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閃電

避閃電是指在雷電時期,注意避閃電,注意自身安全。

閃電說明

點擊查看大圖
時至雷雨的多發季節,雷雨的出現頻繁的影響著航班的飛行。韓國韓亞航空公司894次國內航班客機,2006年6月9日下午在1000英尺空中遭遇雷電和冰雹的襲擊,駕駛艙前窗被砸破,鼻頭被擊毀斷落,噴氣引擎保護蓋被砸出一個大洞,幸虧駕駛員老練穩重,從容降落,卻讓200多名乘客經歷九霄驚魂的夢魘。又如12日晚上6時半左右,一場雷雨封住了首都機場的走廊口,飛機無法繞過雷雨區進近,使得幾十個航班被迫去就近的機場備降,給航空公司帶來巨大的損失,推遲了旅客回家的腳步。

雷暴天氣

1.1 雷暴的生命期

避閃電避閃電

雷暴經常出現在大氣層不穩定的天氣條件下。暖濕的空氣被熱的下墊面或鋒面抬升,就會變得不穩定,當被抬升的空氣冷卻到它的露點溫度時,就形成積雨雲。產生雷電現象的積雨雲稱為雷暴。一次雷暴天氣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積雲階段”是雷暴發展三個階段的第一階段,它的特點是氣團持續上升產生雲。當雲中的雨滴和冰粒逐漸變大且重量超過抬升力時,雨滴就從雲中掉下,使雲下的溫度低於四周的溫度,並使這裡密度增大。這個過程導致雲內形成下沉氣流。當下沉氣流變得足夠的強,並使降水第一次到達地面時,就進入了雷暴的成熟階段。最後,下沉氣流截斷上升氣流並失去抬升的暖空氣來源,雷暴完全被下沉氣流主導,就進入雷暴的消散階段。
1.2 普通雷暴和強烈雷暴
普通雷暴單體的水平尺度為5~10km,高度可達12km,生命期大約1h左右。
在雲內和雲外的垂直運動將產生很強的向前的下降氣流。這種強烈的下降氣流的作用可以在積雨雲的底部形成陣風鋒,這個陣風鋒反過來激發出一個新的雷暴,整個循環又重新開始。一個普通雷暴雲有時只有一個雷暴單體,有時則有幾個雷暴單體簇集而成,各個雷暴單體往往處在不同發展階段。它們聚集在一起,不斷地形成和消散,從環境中吸取空氣。因此,儘管每個單體的生命時間有限,但一個多單體雷暴雲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卻可以存在好幾個小時直到最 後一個單體消失,不再產生單體時,雷暴過程才算結束。強烈雷暴雲的結構表現為雲體內有穩定、強大的升降氣流,強大的上升氣流來自近地面層軟濕氣流,通常從雲體右前側流入,進入雲體後傾斜上升,在雲體中部上升速度最大,可達20~30m/s。上升氣流到達對流頂附近減弱並分為三支:一支按慣性向雲體後方運動,但因以高空風方向相反,便很快減弱下降;第二支可伸展到平流層底層,造成雲頂突出的雲塔;第三支則隨高空強風吹向雲體前方遠處,形成向前延伸的雲砧。下降氣流常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由降水拖拽作用帶下的下沉氣流;另一部分則是由對流層中層雲外流入的乾冷空氣,由於這部分乾冷空氣具有較大的速度,能有力地楔入上升氣流下方,使之成準定常傾斜狀態。下沉氣流在雲底形成低空外流,朝前的這一部分最強大,對前方近地面暖濕空氣起強烈的抬升作用,其餘的向雲後和兩旁流出。強烈雷暴雲的這種氣流結構,使上升氣流和下降氣流能同時並存且維持相當長時間,避免了一般雷暴雲中,下沉氣流抑制並取代上升氣流的趨勢,因而強烈雷暴能維持穩定強大達幾小時之久。

江浙地區雷暴分類

江浙地區位於我國東部沿海,地勢平坦,山丘海拔一般三、四百米,是我國著名的水鄉,夏季常受東南季風的影響,大

避閃電避閃電
量的暖濕空氣吹向陸地,為雷暴的形成提供了巨大動力和物質條件。江浙地區又處於颱風活躍地區和梅雨帶,也容易形成雷暴,是我國多雷暴地區之一,其雷暴主要有以下幾種。
2.1 熱雷暴
主要在寧紹平原的大部分地區生成,因該地區地面性質不同,河流眾多,水系發達,城市建築林立,人口稠密,工業集中,交通發達,夏季又盛行東南風,極易形成城市熱島效應,通常在下午1點至3點左右發展到成熟階段,產生雷電現象,持續時間通常為半小時左右,伴隨強的陣性降水、14米/秒左右的大風現象。雷暴過後,天氣豁然開朗。(見圖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