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感地質與干涉形變測量

遙感地質與干涉形變測量

《遙感地質與干涉形變測量》是2009年03月地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單新建。該書內容豐富,圖文並茂,可供從事構造地質、地震地質、環境工程,地球科學研究人員參考,也可供遙感地質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參考。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遙感地質與干涉形變測量》根據遙感圖像上活動斷裂顯示的影像特徵、地貌形態、水系特徵研究不同大地構造區域斷裂幾何學、運動學和動力學特徵;根據多時相遙感圖像信息與淺層地震勘探相結合方法,研究隱伏活動斷層的空間分布和晚第四紀活動幅度和速度,研究平原或盆地區強震孕育的構造環境。書中既具體介紹了活動斷層、隱伏活動斷層研究的技能技巧,又論述了一些鮮為人知的區域性活動構造和地震構造;介紹了InSAR技術理論與原理,詳細介紹利用D-InSAR技術提取我國近年發生強震的同震形變場,獲得地表連續的近場形變圖像。

作者簡介

單新建,男,1966年生,理學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99年在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獲理學博士學位。1999~2001年在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做博士後研究工作。現任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地殼形變與動力學實驗室主任。兼任中國地震協會空間對地觀測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地質災害研究會遙感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遙感技術套用協會理事,中國地震衛星專家組成員。中國地震局優秀人才百人計畫第一批人選。承擔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地震科學聯合基金、科技部科技支撐、863、科技平台建設等項目。從事星載InSAR技術理論算法及在地表形變場監測中套用,地震、火山、滑坡等地質災害InSAR角反射器台陣形變觀測技術及套用,地震前後地表形變場監測與演化圖像特徵分析,地表形變場數值模擬,斷層介質幾何學和運動學參數反演,地震孕育過程,衛星熱紅外圖像接收處理及斷層活動性,基於衛星遙感信息的數據共享、遠程計算等研究工作。與法國、韓國、義大利、德國等國家的專家進行著廣泛的國際合作和交流。已發表論文70多篇,其中SCI收錄20餘篇;培養博士9名、碩士10名。獲得國家、省部級科技獎勵6項。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節 遙感地質與干涉形變測量概述

第二節 遙感衛星概況

第二章 斷裂活動性研究

第一節 活動斷裂的影像特徵

第二節 強烈隆起區斷裂活動性

第三節 差異升降區斷裂活動性

第四節 穩定抬升區斷裂活動性

第三章 隱伏斷裂活動性研究

第一節 遙感圖像選擇與處理

第二節 隱伏活動斷裂的影像特徵

第三節 京津唐地區隱伏斷裂活動性

第四節 龍鬚島外海底斷裂

第四章 平原或盆地區強震孕育的地質構造環境

第一節 平原區強震孕育的地質構造環境

第二節 斷陷盆地區強震孕育的衛星遙感信息

第三節 歷史強震孕育的地質構造環境

第四節 1976年唐山7.8級地震孕育的構造活動信息

第五章 高解析度衛星圖像在強震調查中的套用

第一節 SPOT、ETM圖像在崑崙山口西8.1級地震中的套用

第二節 IKONOS圖像顯示的崑崙山口西8.1級地震地表破裂帶

第三節 CBERS-1圖像在瑪尼7.9級地震調查中的套用

第六章 InSAR技術理論與原理

第一節 微波遙感理論

第二節 雷達成像原理

第三節 干涉雷達測量技術(InSAR)原理

第四節 差分干涉雷達測量技術(D-InSAR)原理

第七章 干涉合成孔徑雷達(InSAR)測量技術在地學中的套用

第一節 用D-InSAR技術提取西藏瑪尼地震地表形變場

第二節 用D-InSAR技術獲取的形變場反演張北-尚義地震斷層參數

第三節 利用InSAR技術獲取崑崙山口西8.1級地震同震形變場

第四節 瑪尼地震震前-同震-震後干涉形變場動態演化特徵

第八章 運用遙感技術研究長白山天池火山噴發期次與規模

第一節 長白山天池火山的地質構造背景

第二節 長白山天池火山的噴發期次

第三節 長白山區GIS資料庫的實現

第四節 長白山天池火山SAR圖像紋理分析與神經元網路分類

第五節 長白山天池火山近代噴發規模與特點

參考文獻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