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坂城

達坂城

達坂城區隸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為烏魯木齊市下轄區;位於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南段,烏魯木齊的南郊,西臨大灣鄉和托里鄉,東南與吐魯番市、託克遜縣交界,北接蘆草溝鄉和阜康市、吉木薩爾縣,南面為天山山脈中段天格爾山。截止2010年,達坂城區總人口6.3萬人,以漢族、回族、哈薩克族、維吾爾族為主,少數民族占總人口42.8%。2010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83億元,同比增長12.1%;地方財政收入3.47億元,同比2009年增長6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67億元,同比2009年增長17.2%。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達坂城達坂城
貞觀十四年(640年)建西州於高昌,達坂城隸屬高昌管轄。
武則天長安二年(702年),在博格達山北麓的莫賀城設定北庭都護府。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清政府築新城,駐軍屯田,命名為嘉德城,先後隸屬迪化直隸州,迪化縣管轄。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迪化縣取消農官鄉約制,達坂城設鎮;
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3月,達坂城改為迪化縣第七區,1995年恢復鎮的建制。
1999年8月10日,國務院批准將烏魯木齊市南山礦區更名為南泉區。
2002年3月9日,南泉區更名為烏魯木齊市達坂城區,區人民政府駐地由魚爾溝遷至達坂城鎮。
2002年4月18日,正式掛牌成立達坂城區。

行政區劃

達坂城達坂城
2002年,達坂城區轄四鄉(東溝鄉、西溝鄉、阿克蘇鄉、柴窩堡鄉)一鎮(達坂城鎮)兩牧場(高崖子牧場、天山牧場),三個街道(烏拉泊街道、東風街道、艾維爾溝街道)。
至2004年底,達坂城區轄4個街道、1個鎮、3個鄉,8個社區、21個村:艾維爾溝街道、星火街道、烏拉泊街道、魚兒溝街道、達坂城鎮、東溝鄉、西溝鄉、阿克蘇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達坂城區位於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南段,烏魯木齊的南郊,西臨大灣鄉和托里鄉,東南與吐魯番市、託克遜縣交界,北接蘆草溝鄉和阜康市、吉木薩爾縣,南面為天山山脈中段天格爾山。達坂城區轄區總面積5881.8平方公里,是烏魯木齊市面積最大的縣級區。

地貌

達坂城區地勢北高南低,三面環山,西面開闊,呈半封閉狀態,是南北疆的地理、氣候分界線。沿阿克蘇河谷、高崖子河谷上有亞中地貌。地形複雜多樣,冰峰、峽谷、丘陵、洪積扇俱全。

氣候

達坂城地區處於中溫帶大陸性氣候地區,氣候比較涼爽,全年平均氣溫7度。冬夏冷熱懸殊,晝夜溫差大,乾燥少雨是主要的氣候特徵。
達坂城區年平均氣溫為6℃,而最熱月七月份的平均最高氣溫有27.8℃,極端最高氣溫可達37.5℃;最冷月一月份的平均最低氣溫為-14.6℃,極端最低氣溫達-30.9℃。最低溫度低於0℃的日子,一年中約175天;低於-10℃的日子,一年約85天;低於-20℃的日子,一年中約10天。
達坂城區年平均降水量為70mm左右,年平均風速6.3米/秒。

自然資源

水資源

達坂城區年均降水量43-300毫米,境內冰峰、峽谷、丘陵、湖泊俱全,白楊河、三個山水系年徑流量達2.8億立方米,柴窩堡湖和新疆鹽湖位於境內,有總面積近17萬畝的濕地。

風力資源

達坂城風車達坂城風車
達坂城區每年風期153-171天,年平均風速6.4米/秒,達坂城區可安裝風力發電機的面積達1500平方公里,風能年蘊藏量在250億千瓦時,風力發電風效標準利用小時數可達3300小時。

光照資源

達坂城區年平均光照3000-3200小時,年平均太陽能133.5千伏/cm²。

礦藏資源

至2010年,達坂城區已探明原煤儲量6億噸,石灰石10億噸,芒硝1.1億噸,原鹽1200萬噸。

人口民族

人口

截止2008年3月31日,達坂城區總人口42158人,其中農村人口23748人,占達坂城區總人口的56.33%,城鎮人口18410人,占達坂城區總人口的43.7%;達坂城區流動人口4008人,常住人口38150人。育齡婦女11553人,已婚育齡婦女9163人,人口自然增長率3.25‰。

民族

達坂城區以漢族回族哈薩克族維吾爾族為主,少數民族占總人口42.8%。
2008年上半年達坂城區共出生201人,其中漢族出生42人,占出生總人數20.9%,少數民族出生159人,占出生總人數79.1%。

經濟概況

綜述

2012年,達坂城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32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12.4%;地方財政收入5.47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22.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7.7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75.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8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18%;農牧民人均純收入8296元,同比2011年增長23.8%。

第一產業

2012年,達坂城區種植雪菊3300畝,青貯玉米2.18萬畝,建成養殖小區6座,機械化擠奶廳2座,牛羊年出欄15.7萬頭(只)。農業產值29.14億元,比2011年增長4.2%;林業產值3.73億元,比2011年增長19.4%;畜牧業產值22.70億元,比2011年增長6.6%;漁業產值0.96億元,比2011年增長2.6%;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2.50億元,比2011年增長25.9%。

第二產業

2012年,達坂城區招商引資到位資金21.1億元,比2011年增長22%;實現工業增加值14.4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14.1%。金風天翼等五家企業4.95萬千瓦風電項目開工建設,全年新增風電裝機容量24.75萬千瓦;天山水泥、青松建化兩大建材企業完成投資13億元。

第三產業

2009年,達坂城區全面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66億元,同比2008年增長10%,其中第一產業1.05億元,同比2008年增長7.2%;第二產業9.61億元,同比2008年增長11.1%;第三產業4億元,同比2008年增長8%。地方財政收入2.15億元,同比2008年增長90.7%;固定資產投資4.8億元,同比2008年增長37.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400萬元,同比2008年增長13.58%;農牧民人均純收入5195元,同比2008年增長8.8%。

社會事業

醫療衛生

至2008年,達坂城區共有1箇中心醫院,16個標準村衛生室,3個鄉衛生院、1個柴窩堡社區衛生服務站。達坂城區各衛生院共有55名在編衛生技術人員,床位50張。衛生技術人員職稱結構:初級(士)10人,初級(師)9人,中級職稱5人,副高級職稱1人。
至2007年,坂城區中心衛生院在職職工26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23人,大學本科學歷8人,大學專科學歷12人,中專學歷3人,副主任醫師1人,主治醫師5人(其中內科主治醫師2人,婦產科主治醫師1人,主管護理師2人),住院醫師7人,護士4人,藥劑士1人,化驗士1人。至2007年,東溝鄉、西溝鄉衛生院各有衛生技術人員5人。
2005年,達坂城區參合農牧民達14676人,占達坂城區農業人口的91%;2006年達坂城區參合農牧民達15356人,占達坂城區農業人口的94.3%;2007年達坂城區參合農牧民達15984人,占達坂城區農業人口的95.95%;2008年達坂城區將合作醫療基金納入烏魯木齊市合作醫療基金中,由市合管辦統一負責基金的管理與支出,達坂城區參合農牧民達16660人,參保率達到96.01%。

教育事業

至2008年,達坂城區共有中國小校14所,其中鄉鎮中心以上學校10所,不完全國小4所;14所學校中民語系學校4所,漢語系學校7所,民漢合校3所。在校學生總計4496人,167個教學班,其中國小2984人,國中1225人,高中287人;教職工519人。
2007年,達坂城區教職工519人(包括企業轉制學校),達坂城區國小教師專科以上學歷人數達到268人,中師學歷20人,學歷合格率為100%;國中專任教師本科以上學歷人數達到80人,專科學歷103人,學歷合格率為100%。達坂城區共有中學高級教師36人,中學一級教師94人,國小高級教師141人,國小一級教師118人。

文化事業

至2008年,達坂城區共有6個基層鄉鎮文化站,29個村(社區)文化室,專職文化工作人員3人,基層文化兼乾6人。達坂城區文化文物遺址105處,已開發利用的文化旅遊景點1個(達坂城白水澗古城)。達坂城區共有文化市場經營戶42家,其中網咖5家,音像製品出租零售10家,圖書出租零售4家,打字複印4家,音樂茶吧5家,棋牌室14家。

社會保障

2012年,達坂城區實現城鎮就業643人,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865人,發放小額創業擔保貸款2500萬元,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1%。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6981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達2400人。

風景名勝

新疆鹽湖

達坂城風車達坂城
新疆鹽湖位於準噶爾盆地西南部的艾比湖,湖表滷水面積562.5km2,湖水最大深度2.95m。而其餘84%的鹽湖都是乾鹽湖,如著名的羅布泊,成鹽面積5500km2,是新疆最大的乾鹽湖;

柴窩堡湖

烏拉泊柴窩堡湖烏拉泊柴窩堡湖
柴窩堡湖位於烏魯木齊達坂城區,正當烏魯木齊通往吐魯番之天山峽谷中,南面高山屏列,雪峰照面。北為柴窩堡林場,湖東岸土丘壘壘,為漢、晉時期古代遊牧民族古家。面積28平方公里,水平如鏡,清可鑑人。湖中有魚,湖邊葦草叢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