碑林 ,山東曲阜 孔廟碑林 ,台灣高雄南門碑林,並稱中國 四大碑林 ,現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西昌地震碑林
碑林集萃 西昌地震碑林收集的石刻集中反映了西昌歷史上明 嘉靖 十五年(公元1536年)農曆二月二十八日,清 雍正 十年(公元1732年)農曆正月初三和 道光 三十年(公元1850年)農曆八月七日三次大地震的史實。西昌地震碑林收集的碑刻主要分為記事與墓碑兩大類。記事碑, 主要記載了地震對寺廟、衙署、會館、民居、城垣及水利設施等建築物的損壞程度;墓碑,主要記載了地震造成的人員傷亡情況,地震碑林詳細地記載了三次大地震發震的具體年月日時,根據地震碑出土地點的分布情況,還可以觀察到三次地震的受災範圍,推測出地震的震中。西昌地震碑林是今天我們研究歷史地震寶貴的原始資料。
歷史民族文化藝術中心
涼山民族文化藝術中心,是連線西昌城區與邛海瀘山景區的紐帶和走廊,是城市生活的延伸,是全景式展示彝族文化的大型綜合性文化藝術中心

保護工程

時間
工程
2006年
開始實施邛海濕地1-6期濕地恢復工程。
2014年
西昌市邛海濕地恢復工程。

景區榮譽

時間
榮譽
2007年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2008年
中國旅遊最令人嚮往的地方
2009年 中國最美的十大古城”之一
2013年 國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
2010年 全球網民推薦的中國旅遊城市
2011年 中國最美的五大養生棲息地
2012年 中國最佳休閒小城
2014年 國家森林城市
2014年 中國最值得去的十座小城市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