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城市財經學校

運城市財經學校

山西財經大學運城學院,位於運城市空港南區華雄南路。她的前身是原運城市會計學校和運城市商業學校合併組建的運城市財經學校。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運城市財經學校運城市財經學校

原運城市會計學校(撤地設市前為運城地區會計學校),創建於1978年10月,隸屬運城市政府和山西省財政廳領導,由運城市財政局主管。學校位於運城市鹽湖區府東街180號(1998年校門改建在中銀大道南端),據2001年統計,有教職工154名,其中專任教師59名(高講12名,講師27名)。設有辦公室、教務科、學生科等14箇中層機構和6個教研室,建有電教室、多媒體語音室、計算機教學網路系統等教學設施,開設有財政稅收、建設財務會計、工業企業財務會計、會計電算化等6個專業,辦學多年來,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中級財經人才,被譽為“會計師的搖籃”。曾先後被財政部和省政府評為“全國財政系統先進單位”、“山西省模範單位”,1998年又被省政府授予“省部級重點中專學校”。2000年開始招收“3+2”大專生。

原運城市商業學校(撤地設市前為運城地區商業學校),創辦於1980年7月,隸屬運城市政府和山西省貿易廳領導,由運城市商業局主管。學校位於運城市鹽湖區工農西街288號,據2001年度統計,有教職工108人,其中專任教師69名(高講9名,講師16名)。學校基礎設施齊全,教學設備先進,建築面積2.1萬平方米,有教學大樓、學生餐廳、後勤服務中心、大禮堂等建築,配置了教學監視評估系統、多媒體語音室、計算機室、理化實驗室、攝影實驗室、模擬客房和會計實訓室等。開設有會計、市場行銷、電子商務、旅遊服務與管理、攝影藝術、工藝美術、計算機網路技術等9個專業。建校以來,共為社會培養和輸送了4000餘名大、中專商貿管理人才,受到社會和家長的好評,曾先後榮獲“山西省文明學校”、“全省貿易系統學校管理先進單位”、“運城市文明單位”、“運城市五一勞動競賽先進集體”等稱號,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學校還是省財政廳指定的“會計人員繼續再教育”和“會計電算化”定點培訓單位。

為適應教育改革形勢發展的需要,2001年10月,經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會計學校與商業學校合併組建運城市財經學校,兩校原建制同時撤銷。學校隸屬運城市政府領導,由市財政局主管,業務上受教育局指導,校長為令狐學海,黨委書記為解威。

2004年9月,經省政府批准,成立了山西財經大學運城學院,實現了學校發展的歷史性跨越。新成立的山西財經大學運城學院為山西財經大學專科層次的二級學院,辦學體制相對獨立,實行大、中專兩部制辦學,隸屬運城市政府領導,由市財政局主管,業務上受運城市教育局和山西財經大學指導。令狐學海任學院院長,解威任學院黨委書記。

學院南北校區占地面積共134畝,建築面積6.5萬平方米。學院南北校區占地面積共134畝,建築面積6.5萬平方米。建有綜合辦公大樓、教學大樓、實訓大樓、400m標準化塑膠運動場等教學設施;擁有學生用高配置計算機530台,有現代化的校園網路系統、多媒體教室、語音室、多功能教室、導遊實訓室、ERP實驗室、計算機組裝維護實訓室;美術設計專業擁有基礎造型實訓室、平面設計實訓室、動畫製作實訓室、影視藝術工作室、環境藝術設計實訓室等實訓設施。圖書館新建館舍500平方米,藏書12.5萬餘冊,閱覽室訂有各類報刊、雜誌400餘種,並配有電子閱覽室2個。圖書館新建館舍500平方米,藏書12.5萬餘冊,閱覽室訂有各類報刊、雜誌400餘種,並配有電子閱覽室2個。

2006年,學院順利通過了山西財經大學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2007年,被教育部命名為運城市首家“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同年12月,會計、市場行銷專業被評定為省級示範專業。

2008年4月,解威同志擔任學院院長,同年7月,吳國平同志擔任學院黨委書記。在新一屆領導班子帶領下,學院確立了“以教學為中心,以招生為抓手,在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的基礎上,建設國家級示範性職業學校”的奮鬥目標。2008年,學院爭取政策支持,加大招生力度,創新辦學模式,共招收新生2600餘名,實現了建校30年來招生規模的歷史性突破。與此同時,為了改變南北校區分散教學的現狀,根據運城市人民政府2008年第38次常務會議精神,經過多方努力,在市財政局、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學院成功實現了與市實驗中學的資產置換,南北兩校區整體搬遷入駐空港新校區。新校區占地260畝,建築面積7萬平方米,通過資產置換,學校辦學條件得到了根本改觀,徹底解決了制約學校發展的突出問題,成為學校快速發展的新的里程碑。

學校操場學校操場

學校現有在編教職工245人,其中,專任教師159人,高級講師50人,講師72人,雙師型教師78人,研究生學歷13人。為了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培養出一支具有先進職教理念、專業操作技能的教師隊伍,學校加大師資培訓力度,近三年來投資40餘萬元,先後組織、安排16名教師參加國家級骨幹教師和省級骨幹教師的培訓,有計畫地組織各個專業53名教師深入企業,掛職實踐。學院堅持科學發展,制定了師資隊伍中長期建設規劃,每年輸送優秀中青年教師參加國家級重點職業院校骨幹教師培訓、進修,以建立“雙師型”教師為重點,實現教師隊伍“精幹化、骨幹化、多能化”為目標,積極構建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業務精湛、樂於奉獻、年輕有為、具有創新精神的師資隊伍。學院有省級教學能手10人,省級骨幹教師8人。近年來,該院教師主編、參編全國、省級出版社出版的著作260多部,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的科研、學術論文600多篇。一大批中青年教師在參加教育部、省財政廳、省教育廳大中專院校思想政治研究會組織的“德育示範教學”、“課件設計製作”、“教案展評”、“試題庫建設”等活動中屢屢獲獎。這些骨幹教師的示範作用,為教學工作和學院發展起到了良好的品牌效應。

學院現有大專班13個,中專班65個,有在校生5058人,其中,大專807人,中專4251人。根據職業教育“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宗旨,學院面向社會、面向市場、面向企業辦學,大專部開設會計、市場行銷、金融保險、旅遊管理、計算機套用技術等五個專業;中專部開設有信息技術類、商貿與旅遊類、財經類、文化藝術類、社會公共事務類五大類專業,包括會計、市場行銷、美術設計、工藝美術、影像與影視藝術(攝影藝術)、計算機及其套用、旅遊服務與管理、酒店服務與管理、電子商務、國際商務、金融事務、物業管理等十二個專業。同時,及時根據市場需求開發、論證、增設新專業、調整老專業,加強學生基本技能訓練,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

學院堅持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目標,加大教學改革力度,形成“三新”教學觀念,即:新的教學質量觀,新的教學方法觀,新的教學人才觀;課堂教學落實“四化”,即:課程結構優良化、教學環節規範化,教學手段現代化,教學理論實踐一體化,有效提高了教學質量。學生管理方面,結合學校實際,全面推行了軍事化管理制度,狠抓專職班主任和軍事教官兩支隊伍建設,細化日常管理,量化考勤考核,成效顯著,頗受好評。

實踐教學作為學院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在深化教學改革,提高育人質量的過程中發揮了特有的作用。學院先後與山西鋁廠、南風集團、通達集團、薩瓦蘭斯製版集團、海鑫集團亞寶集團、永濟電機廠、宇達集團、亮點數碼彩擴中心、運城大酒店、鑽石賓館、空港度假村、福建泉州順通工藝品有限公司等40餘家大中型企業結為友好單位,建設學生教學實習基地,為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外,學院先後與西安交通大學、東北財經大學、北京商學院、天津商學院、太原科技大學等多所高校聯合舉辦本科學歷函授教育,成績顯著。

學院十分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設立了實習就業指導服務中心,配備了具有較高學歷和豐富經驗的工作人員,積極與用人單位聯繫,定期舉辦學生就業指導報告會和畢業生供需見面會。與北京、上海、廣州、蘇州、深圳、太原等十幾個大中城市三十多家單位簽訂了長期用人契約,為畢業生開闢了廣闊的就業渠道,畢業生就業率持續在90%以上。

山西財經大學運城學院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實施人格化教育和人性化管理;秉承“誠信為本、技能為重”的校訓,以純正的校風、嚴謹的教風和良好的學風,為國家培養了三萬餘名中、高級財經人才。學院畢業生遍及三晉大地乃至全國各地,絕大多數已成為所在行業和單位的骨幹力量,為山西省尤其是運城市的經濟與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贏得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和讚譽,也獲得了省、市主管部門的多次表彰和獎勵。曾先後被授予“省部級重點中專學校”、“省級文明學校”、“省級德育示範學校”、“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以及“十佳黨組織”、“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2007年6月,市直機關“創新黨建載體,構建和諧校園”黨建工作現場會在學院成功召開。

學院將繼續立足高、中等職業教育,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在三至五年內,建設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家級示範性職業學校,以嶄新的面貌和雄厚的實力屹立在古老的河東大地。

現任領導

校  長   解  威同志校 長 解 威同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