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台

連台村人口約1萬人,大都是漢族。 村中現有連台國小一所。 正月十六是連台村的小年。

詞目

連台
拼音:lián tái
解釋:一台接一台。
出處:李克非 《京華感舊錄·余叔岩學藝譚鑫培》:“最近,北京京劇院一團 譚元壽 、 馬長禮 為 香港 的京劇戲迷們帶去了連台好戲。”《文匯報》1989.4.30:“專業團體推出新作,民眾文藝豐富多彩,五月 上海 好戲連台。”

連台村

地理位置及交通

河北省定州市息冢鄉南部的一個村莊,位於定州、新樂、無極三縣交界的地方。農作物以小麥、玉米、花生為主。距離河北省省會石家莊約65公里,距離保定約100公里,距離定州35公里。村里早上有各發往北京、石家莊、保定、定州、新樂、無極的客車,每天都有幾班發往石家莊、定州、無極的班車。

人口

連台村人口約1萬人,大都是漢族。村中主要姓氏有:黃、劉、趙、張等。

經濟發展及教育情況

村里最近幾年經濟發展相對周邊村莊來說較好,村民勤苦耐勞、勤儉持家。村中超市、蛋糕店、音像店、禮品店等均具備,有幾家飯店。村中有門窗廠、拔絲廠等多家工廠公司。
村中現有連台國小一所。

風俗習慣

(1)集:村中每逢農曆2、7有集市(即每月的農曆初2,初7,12,17,22,27是集)。
(2)廟會:村中一直延續下來每年有兩個廟會,即農曆的四月十五和十一月初五。 廟會是村中走親訪友的日子,廟會上商販雲集,熱鬧非凡,周邊村莊的鄉親們大都也會去趕廟會。原來廟會有幾天,還有唱戲的,很是熱鬧,但是隨著時間推移,現在的廟會已經沒有戲曲這個項目了。
(3)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過端午節,節前一家人會圍坐在一起包粽子。
(4)過年:對於村里人來說過年是一個很盛大的節日。買新衣、置辦年貨、打掃衛生、貼對聯等等。村民有炸油條、炸麻花、蒸年糕、蒸夾菜(燜子)的習俗,每到年前,基本上每家都要準備這些。
年三十晚上會吃團圓飯,一個家族的男人們會在家族裡最年長的老者家裡喝酒聊天;家中餘下的女人及孩子會圍坐在一起吃團圓飯,然後邊包餃子邊看春晚。同時屋外鞭炮陣陣,煙花滿天,映亮整個村莊。
原來有大年初一早上給長輩磕頭的習俗,早上天還沒亮,或和同輩的約好,或是自己一個人,去給家族裡的長輩磕頭。但是隨著新農村的建設,村里鼓勵村民用比如平時多關心孝順老人等方式取代磕頭的這種習俗,近兩年這項古老的傳統已近基本不存在了。
初一早上吃過早飯後,男人們會湊在一起打牌,女人和孩子們一般則會去“看媳婦兒”,也就是去在剛過去的一年中結婚的人家裡轉轉,看看新娘子,聊聊天。初一的中午飯一般是由家中的男人做,寓意是女人都為家裡操勞一年,也該由男人為這個家做頓飯。初一這天一般不做針線活、洗衣服等,否則寓意這一整年都要忙。初一晚上是還未結婚但是已經訂了婚的男孩去女孩家裡“叫媳婦兒”,就是誠心邀請女孩第二天去男孩家裡玩。
初二就是“叫媳婦兒”的日子。這一天訂了婚的女方會去男方家裡吃午飯,這對男方家來說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會準備很多豐盛的菜餚來招待女方。
初三一般是祭拜的日子,早上會去給過世的老人上墳。
初四一般是”待新人“ 就是剛過去的一年結婚的新郎回新娘家,認親戚。不過也有在初二辦的。
初五“崩窮”“吃老鼠”。初五早上會放鞭炮崩窮,意欲著將貧窮、痛苦等都遠離自己家庭。“吃老鼠”,也就是吃餃子的意思。
正月十五岡子“滾崗”。這也是原來的一項習俗,每到這一天,村民就會去村北的沙崗子上玩,孩子在一面很光滑的崗子上滾下,這樣新的一年中便會災病全無,萬事吉祥。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閱歷的增加以及環境的變化,現在這項習俗也已經沒有了。
正月十六是連台村的小年。這天晚上村民會“烤百火”,每家門前基本上都會點一堆火,火里放上些柏樹枝,相傳說只要烤夠了百家火就會在這一年中不得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