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列

達列(1869~1937),因發現可以和燃點航標、浮標氣體蓄電池聯合使用的自動調節裝置,獲得了1912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人物介紹

達列
Nils Gustaf Dalén
達列(1869~1937),因發現可以和燃點航標、浮標氣體蓄電池聯合使用的自動調節裝置,獲得了1912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達列被人們譽為“水手們的恩人”。他於1869年生於瑞典南部的斯坦斯托潑。他的父親一生從事農業園藝業和牛奶場的經營,而達列則嚮往工程師的職業。通過自學之後,他考進了哥德堡的查默斯學院。1896年他從該學院畢業,獲得了機械工程師職位。在蘇黎世聯邦工藝學校呆了一年之後,達列又回到了瑞典進行有關熱空氣汽輪機、壓縮機和空氣泵方面的實驗,其中有些實驗是在斯德哥爾摩的德拉伐爾蒸汽汽輪機公司的車間裡進行的。
從1900~1905年,達列是達列和阿爾生工程公司的一個成員,該公司是以開拓發明為目的而建立的。他還擔任過兩年瑞典碳化鈣和乙炔公司的經理,該公司1909年改為瑞典氣體存蓄器公司,他仍擔任總經理。
此後,達列著手將乙炔用於點燃無人管理的導航航標。他將乙炔溶於丙酮,然後在10個大氣壓下將它壓入金屬容器里的一塊多孔的“阿加(aga)”里,這樣,容器就容納了體積為其原來100倍的乙炔,且使用安全,不會因搖動而爆炸,因而可作為一種實用的燈塔或浮標的光源。達列還發明了一個能產生閃光的閥,從其持續時間可以辨認出光源。
為了節省乙炔氣體,達列還發明了一種日光閥,它可以在太陽升起時將燈熄滅,在黑夜來臨時將燈重新點燃。它所依據的原理是,膨脹的差異以及黑色表面比光亮表面的吸收本領強。達列閥由封閉在玻璃泡中的4根金屬棒組成,將最裡面的1根塗黑,給其餘3根塗上金箔,所有的棒上端均固定。塗黑了的棒在吸收太陽光後受熱膨脹,將氣閥關閉。當沒有陽光時,黑色棒和其餘3個棒達到同一溫度,由於它的收縮,又將氣閥重新打開。
克拉克(R. W. Clark)在他1977年所著的愛迪生傳中說到,諾貝爾獎評選委員會原來考慮將1912年度物理學獎授予愛迪生和N.特斯拉(N. Tesla)這兩位發明家,但由於這兩人曾因經濟問題發生過劇烈的爭執,特斯拉拒絕與愛迪生一起分享獎金。因此,這屆獎金才授予達列。
1912年,達列在一次實驗爆炸事故中嚴重受傷,從此雙目失明。幾周以後,他的弟弟(一位醫學教授)代替他參加了諾貝爾獎授獎儀式。此後,達列仍頑強地在工廠中管理研究工作,直到1937年去世為止

相關條目

人物 科學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