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夫博物館

逸夫博物館

逸夫博物館,於1982年在武漢重建。本館坐落於校園西區的三館樓內,陳列面積1100平方米,現開闢有普通地質、礦物、岩石、沉積相、金屬礦產展廳等10個展室(廳)。是武漢市科教旅遊的重要景點之一。

簡介

逸夫博物館 中國地質大學博物館原名北京地質學院博物館,學校南遷後,於1982年在武漢重建。本館坐落於校園西區的三館樓內,陳列面積1100平方米,現開闢有普通地質、礦物、岩石、沉積相、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能源礦產、寶玉石、生命起源與進化及綜合展廳等10個展室(廳)。

館藏情況

本館陳列和典藏各類地質標本近30000件,其中自然界罕見的精品1000餘件。著名的滿州龍(恐龍)化石骨架長10米,高6米,觀者無不驚嘆不已;各種造型奇特、色彩繽紛的礦物標本,以及種類豐富、栩栩如生的古生物化石標本,使人們大開眼界;置身於寶玉石陳列室,更使人們流連忘返......
本館非常重視科普工作,利用豐富的資源對社會尤其是中國小生開展地學科普教育,成效顯著。本館的科普工作得到了國家和省市有關部門的高度評價,也引起了新聞媒體的廣泛關注和社會各界的一致讚譽。1997年,本館被評為湖北省科普工作先進集體,1998年,被命名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在此之前,已被命名為省、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同時,本館也是武漢市科教旅遊的重要景點之一。
地球,人類只有一個。了解地球的奧秘,可以幫助我們正確認識人類、資源、環境與發展的關係。為高校教學科研服務,同時面向社會開展地學科普教育,是本館的宗旨。2001年,本館申請邵逸夫基金會資助新博物館建設,獲教育部批准,設計面積近萬平方米,2004年底正式對外開放。屆時,該建築將成為武漢市文教事業標誌性的建築之一。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