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朝陽十六國三燕龍城宮城南門遺址

遼寧朝陽十六國三燕龍城宮城南門遺址是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於2003年發掘的一處古代城址遺蹟。。

時代:十六國時期
發掘單位: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簡介:
2003年,遼寧省朝陽市政府對朝陽市老城區內的北大街及周邊地區進行拆遷改造,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改造工程,進行了考古勘探和發掘工作。從2003年7月—2004年12月,共發掘11個地點,發掘面積1萬餘平方米,揭露出多處十六國時期至清代的重要遺蹟,出土了包括北燕紀年陶瓮在內的大量重要遺物。其中3號地點即朝陽北大街城門遺址的發掘,是本次考古工作最大的收穫之一。
考古發掘表明,這座門址坐北朝南,始建於前燕,徹底廢棄於元代,共經歷了前燕、後北燕、北魏、唐、遼和金元6個時期的建築和改建,歷時1000餘年,這在我國城市考古中是極為罕見的發現。三燕時期的城門是首次在朝陽城內發現,其門道結構保存完好,建築風貌獨特,為研究十六國時期北方城市的城門形制提供了實物資料。更重要的是,這座城門遺址位於朝陽老城區的中軸線上偏北處,根據其位置判斷,應為三燕龍城宮城的南門,這為研究三燕龍城的布局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坐標點。尋找和確定三燕都城龍城遺址,是十六國時期考古的重大課題,也是遼寧西部地區歷史時期考古的一項主要任務,雖不斷有有關遺蹟現象顯露,但都較為零散。此次考古發掘有較好的解決,為遼寧城市考古積累了經驗,是學術上的一次突破。
發掘面積1萬餘平方米,揭露出多處十六國時期至清代的重要遺蹟,出土了包括北燕紀年陶瓮在內的大量重要遺物。這座門址坐北朝南,始建於前燕,徹底廢棄於元代,共經歷了前燕、後北燕、北魏、唐、遼和金元6個時期的建築和改建,歷時1000餘年,這在我國城市考古中是極為罕見的發現。尋找和確定三燕都城龍城遺址,是十六國時期考古的重大課題,也是遼寧西部地區歷史時期考古的一項主要任務,雖不斷有有關遺蹟現象顯露,但都較為零散。此次考古發掘有較好的解決,為遼寧城市考古積累了經驗,是學術上的一次突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