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子

遠子

遠子,原名王基勝,八十年代出生,湖北黃岡人,畢業於蘇州大學哲學系,現漂於北京。 從2012年起,遠子在豆瓣閱讀發表多部作品,引起較大反響,被網友戲譽為“北漂傷痕文學”代表作家。

基本信息

主要作品

遠子受外國文學的影響比較大,喜歡卡夫卡、佩索阿、赫拉巴爾、馬爾克斯,還有卡佛。“我喜歡簡潔而有力的文字。”他說。這些作者的影響也體現在了他的作品中。遠子已經在豆瓣閱讀發表了五部作品:短篇小說集《十七個遠方》、散文集《找鳥的籠子》、《眼望著北方》、《一百零一夜》以及詩歌集《微弱的火》。

《十七個遠方》 《十七個遠方》

《眼望著北方》是一份北漂青年求職打工經歷的真實記錄,其中部分篇目在豆瓣日記發表後,引起較大反響,作者遠子被網友戲譽為“北漂傷痕文學”代表作家。青年作者鄧安慶評價說:“三里屯、六郎莊、中關村、芍藥居、國貿、工體……它們不只是北京的一個個地標,它們也是遠子的生命現場,寄居、賣唱、找工作,為生活而四處輾轉。在這些經歷中,所見所思,所感所想,都成了他寫作的養料。”

《一百零一夜》收入了一百零一個小故事,除去序言和後記,共分為三個部分,每個部分三十三個故事。第一部分《人》,圍繞死亡以大綱式的寫法素描了三十三種人生;第二部分《歲月》,講述了三十三個真實或荒誕的小故事;第三部分《生活》,收錄了生活中一閃而過的三十三個畫面。

遠子說:這部作品的產生源自我對於簡練文字的執拗的偏好,也許有讀者會認為這些故事過於簡練了,無法使人沉浸其中,然而這正是我想要達到的一種”間離“的效果。我所試圖表達的是這樣一種樸素的觀點,即死亡雖然在所難免,然而我們卻可以在歲月中去講述自己的故事,構建自己的生活,以便使最後的死亡成為一個節日。嚴格地講,這部作品只是一部大綱或碎片的合集,更多的細節和上下文需要讀者自己去填充和想像。

《找鳥的籠子》的書名源自卡夫卡的一句話:一隻籠子在找鳥。這是一部關於當下城市生活和北漂蟻族內心生活的散文集。羅曼·羅蘭說: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該作品所要傳達的正是這樣一種英雄主義。

而《微弱的火》收錄了九十九首詩歌,是作者從過去七年間寫下的三百多首詩歌里挑出來的。之所以選九十九首,遠子說是因為九十九是一個臨界點,它意味著結束,也意味著開始。

遠子說:“以前寫的東西很少,因為我總想一鳴驚人,一下筆就寫出最好的。後來看到伏爾泰的一句話:最好是好的敵人,覺得很有道理,這兩年便寫得多了一些,當然,離真正的‘好’還是有很大的距離的。”

關於寫作,他認為這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我從來不認為它是高尚的,它只是人類眾多興趣愛好中的一項而已。我覺得也許只有這樣看待文學的地位,才能撣去強加在文學身上的重負,恢復文學的原貌。"  

個人語錄

1、我們完全可以懷著諷刺和嘲笑的心態去做一件自己極其厭惡卻又不得不去做的事情。這樣,那件事情進行得越是順利,你內在的力量也就越強大。你成功地愚弄了整個世界。

2、藝術家必須承受這樣一種痛苦:藝術的豐富性誘使他擺脫生活的單調性,而藝術的自律性又要求他過一種樸素而簡單的生活。

3、真正的藝術家只在他的作品中流露出悲傷。

4、只有殺死父親,兒子才能成為父親。

5、只用一種心態對待生活的人,生活也只會對他呈現出一種面貌。

6、真正偉大的文學作品天然擁有抵制標籤的能力。

7、對生活的任何連續性描述都只能是一個謊言。生活是一系列碎片的任意變換與隨意組合。因此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非虛構的文學作品,一切文學作品必然是虛構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