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上聞笳三首》

《邊上聞笳三首》 作者杜牧 ,是唐朝的一部詩詞。

作者

杜牧

詩詞正文

何處吹笳薄暮天?塞垣高鳥沒狼煙。
遊人一聽頭堪白,蘇武爭禁十九年。
海路無塵邊草新,榮枯不見綠楊春。
白沙日暮愁雲起,獨感離鄉萬里人。
胡雛吹笛上高台,寒雁驚飛去不回。
盡日春風吹不散,只應分付客愁來。

注釋

 ⑴笳:古代西北少數民族的樂器,後傳入中原,也用作軍樂。
⑵薄暮天:將近黃昏的時候。
⑶塞垣:邊塞的城牆。狼煙:古代邊塞上報警的煙火,用狼糞燃燒,其煙直上。 
⑷頭堪白:可以使人的頭髮變白。
⑸爭禁:怎么經受得起。

作品鑑賞

清賀裳《載酒園詩話》曰:杜牧《邊上聞笳》詩:“何處吹笳薄暮天,塞垣高鳥沒狼煙。遊人一聽頭堪白,蘇武爭經十九年!”令狐楚《塞上曲》:“陰磧茫茫塞草腓,桔槔烽上暮煙飛。交河北望天連海,蘇武曾將漢節婦。”二詩同用蘇武事而俱佳,然杜詩止於感嘆,令狐便有激發忠義之意,杜不如也。至胡曾竊杜語為詠史,無論蹈襲可恥,立意先淺直矣,固不足言。

作者簡介

杜牧(803-853),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公元828年(大和二年)進士,授宏文館校書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後歷任監察御史,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後入為司勛員外郎,官終中書舍人。以濟世之才自負。詩文中多指陳時政之作。寫景抒情的小詩,多清麗生動。以七言絕句著稱。人謂之小杜,和李商隱合稱“小李杜”,以別於李白與杜甫。有《樊川文集》二十卷傳世,《全唐詩》收其詩八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