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吉爾大學

邁吉爾大學

邁吉爾大學(主要又譯作麥吉爾大學)麥吉爾大學 McGill University 1813年 James McGill 去世時捐出一萬英鎊和46英畝的土地用來成立皇家高等學院,這便是後來舉世聞名的麥吉爾大學,是一所實力雄厚的公立大學。

基本信息

學校概況

麥吉爾是加拿大著名的博士醫學類大學, 與其他六所國際頂級博士醫學類大學合稱"七派"(西安大略大學,皇后大學,麥馬斯特大學,多倫多大學等)。麥吉爾大學位於Montreal中英語區的中心,不但擁有大量的國際學生,而且很多世界上的知名學者也慕名而來。當年大物理學家盧瑟福便是在麥吉爾發現了原子的結構,使麥吉爾在歐美聲名大噪,素有“北哈佛”之稱。同時麥吉爾的醫學院在加拿大首屈一指,是無數學子夢寐以求的地方。縱使近二十年來由於魁北克的獨立運動造成 Toronto的崛起而使Montreal淪為加拿大第二大城市以致麥吉爾的發展也深受影響,麥吉爾大學在微型機器人、神經再生與功能恢復、人類疾病的遺傳基礎、電信研究、生存發展、國際危機行為、海洋產品這些研究項目上仍然比常春藤聯盟各校更勝一籌。由此可見,麥吉爾的輝煌歷史和學術上的非凡成就,使它長期以來獲得加拿大的博士醫學類大學之美名。

世界百強

早在十九世紀,已有三所加拿大大學已經躋身世界百強,這三所大學就時候就是麥吉爾大學,西安大略大學,多倫多大學。在二十世紀初葉,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皇后大學, 麥馬斯特大學和阿爾伯塔大學在學界取得巨大的進步,也躋身世界百強,這就是G10的前身G7.由此可見,麥吉爾大學成為世界級強校並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經過長期的歷史沉澱打熬而成的.1990年代,加拿大十所科研實力最強勁的高校的領導人成立了一個組織,每年舉行兩次非正式聚會,討論項目合作、資源共享等事宜。其主席由各校領導人輪流擔任,這就是“Group of Ten”,又稱“G10”。到2006年四月止,這個組織又陸續吸收了卡爾加里大學,戴爾豪斯大學和渥太華大學,使成員增加到13個,合稱“G13”。其中,麥吉爾大學依舊雄風不倒占起一席位.經歷一百三十年年滄霜,麥吉爾大學憑藉堅實的學術基礎依然在學界前列煥發青春光彩.

地理位置

麥吉爾大學位於魁北克省的蒙特婁市。蒙特婁,坐落於渥太華河和聖勞倫斯河交匯處,是加拿大第二大城市,也是加拿大的金融和工商業中心,人口約290萬。過去曾在很長時期內為加拿大的第一大城市,1967年舉辦過規模宏大的世界博覽會,還承辦過1976 年的奧運會。

學術情況

麥吉爾大學校內的科研設施很完善,生態博物館、物理博物館、加拿大博物館、植物園、植物標本室都有豐富的收藏品。該校圖書館藏書近3萬冊,所訂期刊超過17,000種,微縮膠捲將近1,300萬。
加拿大Maclean's排名 醫博類:從06到09年連續四年排名加拿大第一
08年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18名(上海交大學術排名世界第60名)
歷史上出過8位Nobel獎獲得者,自1926年以來是北美大學聯盟的一員(一個共62所大學入選,加拿大僅有兩所大學在此聯盟中,另一所是多大)。

學校設定

麥大有23個學院,分稱faculties和schools。
屬於faculties的有12個:農業與環境科學院、人文學院、牙醫學院、教育學院、工程院、法學院、管理學院、醫學院、音樂學院、宗教學院、理學院、科研與研究生院。
屬於schools的有11個:建築學院、計算機科學院、飲食與營養學院、圖書館與情報科學研究生院、人類交流失調學院、麥吉爾音樂學院、護理學院、職業健康學院、物理與職業治療學院、社會工作學院、城市規劃學院。
□人文學院 Faculty of Arts
□工程院 Faculty of Engineering

本科專業設定

建築學,化學工程,土木工程,計算機工程,機電工程,機械工程學,能源工程,金屬及材料工程,軟體工程

研究生專業設定

化學工程,土木工程及實用機械學,電子及計算機工程,機械工程學,能源、金屬及材料工程,建築學、城市規劃
□法學院 Faculty of Law
□管理學院 Faculty of Management
開設商學學士、MBA、EMBA、生產管理等課程
□醫學院 Faculty of Medicine
□理學院 Faculty of Science
□建築學院 School of Architecture
□計算機科學院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麥吉爾大學以文科理科專業著名,並為學生提供了廣泛的課程學習,包括具有競爭能力的電子工程計算機工程專業,從這兩個專業畢業的學生就業多供不應求,大學不斷發展微電子軟體工程專業。

學院設定

農業與環境科學院、文學院、牙醫學院、教育學院、工學院、法學院、管理學院、醫學院、音樂學院、宗教學院、理學院、科研與研究生院、建築學院、計算機科學院、飲食與營養學院、圖書館與情報科學研究生院、人類交流失調學院、麥吉爾音樂學院、護理學院、職業健康學院、物理與職業治療學院、社會工作學院、城市規劃學院,麥吉爾大學還有3個附屬學院:蒙特婁教區神學院、蒙特婁聯合神學院和蒙特婁長老會學院,另外, 麥克唐納學院是麥吉爾大學的分校該學院,位於蒙特婁以西32公里的聖安德貝爾維。

國際招生

麥吉爾大學的國際學生人數居全加之首,來自155個國家,占全部學生人數的19%。如今,麥吉爾開設的專業從希伯來語到會計學,從音樂到土壤學,囊括宇內,工商、醫法、文法各科無所不包。麥吉爾的學生在如此廣闊的知識天地里盡情地遨遊,充分地發揮著自己的想像力,學習與科研的熱情空前高漲。
麥吉爾大學設有英語入學班,專為從非英語國家來的高中畢業生或高中在校生(需年滿18周歲)而準備。它從初級到高級分為6級,入學時按實際水平定級。在完成了第5級,並取得了75分以上的成績後,即可獲得麥吉爾大學的英語水平證書,進入本科學位課程學習。麥吉爾大學日前被花花公子雜誌選為“北美十大派對大學”之一,成為唯一進入前十的加拿大學校。
麥吉爾大學對外學術交流很活躍,和世界上眾多國家與地區有學術往來,與魁北克其他大學有學分轉換協定。每年,很多科學、政治、文學及社會運動領域的傑出人物會到麥吉爾大學演講。
麥吉爾大學國際招生部中國區主管為Marina Swoboda女士。她將於十月至上海召開McGill University招生見面會。現場演示McGill University記錄片,向與會者講解McGill對中國學生的招生要求和政策,並在說明會後對McGill申請人進行一對一面試。活動日期為2009年10月18日。協辦方為中美加教育交流會和上海上師出國美加英中心。

入學要求

本科入學要求

高中畢業
托福:最低550分/213(computer-based) 100/120(internet based)
雅思:6.5分
申請費:100加元

申請人需提供以下材料

1、填寫完整的入學申請表;
2、最高學歷畢業證書、學位證書和成績單的中英文公證件;
3、TOEFL成績單的中英文公證件。
研究生入學要求:
TOEFL 577或 IELTS 7.0
農業和環境科學、藝術, 教育, 工程, 科學、建築學、護理、物理,職業性療法和社會工作等專業要求TOEFL 機考233筆試577;
管理學和教育學專業要求TOEFL 機考250 筆試 600
研究生課程必須GPA3.2以上。
申請費:60加元
申請截止日期:
春季入學的申請截止日期為頭年的9月;秋季入學的申請截止日期為當年的1月。

費用明細

國際學生學費: (以5.5比1的匯率算的)
學費(以30學分,10門課2個學期來計算): 7,7000.00 - 12,6500.00
移民費用:1300.00
材料費:8250.00
書本費: 5500.00
住宿費:2,4000-7,0000不等(根據是否住校而定)
飯費:0-1,0000(根據是否住校)
學雜費:1,1000
醫療保險費: 3520.00
綜合費用:14,3000-22,0000(每年)

著名人物

麥大在醫學領域,尤其在癌症研究、免疫學、遺傳學、呼吸道疾病和神經病學等方面均取得很大成就。
1.安德魯·維克托·沙利(Andrew Victor Schally)
1957年在麥大獲生物化學博士。他創立了放射免疫測定法,因“在腦垂體激素生產方面的發現”,1977年與美國同行羅加·吉爾曼和羅乍林·耶洛分享了1977年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
2.戴維·休伯爾(David Hubel)
1947年在麥大獲理學士學位,1951年在麥大獲醫學博士學位,他因“發現大腦半球職能分工和視覺系統的信息加工”和美國的羅哲·W·斯佩里以及瑞典的托爾斯坦·N·韋塞爾共同獲得1981年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
3.神經外科學家懷爾德·彭菲爾德(Wilder Penfield)
在麥大時對人腦的工作機制,心理與記憶的機理進行了探索。他的發現和他對癲癇及言語缺失症所進行的有效治療為1934年建立的世界著名的蒙特婁神經科學研究院奠定了基礎。
4.瑪格麗特·薩默維爾(Margaret Somerville)教授
領導的跨學科中心,集中研究醫學倫理學、人工流產、安樂死、愛滋病等法律、社會和保健制度的重大問題。
5.塞爾日·戈捷(Serge Gauthier)博士
是早期老年性痴呆病和神經系統變性疾病研究的世界權威,他也是世界衛生組織專門對付老年性痴呆症的國際跨文化工作組成員。
6.丹·馬里西(Dan Marisi)教授是
麥吉爾賽車運動研究中心聯合主任,著名的運動生理學家和運動醫學家。他在世界汽車“一級方程式”大賽、世界盃滑雪賽和奧林匹克運動會中研究了運動員的肌肉耐受性、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決策制定能力和動態視覺技巧。其研究成果已運用到安全駕駛、醫治外傷和提高運動員成績與體質等領域。
7.伊恩·亨特(Ian Hunter)和約翰·霍勒巴克(John Hollerbach)教授
是麥大智慧型機研究中心的著名生物醫學工程師。他們利用計算機和機器人領域裡的新進展合作研製成功了人工手。這種手具有人手的大小和形狀,但比人手的動作要快5倍。
除此之外,麥大的物理學研究和實驗歷來也是有名的,最為著名的例子有諾貝爾獎金獲得者盧瑟福、索迪和菲奇。
恩勒斯特·盧瑟福(Ernest Rotherford)在1898-1907年是麥大麥克唐納學院的物理學教授。從1902年起,他在麥大化學家弗雷德里克·索迪教授的幫助下,對原子結構進行了研究,因“發現\射線下原子衰變現象及放射性物質的研究”於1908年獲諾貝爾化學獎。而索迪則因“對放射性物質及同位素的研究”於1921年榮獲諾貝爾化學獎。他們當時使用過的一些簡單手工設備和盧瑟福的一些個人通信現在仍保留在物理科學系和工程圖書館。
瓦爾·菲奇(Val Fitch)於1943年畢業於麥大。他與美國物理學家詹姆士·W·克羅林合作研究中性K介子的蛻變,“因發現中性K介子蛻變基本守恆定律的破壞”,兩人共同獲得了1980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其他較有成就的科研項目有:
猛禽研究中心的戴維·伯德(David Bird)教授正致力於拯救瀕臨滅絕的食肉鳥。該研究中心有一項計畫,以將游隼重新引回它們的天然棲息地。這些游隼還在蒙特婁市中心的高層建築上築巢,以捕食燕八哥和鴿子,這有利於控制市區過多的燕八哥和鴿子。
維托爾德·雷布金斯基(Witold Rybczynski)教授一直致力於探索對印度、中國和北美等地的城市提供廉價房屋的方法。他的專著《家庭》和《世界是最美的房屋》,曾為暢銷書。
勞倫斯·米薩克(Lawrence Mysak)教授和他在麥大不同領域的同事們一起成立了麥吉爾氣候與環球變化研究中心。他們研究造成全球環境變化的物理、生物、化學和社會一經濟過程,如酸雨對森林的影響、氣候變化對水力發電的影響、雲對氣候的效應、永久凍土與環境的關係以及物種與氣候的相互作用。這些研究日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
一百多年來,從麥大畢業的著名人物除了前面已經提到過的外,還有:
莫德·阿博特(心臟病學家、醫學博物館館長、教授)、貝爾納·貝諾(藥物化學家、教授)、克洛德·尚帕涅(作曲家、教授)、維奧萊·阿謝爾(作曲家)、托馬斯·張(教授、第一個製造出人造細胞的人)、吉勒·克盧捷(蒙特婁大學校長)、倫納德·科恩(詩人、小說家和流行歌曲作家)、查爾斯·德魯(外科醫生、血漿研究之先驅)、菲爾·戈爾德(教授、癌症研究專家)、唐納德·O·赫布(教授、心理學家、麥大第12任名譽校長)、約翰·漢弗萊(法學教授、《聯合國人權宣言》草案的作者、聯合國人權獎獲得者)、雷蒙德·克利本斯基(哲學家、教授、每年用5種語言出版的《哲學文獻錄》的編輯)、威爾弗里德·洛里耶爵士(律師、加拿大前總理)、羅納德·梅爾扎克(教授、現代疼痛理論研究的先驅)、布倫達·米爾納(教授、神經心理學家,對記憶研究作出過重要貢獻)、伊利莎白·蒙克(最先進入魁北克律師界的兩個婦女之一)、戴維·B·保德爾(化學家、製造業經理、生化細網篩的發明者)、林伯特·里夫斯(天文物理學家)、讓·路易斯·羅伊(教授、法語加拿大研究計畫主任、文化與技術合作機構秘書長)、摩西·薩夫迪(建築家)、弗蘭克·斯科特(教授、法學院主任、詩人政治家、憲法專家)、查爾斯·斯里弗(教授、遺傳學家、生物學家、兒科醫生)、哈羅德·T·夏皮羅(普林斯頓大學第18任校長)、威廉·沙特納(在名劇“特雷克之星”里扮演柯克船長)、查爾斯·泰勒(教授、哲學家、政治家)、E·P·泰勒(企業家)、布魯斯·特里格(教授、考古學家和人類學家)、R·霍華德·韋伯斯特(企業家)、雷蒙德·榮(麥大地質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世界永久凍土和工業廢物處理研究的權威)、莫蒂默·B·朱克曼(大出版商、房地產開發人)。
目前麥大正在進行的重點科研項目有:微型機器人、神經再生與功能恢復、人類疾病的遺傳基礎、電信研究、生存發展、國際危機行為、海洋產品、本地勞動市場與經濟重建的比較研究。

科研領域

麥吉爾大學在醫學領域,尤其在癌症研究、免疫學、遺傳學、呼吸道疾病和神經病學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大成就。
麥吉爾大學校內的科研設施很完善,生態博物館、物理博物館、加拿大博物館、植物園、植物標本室都有豐富的收藏品。自然保護研究中心及熱帶作物研究所有著先進的裝備,校內的放射實驗室配有先進的同步回旋加速器。
目前,麥吉爾大學正在進行的重點科研項目有:微型機器人、神經再生與功能恢復、人類疾病的遺傳基礎、電信研究、生存發展、國際危機行為、海洋產品、本地勞動市場與經濟重建的比較研究。
科研促進了教學。麥吉爾的教學水準被認為可與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學相媲美。其學生也多次在國內外多種比賽中獲獎。它的課程設定融合了英美大學的特色,並創造出了一套獨特的教學體制。

校園生活

麥吉爾文化薰陶著師生,在麥吉爾大學讀書,不但學識上有所收穫,而且還能接受獨特的麥吉爾文化的薰陶。學校僅各類博物館就有7座。其中雷德帕斯博物館是加拿大最早的自然科學博物館之一,至今在國內仍享有盛譽;而里曼昆蟲博物館則名列世界五大昆蟲館之一。在這些博物館、圖書館中藏有大量的珍貴文獻、資料、畫冊與實物,另有具科研價值的動植物標本無數。這些風格不同,情調迥異的展品本身就是對學生最好的教育。
麥吉爾大學有17座圖書館和4所專業圖書館,構成了加拿大最大的圖書館網路之一,藏書500多萬冊,所訂期刊超過1.7萬種,微縮膠捲將近1300萬張。
麥吉爾大學以體育運動豐富多彩而著稱,有各種各樣的體育設施。麥吉爾大學還有大學各種學生團和俱樂部,學生可以在不同的俱樂部找到與自己興趣相投的夥伴。
人類最可怕的敵人是時間,這裡卻讓時間停住了腳步。麥吉爾的人文氣息如此之濃,這也就難怪加拿大最著名的詩人與作家有一多半出自該校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