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塵

後漢書·黨錮傳序》:“蓋前哲之遺塵,有足求者。 (3).指遺棄的灰塵。 《陳情贈友人》詩:“薄德中見捐,忽之如遺塵。

yí chén ㄧˊ ㄔㄣˊ
遺塵(遺塵) 
(1).指前人行動所留的痕跡。《後漢書·黨錮傳序》:“蓋前哲之遺塵,有足求者。” 晉 左思 《魏都賦》:“且 魏 地者,畢昴之所應, 虞 夏 之餘人,先王之桑梓,列聖之遺塵。” 唐 宋之問 《過史正議宅》詩:“舊交此零落,雨泣訪遺塵。” 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第三章:“聽離鸞別鵠之音,覩月缺花飛之慘,遺塵在簟,破鏡闇然,仰視雙翔,能無淚下。”
(2).指殘留的灰塵。比喻未盡去除的塵思俗念。《文選·孫綽<游天台山賦>》:“盪遺塵於旋流,發五蓋之游蒙。” 李善 註:“雖遣而未能盡,故曰遺。《中論》曰:六塵,色聲香味觸法。”
(3).指遺棄的灰塵。形容輕微之極。 唐 李白 《陳情贈友人》詩:“薄德中見捐,忽之如遺塵。” 元 無名氏 《凍蘇秦》第四折:“覰朋友若遺塵,沒半點話溫存。” 明 李東陽 《讀唐史》之十二:“其所言者旋已棄如遺塵,過如飄風。”
(4).謂遺棄塵俗;拋棄塵念。 唐 張喬 《題玄哲禪師影堂》詩:“吾師視化身,一念即遺塵。” 明 屠隆 《彩毫記·仙官列奏》:“盪景神宇澄,遺塵太霄逈。” 清 王夫之 《牧萬先生暨吳太恭人合祔墓表》:“先生孝自天豐,文因通勝,遺塵雲迥,抗志霜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