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順序

邏輯順序

邏輯順序是指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內部聯繫及人們認識事物的過程來安排說明順序,這種順序常用於事理說明文。說明的邏輯順序是指依據事物之間或事物內部各部分之間的關係來確定說明內容的先後。事物的內部聯繫包括因果關係、層遞關係、主次關係、總分關係、並列關係等;認識事物或事理的過程則指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等。

基本釋義

邏輯順序是非常常見、普遍的說明順序之一。

邏輯順序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內在邏輯關係,或由個別到一般,或由具體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現象到本質,或由原因到結果等等一一介紹說明。不管是實體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樹木、器物等,還是抽象的事理,如思想、觀點、概念、原理、技術等,都適用於以邏輯順序來說明。如課本中的《死海不死》、《向沙漠進軍》,都是運用邏輯順序來說明事物的。凡是闡述事物、事理間的各種因果關係或其他邏輯關係,按邏輯順序寫作最為適宜。

邏輯順序邏輯順序

說明的邏輯順序,是指依據事物之間或事物內部各部分之間的關係來確定說明內容先後的。 事物之間的關係雖然錯綜複雜,但總是有主有次,有因有果,有一般的、有個別的,有普遍的、有特殊的,作者依據這些來安排說明內容的先後順序,就容易把事物之間的關係說清楚,將繁複的內容介紹得有條不紊. 邏輯順序主要分成12種——從原因到結果、從主要到次要、從整體到部分、從概括到具體、從現象到本質、從特殊到一般、從結果到原因、從次要到主要、從部分到整體、從具體到概括、從本質到現象、從一般到特殊。

有時一篇文章不僅採用一種說明順序,而是將幾種方式揉合起來,交叉使用幾種說明順序,從而達到說明透徹的效果。如《中國石拱橋》一文,除了按先古後今的時間順序外,又按先概括後具體、先整體後局部的邏輯順序進行說明,先談石拱橋的一般特點,再概括介紹中國石拱橋的總體情況,接著以趙州橋、盧溝橋為具體實例來說明中國石拱橋在歷史上曾取得的輝煌成就。介紹趙州橋、盧溝橋時,處處強調了石拱橋“不僅形式優美,而且結構堅固”的特點。最後總說我國石拱橋有光輝成就的原因,以及社會主義時期石拱橋的發展。至於像《橋之美》和《說“屏”》這樣帶有說明性質的小品文的順序,顯然必須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了,也不外乎弄清楚結構。《橋之美》的說明性體現在文中先點明畫家眼裡的橋美在何處,隨後舉了四個具體的例子:烏鎮葦叢上的石橋;江南鄉間細柳下的石橋;水天間的長橋——頤和園的仿盧溝橋、蘇州的寶帶橋;形式獨特的廣西、雲南、貴州山區的風雨橋。並不著眼於橋自身的結構美,而是緣於橋在不同環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與《中國石拱橋》這種較為規範的說明文不同的是,在舉例時,作者並不是用科學、平實的語言向讀者解說,而是或描寫景物,或抒發感情,文字極富表現力和感染力。《說“屏”》中,作者從屏風的作用、屏風的分類、屏風的設定三個方面介紹了屏的知識,一言以蔽之,屏風的功用與設定全在一個“巧”字。倘如一定要說道個什麼說明順序,看起來這兩篇也就是邏輯順序無疑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