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謠

運河謠

京杭大運河由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所創造,堪與萬里長城媲美的人工奇蹟,開鑿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原創歌劇《運河謠》是國家大劇院推出的首部原創民族歌劇,該劇以民族唱法為載體,以京杭運河為故事背景,通過描述劇中人物在運河上跌宕起伏的命運際遇,展現了運河見證的離合悲歡、善惡生死、義薄雲天。該劇從戲曲、民歌、民俗等中國文化精華中汲取營養,呈現出民族歌劇所特有的藝術質感與藝術魅力。

演出介紹

京杭大運河,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堪與萬里長城媲美的人工奇蹟,開鑿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運河謠》是國家大劇院推出的首部原創民族歌劇,該劇以民族唱法為載體,以京杭大運河為故事背景,通過描述劇中人物在運河上跌宕起伏的命運際遇,展現了運河所見證的善惡生死、義薄雲天,謳歌了純真的愛情與舍已為人的人性大愛。該劇從戲曲、民歌、民俗等中國文化精華中汲取營養,呈現出民族歌劇所特有的藝術魅力。

《運河謠》的醞釀創作歷時兩年。國家大劇院力圖通過真誠、務實的藝術實踐,開拓出一種有別於西洋歌劇的中國歌劇意境。該劇集結了國內最具實力的一線主創團隊。曾創作過《天路》、《走進新時代》的著名作曲家印青,賦予了全劇悠揚動聽的民族鏇律和飽含張力的音樂靈魂;黃維若、董妮聯合編劇,著名導演廖向紅傾情執導,呈現了水紅蓮、秦嘯生、關硯硯之間感天動地的摯愛、真情;舞美設計劉杏林則通過寫意的設計,展示出一幅記錄著悲歡離合的運河畫卷。該劇由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首席指揮呂嘉激情執棒。王麗達、王宏偉、王莉、孫礫等深受喜愛的實力歌唱家將放歌國家大劇院,奉獻一場充滿民族韻味的歌劇盛宴。

劇情梗概

《運河謠》劇照《運河謠》劇照

明朝萬曆年間,蘇州城的書生秦嘯生因上書揭

發知府貪污漕糧,在杭州遇衙役追捕。唱曲藝人水紅蓮,因反抗做妾,也逃亡於運河之畔。兩人巧遇於獻祭運河龍王的歌舞賽會上,假扮彩龍船的演出者,逃脫了抓捕。秦嘯生穿上水手李小管棄下的號服,冒其名充當一名水手,兩人乘坐船主張水鷂的客貨船,沿運河北上流亡。患難相知,秦嘯生與水紅蓮相愛。惡霸船主張水鷂也打上了水紅蓮的主意。船過蘇州碼頭時,遇到了因受風流水手李小管誘騙,生下孩子、哭瞎了雙眼的關硯硯。張水鷂指證秦嘯生就是李小管,秦嘯生為避官府緝拿,有口難辯,被迫與關硯硯生活在一起。迫於說出真相關硯硯就會尋死,秦、水兩人內心的痛苦無以復加。

《運河謠》首演盛況《運河謠》首演盛況

不久,張水鷂發現了秦嘯生的真實身份,帶著衙役來抓捕。

險惡之時,水紅蓮讓秦嘯生帶視物不便的關硯硯先走,她留下來拖延時間。張水鷂捆住水紅蓮作誘餌,引秦嘯生回來營救。為使秦嘯生不落入圈套,水紅蓮引燃船上油燈,燒毀了客貨船,自己也化為運河上的烈焰。秦嘯生欲追隨水紅蓮而去,關硯硯勸阻他應為紅蓮走完自己的路。秦嘯生被感化並與關硯硯一起來到北京,決定告發貪官直達九重。水紅蓮超越小兒女之愛的人間大愛,使得秦嘯生與關硯硯找到了漂泊者心靈的家園。

角色介紹

水紅蓮

主演圖集主演圖集

《運河謠》女主角,一個敢為愛情而犧牲的剛烈女子。

在2012年6月21、23日兩場的演出中,雷佳飾演。在2012年6月22、24日以及10月18——20日演出中,王喆飾演。在2012年10月18-20日的演出中,王麗達飾演。

秦嘯生

《運河謠》男主角,是一個有正義、有堅守的書生。

在2012年6月21、23日以及10月18—20日的公演中,王宏偉飾演。在2012年6月22、24日以及10月18—20日的《運河謠》公演中,王澤南飾演。

媒體評價

人民日報刊載的手繪《運河謠》之龍船場景人民日報刊載的手繪《運河謠》之龍船場景

作為中國國家大劇院的首部原創民族歌劇——《運河謠》沒有國產歌劇常見的歌戲生硬、抒情多餘,唱詞、唱段雍長、拖拉等毛病,體現出詞曲作家運用音樂手段展演戲劇、張揚戲劇的一種成熟。這種音樂展演戲劇的成熟,也體現於指揮音樂布局的成熟。《運河謠》音樂展演戲劇有形象、有特點,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音樂設計,以歌謠體加板腔體的寫作方式為主。不照搬西方歌劇宣敘調寫法,不套用西方歌劇主題貫穿的寫作方式。歌劇不排斥說白,譜曲注意四聲、講究上口,基本不見新歌劇“洋歪歪”的宣敘調。

《運河謠》打的是民族歌劇的牌子,除開民族的題材、故事,民族的音調素材,音樂東西兼顧、南北雜集。主要演員用的是清一色的民族唱法。《運河謠》的舞美以實景為主,兼有寫意,一船、一河、一橋為主景,明了簡潔。上半場結尾,到過瓜州閘一段戲時,巨大船體上翹;到水紅蓮放火燒船時,船體上翹且下沉,這些高潮戲景觀帶給觀眾不小衝擊。視覺有刺激、有震撼力。只是現場操作未完全到位,戲劇性還不夠強烈。服裝化妝也寫實,還原明代運河碼頭市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與戲劇傳奇風格十分吻合。

《運河謠》彩排《運河謠》彩排

《運河謠》上演期間適逢國家大劇院第四屆世界歌劇高峰論壇,在首演之夜,數十位來自世界各地的歌劇院院長及高層也受邀觀摩了該劇的演出。該劇舞台、音樂創新多、看點多,相比大劇院的《西施》、《山村女教師》、《趙氏孤兒》前幾部原創歌劇,創作與表演更為成熟。導演廖向紅說,這部歌劇出台花了兩年時間。歌劇《運河謠》不但戲劇紮實、音樂成熟,同時創製表演整體水平較高,雖然還有些小毛病和小問題,但可以說是一台準精品的原創歌劇。

經典唱段

1、《運河謠》,印青譜曲、水紅蓮(雷佳、王麗達或王喆)演唱;

2、《好人啊,你還想瞞我到哪一天》,印青譜曲、觀硯硯(王莉或金婷婷)演唱;

3、《來生來世把你愛》,印青譜曲、水紅蓮(雷佳、王麗達或王喆)演唱;

4、《你在哪裡呀,紅蓮》,印青譜曲、秦嘯生(王宏偉或王澤南)演唱。

5、《運河謠》全劇欣賞請見國家大劇院官網。

註:以上參考資料包含試聽資源。

演出場館

國家大劇院外形國家大劇院外形

《運河謠》作為國家大劇院打造的首部民族歌劇,是在國家大劇院的歌劇院內公演的,演出的時間為2012年6月21日—6月24日、2012年10月18日—10月20日。其中,《運河謠》演出的歌劇院是國家大劇院內最宏偉的建築,以華麗輝煌的金色為主色調,歌劇院的觀眾廳觀眾廳設有池座一層和樓座三層,有觀眾席2091席(不包括樂池)。歌劇院有具備推、拉、升、降、轉功能的先進舞台、可傾斜的芭蕾舞台板、可容納三管樂隊的升降樂池。

註:《運河謠》首演盛況圖冊網址

;主演圖冊來源網址

主創介紹

呂嘉

國家大劇院歌劇總監兼管弦樂團首席指揮、義大利維羅那歌劇院音樂總監、西班牙桑塔·克魯茲·特內里費(SANTA CRUZ DE TENERIFE)交響樂團藝術總監、澳門樂團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曾先後在歐美指揮音樂會及歌劇近兩千場,與一百多個世界知名歌劇院及交響樂團合作,包括德國柏林德意志歌劇院、瑞士洛桑歌劇院和義大利米蘭斯卡拉歌劇院等歌劇院,以及德國柏林廣播交響樂團、漢堡廣播交響樂團、萊比錫布商大廈(格萬特豪斯)交響樂團、慕尼黑愛樂樂團、班貝格交響樂團,美國芝加哥交響樂團、新加坡交響樂團及澳大利亞的絕大多數交響樂團。作為第一位在義大利國家歌劇院擔任總監的亞洲指揮家,他被義大利的音樂評論譽為“比義大利人更懂得義大利歌劇的指揮家”。2007年義大利總統納波里塔諾為他頒發“總統杯”,以表彰他在義大利作出的特殊貢獻和巨大成就。同年,他在羅西尼家鄉佩撒羅舉辦的“羅西尼歌劇節”里指揮的《鵲賊》,被評為當年全歐洲的“最佳歌劇”。

印青 作曲

我國當代著名作曲家,總政歌舞團一級作曲、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文聯第八、九屆全委、全軍藝術指導委員會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原總政歌舞團團長。

代表作有歌曲《走進新時代》、《西部放歌》、《天路》、《江山》、《當兵的歷史》、《在燦爛陽光下》、《不要問為什麼》、《邊關軍魂》、《世紀春雨》、《桃花謠》、《蘆花》、《望月》、《走向復興》等在國內產生廣泛影響。創作的歌劇《黨的女兒》(合作)、舞劇音樂《媽祖》及《新四軍》、《最後的騎兵》、《海天之戀》、《一言為定》、《村官普發興》等影視音樂作品也廣受好評。多次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國家文化部文華獎、解放軍文藝獎、中國音樂“金鐘獎”作品金獎、中國金唱片創作獎等全國、全軍各類獎項三百餘件,曾多次在國家、軍隊各類重大文藝活動中擔任音樂總監和藝術總監。

因工作成績顯著,曾榮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兩次,三等功五次;被評為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解放軍總政系統優秀共產黨員、全軍英模大會代表、全軍文化藝術工作先進個人。

黃維若 編劇

中央戲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舞台劇作品有歌劇《楚霸王》、《蒼原》、《滄海》、《我心飛翔》;話劇《眉間尺》、《思凡之後》、《羅剎國》、《秦王政》、《拓跋鮮卑》、《秀才與劊子手》及《辛亥三章》等。作品曾多次榮獲“中國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優秀劇本獎”、“文華大獎”,“五個一工程獎”、“曹禺戲劇文學獎”、“金獅獎”等獎項。2007年話劇百年,被文化部授予“優秀話劇藝術工作者榮譽稱號”。

董妮 編劇

國家一級編劇。主要舞台劇作品有話劇《比愛情少》、《拓跋鮮卑》;詩劇《美狄亞》;兒童劇《大耳朵在天堂鎮》、《一起飛》、《小飛俠彼得·潘》及《想飛的孩子》;歌舞劇詩《興凱湖長卷》。作品曾榮獲“戲劇文學獎”、“首屆全國戲劇文化獎·大型劇本金獎”。其創作的戲劇作品公演後曾獲“金獅獎”及入圍“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

廖向紅 導演

中央戲劇學院副院長、文學(藝術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北京市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音樂劇研究會副會長兼教學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享受國務院政府專家津貼。

常年堅守戲劇教育、創作與科研第一線,先後發表《論導演藝術創作中再現與表現的有機融合》等學術論文30餘萬字,出版個人專著《音樂劇創作論》,導演了《列兵們》、《遠的雲、近的雲》、《青春覺醒》、《殘酷的遊戲》、《安道爾》、《爆玉米花》、《秦王政》、《滑稽鬼》、《自選題》、《特殊作業》、《玉鳥“兵站”》、《赤道雨》等話劇、兒童劇、歌劇和音樂劇作品。以自己在戲劇教學、導演創作和科研領域的探索,為我國的導演人才培養和戲劇藝術事業的繁榮做出了貢獻。曾榮獲“北京市青年骨幹教師”稱號、“北京市第五屆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2008北京市教學成果(高等教育)一等獎、2010北京市級精品課程、第六屆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中國話研會“金獅導演”獎、文化部優秀話劇藝術工作者等獎項。

劉杏林 舞美設計

中央戲劇學院教授。中國舞台美術學會副會長。

主要舞台設計作品有:話劇《原野》、《風聲》、《兄弟》、《雷雨》、《屠夫》、《母親》、《爆玉米花》,話劇交響劇詩《籲天》,小劇場話劇《情感操練》、《愛情螞蟻》,兒童劇《帶綠色回家》、《紅領巾》,歌劇《趙氏孤兒》、《青春之歌》、《巫山神女》,舞劇《阿姐鼓》、《秦始皇》,京劇交響劇詩《梅蘭芳》,京劇《天下歸心》,崑曲《紅樓夢》等。曾獲第二屆中央戲劇學院學院獎、第二屆中國舞台美術展覽會作品大獎、第三屆中國話劇金獅獎、第三屆中國京劇節優秀舞美設計獎、第六屆和第十二屆中國戲劇節優秀舞美設計獎、第十屆文華獎、北京小劇場戲劇展演暨國際研討會優秀舞美設計獎、全國兒童劇優秀劇目調演優秀舞美設計獎、2001年度和2003年度中國舞台美術學會獎、2002全國話劇匯演優秀舞台美術獎,1999和2003年五個一工程獎、2004年華文地區舞台美術研討會暨舞美展優秀舞美設計獎、2007紀念話劇百年文化部優秀話劇藝術工作者、2009世界舞台設計展(WSD2009)金獎。設計的越劇《陸游與唐婉》、兒童劇《紅領巾》、桂劇《大儒還鄉》分別入選2003、2005和2006年度國家十大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劇目。

李銳丁 服裝/化妝設計

2008年與奧斯卡獲獎者石岡英子攜手擔任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首席服裝設計師。2010年擔任上海世博會開幕式首席服裝設計師。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舞台美術系人物造型專業,並留校任教三年。後攻讀日本東京武藏野美術大學服裝設計專業。曾擔任日本PARCO公司服裝設計師,現任日本東京L.S HOLDINGS公司設計總監,上海銳亞服裝設計有限公司總設計師兼藝術總監。近二十年來活躍在中日舞台藝術界,共設計、監製了兩百多部舞台演出劇目服飾,獲得國家級各類大獎。

主要作品: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2010年上海世博會開幕式、中國國家大劇院原創大型歌劇《趙氏孤兒》、中國國家芭蕾舞團2010年中國版芭蕾舞劇《胡桃夾子》、上海申博大型服飾舞蹈《金舞銀飾》、北京京劇院大型京劇交響詩《梅蘭芳》、雜技芭蕾舞劇《天鵝湖》、芭蕾舞劇《梁祝》、原創舞劇《藏羚羊》、舞蹈史詩《媽祖》、《家住長江邊》、上海越劇《蝴蝶夢》、北方崑曲《貴妃東渡》、台灣明華園超炫歌仔戲《白蛇傳》、《蓬萊仙島》、日本音樂劇《婉容》、《西貢的歌》、《Tokyo Mets》等。

胡耀輝 燈光設計

中央戲劇學院舞台美術系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舞台美術家學會會員,中國戲劇家學會會員。涉獵不同劇種的燈光創作,作品數百部,其燈光設計風格情感細膩,內斂大氣,多次獲獎。2004-2007年度話劇“金獅舞台美術獎”,五次“文華舞檯燈光設計獎”。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劇目:兒童劇《紅領巾》,眉戶劇《遲開的玫瑰》,桂劇《大儒還鄉》,京劇《藏羚羊》,湘劇《李貞還鄉》。

著有《舞台美術視錯覺》、《莫奈印象派繪畫對舞檯燈光創作的啟迪》、《戲曲舞檯燈光創作》等多篇專業論文。

黃小曼 音樂指導

國家一級演奏員,歌劇音樂指導,中央歌劇院副院長,國家大劇院合唱團團長。

黃小曼出生於音樂世家,自幼學習鋼琴,1970年入伍,擔任鋼琴演奏員,1976年退伍,考入中央歌劇院,1985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1990年起擔任中央歌劇院音樂指導,1991年被評為國家一級演奏員,享受國務院“特殊貢獻專家”特殊津貼,2000年任中央歌劇院副院長,2002年開始,連續五屆擔任中央電視台青年歌手大獎賽美聲組、合唱組評審。在四十年的藝術生涯中,排演過幾十部中外歌劇,熟悉歌劇的全部製作過程,並在多部歌劇和重大音樂活動中任音樂指導和藝術總監。為中國歌劇事業培養出很多優秀的歌劇演員,他們中有許多在國際聲樂比賽中獲獎。黃小曼曾出訪過芬蘭、義大利、奧地利、希臘、法國、澳大利亞、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台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她現為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北京市東城區文聯副主席、音協主席。

肖燕英 形體指導

北京舞蹈學院編導系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優秀舞蹈編導及編導教師。

創作的舞蹈代表作:《咱爸咱媽》、《歲寒三友》、《雨中花》、《俺娘》、《荷塘語絲》、《烙印—-圓明園隨想》等。創作及參與創作的舞劇代表作:《可可西里日記》、《激情的歲月》、《我和石光榮》、《麗娘》、《情天恨海圓明園》、《大夢敦煌》、《情殤》、《紅樓·葬花魂》等。 參與創作的戲劇:國家大劇院原創歌劇《西施》、大型現代黃梅戲舞台劇《嚴鳳英》、大型崑曲豪華青春版《紅樓夢》(下本);實驗戲劇《習慣勢力》、《在路上》等。作品在全國性的比賽中多次榮獲創作一等獎,演出均受到廣大觀眾的好評。

王麗達 飾 水紅蓮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歌舞團青年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全國青聯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扶貧協會扶貧形象大使、中國音樂學院藝術碩士。

王麗達音域寬廣、嗓音甜美,多年的花鼓戲專業學習為她打下了堅實的基本功。在歌劇《原野》中,以其良好的戲曲功底和民族唱法功底,把金子這個人物刻畫的非常成功。在音樂劇《青城》中,成功的出演了女主角“玉仙”,獲得業界的一致好評。她多次參加國家級大型演出活動,並於2009年6月在保利劇院成功舉辦了《親吻祖國——王麗達個人獨唱音樂會》。

王麗達是中國新一代民歌領軍人物。近年來屢獲國家級重要聲樂賽事大獎,如第十四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金獎;第七屆全國聲樂金鐘獎金獎;第八屆、第九屆全軍文藝匯演一等獎;《中國民歌榜》最受歡迎女歌手;全國聽眾最喜愛歌手“金號獎”民族唱法“最佳女歌手”等。除了歌唱以外,她還一直熱衷於公益事業,積極參加各種公益義演,為災區、貧困地區捐款捐物,是中國扶貧協會扶貧形象大使,獲評“2010綠色中國年度焦點人物——公益人物獎”。

代表作品:《親吻祖國》、《越走路越寬》、《愛無眠》、《團圓酒》、《沂蒙山我的娘親親》、《五百里》、《愛是神話》、《給心放個假》、《祖國之戀》、《女兵電話》、《不依不饒》、《瀏陽河》、《黃河漁娘》、《和諧大家庭》、《幸福》等。

王喆 飾 水紅蓮

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政治部文工團青年歌唱家。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聲樂表演專業,碩士研究生,師從著名青年歌唱家上海音樂學院方瓊教授,並得到過周小燕、李谷一、廖昌永等聲樂專業頂級藝術家的悉心指導。王喆的演唱具有寬廣的音域和豐富的表現力,以演唱中國藝術歌曲及民族歌劇為擅長,舞台上高挑的身姿,紮實的唱功,靚麗高貴的氣質優勢,賦予她獨具非凡的潛質,是當今民族歌壇頗具實力與潛質的青年歌唱家。

2011年受中央歌劇院邀請參演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音樂會版本全國巡演,演唱《曙色》、《在希望的田野上》。2012年王喆最新單曲《牡丹亭》首創“民歌中國風”,將中國古典文化與傳統戲曲藝術全新演繹,賦予“古典”以新的生命,是對傳統民族唱法歌曲的全新跨界嘗試。

代表作品:《牡丹亭》、《把愛帶回家》、《我深深地愛你,我的祖國》等,2011年在以“共和國第一軍嫂”陳發姑事跡為原型的電影《發姑》中成功飾演女一號陳發姑,並演唱主題曲《一生守望》。2009年第七屆中國音樂“金鐘獎”民族聲樂組銀獎第一名;2010年“藍色經典·天之藍”杯第十四屆CCTV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民族唱法個人單項銀獎。2010年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

王宏偉 飾 秦嘯生

當代中國歌壇最為傑出的男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全國青聯常委。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聲樂碩士。

曾在第九屆“步步高杯”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中,獲得專業組民族唱法金獎及“觀眾最喜愛的歌手”獎;“中國唱片金碟獎”最佳男民歌歌手獎、“第四屆中國唱片金唱片獎”民歌類專輯獎及民歌類男演員獎、“第十屆全球華語音樂榜中榜”評審會特別獎、第六屆“CCTV—MTV音樂盛典”內地最佳民歌男歌手獎。

近年來,王宏偉先後演唱了《西部放歌》、《兒行千里》、《口碑》、《故土情》、《大江南》、《把一切獻給黨》、《喀什噶爾女郎》等多首優秀作品。主演了陝北歌劇《米脂婆姨綏德漢》、青海花兒劇《雪白的鴿子》、民歌歌劇《小二黑結婚》。在北京、寧波、廣州、深圳、貴陽、濟南、菲律賓、新加坡、維也納等國內外多個城市成功舉辦了個人獨唱音樂會,並先後出訪了美國、加拿大、日本、新加坡、菲律賓、義大利、奧地利、俄羅斯、法國、西班牙、澳大利亞、比利時、瑞典、葡萄牙、巴西、朝鮮、印尼及香港、澳門等許多國家和地區。

王澤南 飾 秦嘯生

2006年畢業於天津音樂學院,2007年進入天津歌舞劇院歌劇團工作至今。歌劇演員、青年男高音。

2007年出演歌劇《原野》,飾演焦大星;2008年出演歌劇《楊貴妃》,飾演唐明皇;2009年與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合作,在北大百年講堂出演歌劇《青春之歌》,成功飾演劇中男一號盧嘉川的角色,並與2010年6月在國家大劇院歌劇廳再次成功出演了這部歌劇。2011年4月參加總政歌劇團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排演的新歌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並在其中飾演男主角李俠的角色,於7月1日在解放軍歌劇院首演。2011年9月與廈門愛樂、鄭小瑛歌劇中心合作,出演歌劇《傷逝》中涓生的角色,在國家大劇院成功上演。2011年10月參加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新創作的歌劇《宋慶齡》並在其中飾演蔣介石,於北京天橋劇場上演。2011年11月,剛剛結束的“首屆中國歌劇節”上出演了歌劇《青春之歌》中盧嘉川的角色,並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頒發的“優秀表演獎”。2006年獲第十二屆CCTV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寧夏賽區美聲唱法金獎,2010年獲第十四屆CCTV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寧夏賽區美聲唱法銀獎。

王莉 飾 關硯硯

空政文工團國家一級演員,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聲歌系歌劇專業,中國音樂學院在讀研究生,師從馬秋華教授。

現任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青聯委員。曾獲得全國“五個一工程”文化新人獎;中央電視台第十一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美聲唱法金獎;文化部全國藝術歌曲大賽演唱一等獎;第八、九屆全軍文藝匯演演唱一等獎;德國“新聲音”國際聲樂比賽“最佳音色”獎;國家廣電總局金號獎“全國聽眾最喜愛的歌手”最佳新人、十佳歌手、最佳女歌手、最具人氣獎。其唱法以美聲為根基,融合了民族與通俗自成為一體並將傳統美聲與時下流行元素相融合,形成了大氣、婉約、時尚的演唱風格,使其更加貼近於生活,被譽為時尚美聲第一人,中國最美的美聲。

演唱代表作品有:《我的北京我的家》、《我真的到了合肥》、《中國,我為你歌唱》、《藍色愛情海》、《神州共舉杯》、《紅旗之戀》、《有朋自遠方來》、《我和你》、《幸福在哪裡》、《我和春天有個約會》、《紅梅贊》、《繡紅旗》等。歌劇作品包括:法國歌劇《霍夫曼的故事》(飾奧林匹亞)、義大利歌劇《賈尼斯基基》(飾蘿麗塔)、中國第五代歌劇《江姐》、歌劇《原野》(飾金子)、音樂劇《碟》(飾祝英台)、中國原創音樂劇《二泉吟》(飾金月兒,阿莉)。

金婷婷 飾 關硯硯

2006年6月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聲歌系,同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中國音樂學院碩士研究生,師從著名聲樂教育家金鐵霖、王士魁教授;同時被總政歌劇團特招入伍。

曾獲獎項及榮譽:1999年榮獲波蘭第二十二屆比得哥什國際聲樂比賽金獎;2006年榮獲第十二屆CCTV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民族唱法優秀獎,同年由中國唱片總公司發行個人專輯《花樣年華》;2007年榮獲第六屆中國音樂金鐘獎民族聲樂比賽銅獎,同年榮獲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頒發的三等功;2008年榮獲第六屆中國金唱片獎民族類新人獎;2009年榮獲第九屆全軍文藝匯演表演二等獎;2011年榮獲第八屆中國音樂金鐘獎民族聲樂比賽銅獎;2010年參加在國家大劇院復排的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演唱《曙色》。曾擔任《江姐》、《野火春風斗古城》、《太陽雪》等歌劇中主要角色;2011年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周年,總政歌劇團推出的原創歌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中飾演女一號何蘭芬。主要音樂電視作品有:《旗幟》、《歡樂頌》、《綠色中國》、《軍營里的紅玫瑰》、《西施》、《雪花情》、《楓葉飄落的聲音》等。

孫礫 飾 張水鷂

孫礫曾在國家大劇院製作歌劇《西施》中飾演夫差,《藝術家生涯》中飾演馬切羅,《山村女教師》中飾演周洛平,《蝙蝠》中飾演艾森斯坦,《趙氏孤兒》中飾演程嬰。

中國著名男中音歌唱家,中國武警文工團歌唱家。中國歌劇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師從嚴鳳、片冰心、饒余鑒先生和資深聲樂教育家郭淑珍教授。

第十屆CCTV青年歌手大賽美聲組金獎;第八、九屆全軍專業文藝調演聲樂演唱一等獎;第三屆中國國際聲樂比賽第一名;榮獲個人二等功二次、個人三等功兩次;主演劇目獲 “文華大獎”、“五個一工程”獎等眾多獎項。

曾受邀與國內外各知名院團和機構合作,出演全本歌劇近40部。主演歌劇有:《拉美莫爾的露琪亞》、《丑角》、《塞維亞理髮師》、《費德里奧》、《霍夫曼的故事》、《游吟詩人》、《杜十娘》、《霸王別姬》、《國王》、《圖蘭朵》、《茶》、《藝術家生涯》、《費加羅的婚禮》、《白毛女》、《西施》、《山村女教師》、《莎樂美》、《熱瓦普之戀》、《茶花女》、《蝙蝠》等。2008年孫礫領銜主演的歌劇《霸王別姬》橫貫美國,在舊金山、洛杉磯、華盛頓、紐約、休斯敦、達拉斯六地巡演,得到六地媒體高度讚揚。2010年6月,得到里奧努奇大師的親自指點,努奇稱孫礫的技術“非常完美,令我驚訝”。

王鶴翔 飾 張水鷂

2007年,代表中國唱片總公司參加“隆力奇杯第13屆青年電視歌手大獎賽”進入團體決賽,並同上海民族交響樂團合作,在國家大劇院演出大型交響音樂,《大音華章》擔任男中音領唱。2007年至2008年,曾工作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政治部文工團一年,出演過國家大劇院開幕式歌劇《江姐》,飾演藍洪順角色。2008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男中音),至今師從於著名低男中音歌唱家中央音樂學院聲樂系教授趙登營。2009年12月,在著名編劇陳汗先生的電影《孔子》的同名小說中擔任《大同歌》的主唱。2010年6月,在國家大劇院歌劇節普契尼的歌劇《賈尼斯基基》中扮演主要角色BETTO。2010年12月,在首屆北京國際喜歌劇季首場演出《費加羅婚禮》中,成功飾演費加羅一角並獲得好評。2011年4月,在國家大劇院歌劇《卡門》中飾演唐卡耶羅。2011年8月,應邀參加法國卡納克城市首屆國際音樂節在歌劇《賈尼斯基基》中扮演主要角色。2011年10月,在國家大劇院歌劇《灰姑娘》中飾演丹迪尼。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

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管弦樂團成立於2010年3月,作為中國國家級表演藝術中心常駐樂團,一直活躍於國家大劇院繁忙的歌劇、舞劇和音樂會演出中,並以高質量的演出廣受好評。目前樂團的首席指揮由著名指揮家呂嘉擔任;國家大劇院音樂藝術總監陳佐湟作為樂團的創立者之一,榮膺樂團桂冠指揮;傑出青年指揮家陳康明擔任樂團的駐團指揮。如今,樂團每年參演十餘部歌劇和舞劇,同時以“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管弦樂團”的名義舉行約30場交響音樂會。

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管弦樂團始終保持著良好的藝術質量和國際化的運營標準,樂團演奏家來自中美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大部分演奏家具有在歐美工作或學習的經歷。樂團吸引了許多世界級傑出藝術家與之合作,包括指揮大師洛林·馬澤爾、克里斯多夫·艾森巴赫,鋼琴家史蒂芬·科瓦塞維奇、王羽佳,小提琴家寧峰,大提琴家張漢娜,歌唱家裡奧·努奇等。在《茶花女》、《塞維亞理髮師》等劇目中與樂團有過多次合作的洛林·馬澤爾大師評價說,“他們富有激情,非常努力並且十分優秀。”樂團長期保持著與馬澤爾和艾森巴赫等大師的合作關係。

2011年度,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管弦樂團繼續作為國家大劇院新製作和原創歌劇的堅實班底,參演的“大劇院出品”歌劇包括《托斯卡》、《塞維亞理髮師》、《蝙蝠》和《趙氏孤兒》。2011年度樂團還積極參演國家大劇院“紀念馬勒逝世百年”系列音樂會,邀請世界著名指揮家克里斯多夫·艾森巴赫、里爾·夏巴多、耶歐·萊維與潤·馬爾科執棒,成功上演了馬勒第一、第十交響曲,與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合作上演了馬勒第二、第三、第八交響曲。樂團還舉行了兩場具有特別意義的現代作品音樂會,分別上演了武滿徹、吉雅·坎切利與一批中國青年作曲家的作品,作曲家坎切利本人親臨了他的作品音樂會。2011年1月末,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管弦樂團應邀參與了國家大劇院版《圖蘭朵》在韓國首爾的演出,獲得當地媒體與民眾的一致好評。

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管弦樂團熱心於藝術教育普及事業,創立至今多次獻演國家大劇院藝術教育周末音樂會,以精心挑選的曲目和高水準的演出獲得了熱烈反響。

2012年度,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管弦樂團即將參演國家大劇院製作的華格納歌劇《漂泊的荷蘭人》和《羅恩格林》,同時還將與指揮大師弗拉基米爾·阿什肯那齊、羅傑·諾林頓爵士、楊·帕斯卡·托特里耶、鋼琴家魯道夫·布赫賓德等首次合作,還將再度攜手艾森巴赫大師帶來多場音樂會。樂團的多個國外巡演計畫也在籌備中。

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管弦樂團按照國際慣例和市場運作規則,實行新型的管理運營體制,作為國家大劇院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發揮著重要作用。

國家大劇院合唱團

國家大劇院合唱團成立於2009年12月8日,由著名指揮家吳靈芬擔任指揮,眾多國際、國內優秀藝術家對合唱團進行藝術指導。團員由全國各藝術院校及海外學成的優秀學子經過嚴格選拔組成。作為中國最高表演藝術殿堂所屬的專業文藝演出團體,合唱團秉承大劇院人民性、藝術性、國際性的宗旨,以歌劇、音樂會演出為主要任務,並積極參與各類文化交流活動。

國家大劇院合唱團在2010年國家大劇院歌劇節中正式亮相,至今先後演出了由大劇院製作的歌劇《西施》、《卡門》、《茶花女》、《愛之甘醇》、《圖蘭朵》、《山村女教師》、《托斯卡》、《蝙蝠》、《趙氏孤兒》、《弄臣》、《灰姑娘》、《塞維亞理髮師》,其展現的藝術水準獲得了業內人士及觀眾的一致好評。作為國家大劇院駐院團體,合唱團於2011年1月出訪韓國首爾藝術中心,演出國家大劇院版義大利歌劇《圖蘭朵》,獲得了廣泛讚譽。

合唱團還為觀眾奉獻了多場精彩的音樂會,包括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致音樂》國家大劇院合唱團首演音樂會、《愛的詠嘆》國家大劇院合唱團音樂會、《奇妙的和諧》國家大劇院合唱團音樂會、《貝多芬第九交響曲》、《馬勒第二交響曲》、《馬勒第八交響曲》等。演出曲目結合了世界經典歌劇片段及著名室內合唱作品,以高水準的演出獲得了熱烈的反響。

合唱團成立至今與眾多著名藝術家進行了合作,包括著名導演弗朗切斯卡·贊貝羅、強卡洛·德·莫納科,著名指揮家洛林·馬澤爾、呂嘉、耶歐·萊維、李心草、安德烈·利卡塔,著名歌唱家裡奧·努奇、茵瓦·穆蘭、胡安·彭斯、布蘭登·喬瓦諾維奇、戴玉強、莫華倫、廖昌永、章亞倫、迪里拜爾、張立萍、孫秀葦、梁寧等,全年演出超過百場,為推動國家大劇院的進一步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