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剩經濟學

過剩經濟學

過剩經濟學過剩經濟學就是研究市場經濟中過剩經濟現象及其特點、規律和政府、企業應對的科學。過剩經濟現象只能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發生並且是市場經濟的普遍形態。因此,過剩經濟學實質上是研究市場經濟學中最普遍形態的經濟現象的科學。過剩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包含兩個客體,一個是一般客體亦即市場經濟現象;一個是特殊客體即過剩經濟現象。過剩經濟學是在市場經濟這個一般客體中側重研究過剩經濟的科學。

研究的內容

過剩經濟學研究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分析經濟過剩現象的形成過程和主要表現。任何一種經濟現象都有它產生的經濟根源,都表現為一種歷史的必然性或者偶然性,都會呈現它自身的某些特點,用哲學的語言表述叫做歷史的必然性或者偶然性。過剩經濟作為市場經濟的普遍形態,自然更有其深刻的經濟原因,一種無法避免的歷史必然。從實踐與理論的結合上弄清楚過剩經濟現象的來朧去脈,把握它的變化與走向,是過剩經濟學研究的基礎性任務。

第二,揭示過剩經濟中各種經濟因素的內在聯繫,過剩經濟的主要特點和基本規律。現象是本質的反映,本質是現象的實質。理論的研究當然不能停滯於對現象的概括,它更需要規律性的把握。要從紛繁雜亂的現象中清理出隱匿其間的內部聯繫及脈絡和線索,尋找到它們發生、發展和變化的規律,要在經常出現的量的關係中發現其質的規律性,在分散的事實中掌握其統一性。說到底,經濟規律就是量變質變規律,大量的經濟現象經濟數字規定出經濟質的內容。揭示規律就是揭示各種經濟因素的內在聯繫以及由此確定的經濟的歷史必然性,這是經濟研究的基本理論要求。

第三,研究經濟管理者和生產經營者應對過剩經濟的策略和思路。市場經濟是把雙刃劍,它既有利於經濟發展,又常常使經濟遭受到傷害。從巨觀上分析,實踐證明,迄今為止,只有市場經濟這種形式最能促進經濟的繁榮和發展;但從微觀上看,市場經濟對資源的過度開發,劇烈的市場競爭對生產者經營者過分嚴厲和無情,又曾經使經濟和多少經濟人遭受過傷害。過剩就是刀刃的兩個面:一面推動經濟發展,一面破壞著資源和經濟人。遺憾的是我們不能避免它,也無法排除它,除非否定市場經濟體制。剩下的選擇只有兩種,要么任其自然,要么努力適應。人的歷史主動性在於,雖然我們不能改變規律,但總是希望發現、掌握並利用這些規律。因此,研究應對過剩經濟規律的辦法,提供正確的思路和決策,是過剩經濟學套用研究的重要內容和任務。從人類改造自己改造社會的歷史責任而言, 可以說,它既是研究的出發點,又是研究的落腳點。

其他關係

經濟研究的門類較多。我們接觸過政治經濟學、經濟學、市場學、消費心理學、質量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商業經濟學、工業經濟學、農業經濟學、金融學、財政學、總量經濟學、個體經濟學、家政經濟學等, 門類繁多。把他們進行劃分,大體有三種類型:

1、基礎理論經濟學。包括常見的一般政治經濟學、經濟學、總量經濟學、個體經濟學等。

2、專門經濟學。如商業經濟學、工業經濟學、質量經濟學、財政金融學等。

3、套用經濟學。如消費心理學、家政經濟學、經濟政策學、企業理論等屬於這個門類。

過剩經濟學首先是一般市場經濟學的一個分支。一般市場經濟學中的許多規律和原理都是過剩經濟學的指導原則,或者說是它的直接前提。在過剩經濟學的研究中,我們會直接運用這些規律和原則,無須加以證明; 同時,對新現象進行概括,又會給這些規律和原理進行補充,提出一些新的規律和原理,成為一般經濟理論的一個組成部分。

過剩經濟學同時也屬於專門經濟學的一個部分,與其它專門經濟學不同的是,這種專門經濟的門類帶有一些綜合的性質,主要為各類專門經濟學提供理論的服務。

過剩經濟學還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科學,研究應對是研究過剩經濟的出發點和最後歸宿, 因此,過剩經濟學又是套用經濟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圖書信息

過剩經濟學過剩經濟學

書 名: 過剩經濟學

作者:周志

出版社:哈爾濱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12-1

ISBN: 9787807538578

開本: 16開

定價: 25.00元

內容簡介

是否每次都要等到災難發生後才知道危機已經來臨?

每個人都說經濟危機是一種信心危機,可到底是誰摧毀了人們的信心,又是怎樣摧毀的呢?當金融危機到來之後,我們發現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脫節了,每個人都在談論虛擬經濟中的泡沫。可這些泡沫究竟是怎樣形成的。虛擬經濟又是怎樣與實體經濟脫節的呢?

本書將從實體經濟開始,一步步延伸到虛擬經濟。從消費、投資與貨幣三個角度來解讀經濟危機的形成過程。

作者簡介

周志,網名“一鍋小狗”,早年曾用網名“詐糊”創立了中國第一個籃球網友社團“扯談社”。20世紀末期,放棄了成為一流技術專家的理想,決心用一生的時間探究企業成功與失敗的奧秘,用自身的實踐去檢驗各種企業管理理論。在任職揚州盛達特種車輛有限公司銷售部長期間。曾用一年時間將公司的銷售額從六千萬提升至一億一千萬。 在多年的企業經營管理中,屢屢發現總量經濟學理論與實際經濟現象的不符之處,從而對經濟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經過數年的研究,以老百姓的生活為視角,借用了企業戰略管理理論中的產業鏈概念。創立了一門新的經濟學理論——過剩經濟學。

圖書目錄

引言:過剩經濟學,解讀中國經濟冬天與美國金融危機背後的原因

第一章 個體經濟過剩——產品過剩

第一節 鄆城故事之一:燒餅過剩

第二節 存貨過剩的形成與發展

第三節 走出危機之被動篇,大自然的手段

第四節 走出危機之主動篇,人類的智慧

第五節 存貨過剩的高級形式——產能過剩

第二章 認識經濟危機

第一節 經濟危機並非不可預測

第二節 經濟危機的過程以及觸底反彈的信號

第三節 經濟為什麼總會波動

第三章 貨幣過剩

第一節 鄆城故事

第二節 貨幣過剩的形成機理

第三節 走出過剩之被動篇,大自然的手段

第四節 走出過剩之主動篇。人類的智慧

第五節 貨幣過剩之2.0版,外匯過剩

第四章 從金融衍生品的邏輯漏洞到金融危機

第一節 美國人的生產方式中就已經有邏輯漏洞

第二節 略談次級債

第三節 金融衍生品與槓桿率

第五章 貿易順差的末路與國際貿易的出路

第一節 工業革命之後的英國

第二節 廣場協定與日本順差經濟的末日

第三節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與解體

第四節 亞洲金融風暴與四小龍的沒落

第五節 中國,兩萬億外匯儲備與金融衍生品

第六節 全球化與自由貿易,一服美麗的毒藥

第七節 貿易平衡.國際貿易長期發展的唯一出路

第六章 金融過剩,虛擬經濟與貨幣和實體經濟脫節

第一節 金融過剩的形成

第二節 金融過剩之2.0版,金融衍生品過剩

第三節 走出危機之前方的路

第七章 貨幣與信用

第一節 所謂的價值儲藏

第二節 信用與通貨膨脹

第三節 通貨膨脹與經濟成長

第四節 流動性與流動性過剩陷阱

第五節 信用與理性預期

第六節 多認識一下理性預期學派的基本觀點

後記 經濟危機的真正成因

編輯推薦

《過剩經濟學》將為你解讀中國經濟的冬天與金融危機背後的原因。

一直以來,發展生產都是發展經濟的第一要素。多年以來,人們拚命地造房子,造汽車,可是當經濟危機來臨之時,卻很無奈地發現,生產得越多,危機就越嚴重,留下的只是大量倒閉的工廠和失業人口。面對此情此景,未來的路我們應該怎樣走?

後記

在本書中,我們用了大量的篇幅來論述了經濟危機的形成與發展過程,但這只是現象,而非原因。我們只有從最深層次的致病原因的角度去下藥,才有可能真正地治好巨觀經濟這個病人。那么,導致經濟危機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

首先,讓我們來真正地理解經濟。

在中文中,“經濟”的含義是經世濟民,就是那些讓社會變得更好,人民的生活更幸福的東西。可以說,人類發展經濟的唯一目的是為了讓老百姓的生活變得更好。用書本上的語言來說,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根本任務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需要,只有那些最終被人類消費而且在消費中讓人類得到幸福與快樂的東西才是真正的經濟。因此,從這個角度說,如果老百姓的生活沒有得到改善,無論GDP有多高,我們都不能說經濟得到了發展。在過去的日子裡,我們造了大量的房子,但裡面真正住了人的房子有多少呢?大量的房子因為老百姓付不起錢而被空置,相當一部分房子因賣不掉而變成了爛尾樓。這些東西到底算不算經濟?

而今,我們一步步地偏離了我們當初的根本目的,經濟學家越來越熱衷於數字,捧著一堆GDP增長的數字而走火人魔。目前.GDP的度量體系都是以社會產品的總價格來衡量的。但是2008年一個住在1萬元一平米房子裡的人是否比2000年花2000元一平米住同樣房子的人更幸福?當GDP的數字與人民的幸福相背離的時候,究竟是應該調整GDP的計算方法還是調整人民的幸福標準?到底是誰應該反映誰?

筆者是在農村長大的孩子,在少年時候經歷過上世紀80年代那一輪的經濟高增長,還記得那一輪增長給我們帶來的幸福。記得大約是在1984年,我們就不再餓肚子了。大約在1987年,我們村裡有很多人家有了電視,蓋了新房子。幾乎每過一兩年.身邊人們的生活都會有很大的提高,當時沒人告訴我中國的GDP是多少,但我知道我們的經濟在發展與進步。而在過去的十年里,經濟的發展意味著什麼?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