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橋鎮

道橋鎮

座落於江漢平原北部,漢宜和漢丹公路穿境而過,通漢水,達長江。這裡有享譽世界的湖北工貿玩具廠,有聞名全國的“黑泥湖”牌蓮藕,有板鴨養殖基地、網箱養鱔基地、大棚菜基地、優質林果基地……它就是日益崛起的楚天明星鄉鎮———雲夢縣道橋鎮。

基本信息

發展條件

1.自然條件

道橋鎮地處雲夢南端府河側畔,與應城,漢川交界,護道公路貫穿南北,漢渝鐵路橫臥其中,漢宜鐵路穿境而過,距武漢市僅75公里。境內自然條件得天獨厚

2.優越條件

道橋鎮境內有一定規模的輕工企業多家,主要產品有造紙,化工,服飾等。招商引資成果顯著,“打工經濟”活躍,豐富的水資源帶動了水產品的發展,國家註冊商標的“黑泥湖”蓮藕暢銷全國。

3.生態農業發展條件

道橋鎮境內生態農業呈現多元化發展。水稻,蔬菜,林果生產產業化,“稻鴨共作”基地發展趨勢良好,形成道橋鎮特有的品牌農業

黨政建設

根據新形勢下農民收入難增,農村工作難做,農村幹部難當的新情況,該鎮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大膽探索農村工作新方法,轉變工作作風,大力實施“民心工程”,出現了幹部民眾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經濟健康發展,社會政治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的可喜局面。其紮實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做法,多次得到省、市、縣主要領導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並在中央電視台等新聞媒體進行宣傳。

黨政工作

道橋鎮黨委、政府注重與民眾打成一片,做民眾的知心朋友,了解民眾疾苦,傾聽民眾呼聲,關心民眾生活,理順民眾情緒,滿腔熱情地做好民眾的思想政治工作。

開好民眾大會。道橋鎮黨委、政府把開好民眾會作為農村思想政治工作不可或缺的內容,在制度上作了硬性規

道橋鎮道橋鎮
定,要求每個村每年至少召開3次以上的民眾大會,5次以上的民眾代表會,走好民眾路線,遇事同民眾商量,公正、公平、公開地解決各種熱點、疑點、難點問題。通過這一形式,溝通了乾群感情,化解了各類矛盾,許多幹部解決不了的問題、解決不好的棘手問題,民眾幫助解決了。僅今年上半年,全鎮18個村召開各種類型的民眾會35次以上,解決了諸如村級財務、農民負擔、集體經濟發展等與民眾密切相關的問題50餘個。

交知心朋友。道橋鎮黨委、政府在《道橋鎮機關管理制度》上明確規定,每個駐村幹部必須與3個以上有代表性的農民交朋友,即上訪戶、特困戶、專業戶朋友。通過與這些農民朋友的交往,及時把握農民的思想脈搏,了解農民想什麼、做什麼、需要什麼,緊緊抓住農民思想中的“興奮點”和“疑惑點”,有的放矢地解決各種問題。為了督促幹部實實在在與農戶交朋友,建立了“一人一卡、一戶一檔、一月一記、一年一評”的管理機制,印製了幹部與“三戶”交朋友檔案;健全了幹部與“三戶”交朋友月志;還建立了對幹部與“三戶”交朋友的考評檔案。

解決突出問題。對民眾提出的問題,道橋鎮黨委、政府分門別類,認真研究,逐一加以解決。如在農民負擔問題上,一方面嚴格執行政策,不加碼,依法徵收講方法;另一方面,引導民眾從中央的政策、同其它地區對比、從農民承受能力三個方面來認識道橋農民負擔的輕與重,教育民眾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關係,啟發他們設身處地地認識、理解、支持基層幹部,切實履行應盡的義務。在解決財經管理過亂問題上,制定了整套以村賬站審,民主理財,財務公開,幹部離任審計和限額支出為主要內容的財務管理制度,在解決村級債務過大、村集體空殼的問題上,採取了“兩條腿走路”的方針。

經濟發展

擺脫貧窮,走向富裕,是農民最大的願望和需要,帶領民眾致富奔小康,是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新形勢下的集中體現,也是做好農村思想政治工作最有效的途徑。

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道橋鎮黨委、政府瞄準市場,因地制宜,揚長避短,突出特色,抓住創建全國無公害

道橋鎮道橋鎮
蔬菜基地的契機,先後進行了“蓮藕、大蒜、土豆”三大品牌的調整,創建了5個示範基地,一是洋湖500畝大棚蓮藕基地;二是百子庵千畝優質高產蓮藕示範基地;三是共星村百畝種藕基地;四是群利、前南、勝東、勝西3000畝優質大蒜基地;五是長星、明星、煙墩三村護道路沿線1000畝地膜土豆基地。今年,全鎮蓮藕面積由過去的3600畝調整到8000畝,占全鎮水田面積的95%以上。為了唱好服務“三農”這台戲,鎮裡成立了農業產業化服務公司,網路信貸、農技、供銷等部門,圍繞結構調整進行全方位服務;開闢三個產地批發市場,以此作為農產品中轉站。不僅如此,還網路全鎮20多個農產品經紀人,成立農產品銷售公司,掛靠鎮政府,由鎮政府提供銷售場地,並為其頒聘書、發“綠卡”,實行“政府調控、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為農產品的銷售開闢“綠色通道”。

招商引進,加快項目建設。道橋鎮黨委、政府以招商引進促發展,以改革改造促提高,堅持“四個不動搖”,形成合力招商,即: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重中之重的工作地位不動搖,堅持年初制定的責任目標不動搖,堅持知難而進的精神支柱不動搖,堅持全民招商不動搖。通過一系列的舉措,今年,全鎮共引進項目22個,引資4000萬元。同時,按照“租、買、並、送”的辦法,使4家停產企業得到了盤活,共盤活閒置資產1800萬元。

集鎮建設,加快城鄉一體化。集鎮是區域發展的載體,道橋鎮黨委、政府抓住被列為全省小城鎮改革試點鎮的機遇,先後投資300萬元用於改善發展環境:一是擴建程控電話1000門;二是修建了一條高標準的水泥大道;三是新建了移動通訊基站;四是對全鎮高低壓線路進行了整改;五是對鎮自來水塔及泵房進行了改造;六是在中心村新建了5家民營經濟實體;七是結合中心村建設,配套建成開發區排水工程。

黨政扶持

把思想政治工作同提高農民素質結合起來,發掘民眾潛能,謀求經濟發展,是道橋鎮黨委、政府探索的一條有效途徑。

實施科學素質工程。道橋鎮黨委、政府撥出科普經費9萬餘元,用於實施科學素質工程。共

道橋鎮道橋鎮
發放技術資料1萬多份,贈送科技書刊2000多本,請專家教授講座、技術諮詢5場,全鎮舉辦大棚蓮藕水稻蓮藕栽培技術地膜土豆栽培技術等11項技術培訓班8期,培訓人數3000餘人。全鎮培養科技示範戶354戶,建成8個科普示範基地,農民科普意識增強,農業科技效益明顯,農民整體素質得到了提高,科普工作成績顯著,獲得了孝感市科技先進鄉鎮的殊榮。

實施思想道德素質工程。運用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武裝民眾頭腦。今年,先後開展“三個代表”學教宣傳、“富而思進”的宣傳,並組織開展了“文明農戶”的評選,以此在全鎮創造良好的思想道德氛圍。

實施法制建設工程。通過多種形式,在全民中普及法律知識,增強民眾法律意識。今年,道橋鎮黨委、政府舉辦法制講座8次,發放法制宣傳單1萬份,接受各種法律諮詢200餘人次,組織專班送法律下鄉10餘次,從而增強了全民法律意識,社會治安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

思想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說到底是民眾工作。幹部是民眾的主心骨,在民眾中居於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導和決定力量。道橋鎮黨委、政府注重以人為本,著力加強“三大建設”,不斷提高班子的戰鬥力和幹部的整體素質。

思想建設。主要是通過各種類型的工作研討會、民主生活會、作風整頓會、經驗交流會來理順人的情緒,盤活人的思想,激發人的鬥志。注重對各級幹部的領導、引導和督導,既交責任、交任務,又教認識、教方法,每項工作都有布置、有檢查、有總結、有交流。注重上下之間、幹部之間的溝通、理解和團結,求大同、存小異,自覺維護班子團結,維護工作大局,維護整體形象。注重幹部的學習和提高,除防汛外,把每周四確定為學習日,集中學習3小時以上;對村幹部有計畫地開展集中培訓,進行政策法律、黨風黨紀、愛崗敬業、工作方法等方面的教育。

制度建設。年初,道橋鎮黨委、政府進一步完善了《道橋鎮機關管理制度》和《道橋鎮村務工作制度》,並使之成為規範鎮村幹部工作的指南。在制度建設中,重點推行了以責任追究制為主的黨風廉政建設,實行了工作承諾制,設立了爭先進位獎。

管理原則

積極愛護,嚴格要求,功過分明、賞罰分明。對幹部的評價和使用,以實績論英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