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姓

逢姓

逢姓,中國姓氏,逢姓有兩個讀音(féng和páng),原是兩個姓氏。 宋《太平寰宇記》載:“昌樂東南五十里營丘,本夏邑,商以前故國。當少昊時,有爽鳩氏;虞夏時,有季萴;湯時,有逢伯陵;周以封太公為營丘。” 《史記·齊太公世家、晉世家》記載了齊將逢醜父在危急關頭為營救齊君而採用的李代桃僵之計。 清·陳夢雷《明倫彙編·氏族典》記載:“逢從夆,音縫,人姓,逢伯陵、逢醜父是也。逢從夆,音龐,亦姓,逢蒙、逢萌是也,二字不同,《字典》辨之甚明。“

姓氏簡述

逢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在古代,縫和逢是通用的兩個字,而逢姓也是起源於縫姓。逢姓本是兩個姓,分別讀作féng和páng。

逢(páng)姓起源於夏朝時候的逢蒙。逢蒙是后羿的徒弟,很善於射箭。後來到了商朝的時候,逢蒙的後代被朝廷封在逢地,建立了逢國。逢國的王族的後代有一支以國名為姓氏,稱為逢氏,而從逢氏裡面後來又分離出來了逄姓。逢(féng)姓起源於商代時候的諸侯逢伯陵。逢伯陵的後來以縫為姓氏,而從縫姓中後來又發展出來了逢姓。

姓氏起源

1、音páng,出自姜姓,上古炎帝的後裔。炎帝的孫有人名叫陵,商初受封於逢(今山東臨淄),建立了逢國。也稱為逢伯郡。到了西周武王的時候,改其地為齊,改封給姜太公,逢國的後人以原來的國名作為姓氏,成為逢氏。

2、 音páng,起源於夏朝,是有名的弓箭手逄蒙的後代。唐代的學者顏師古說,逄姓的起源和逢姓相同,都是逄蒙的後代。夏朝的時候,有一個出名的弓箭手叫逄蒙,曾經拜后羿為師。他的後代也隨著他姓逄,稱為逄氏。

3、 音féng,起源於春秋時期,春秋時的齊國君主有車左官名逢醜父,他的後代也稱逢氏。成為逢氏的又一支。

郡望堂號

郡望

1 譙郡(今天的安徽毫縣):東漢時期置郡。在今天的安徽、河南兩省之間的地區。

2 北海郡(今天的山東昌東縣):漢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置郡,相當於今天的山東省境內。

堂號

計復堂:越王勾踐從吳國回來,想報亡國之仇。大夫逄同建議說:“吳國現在德少功多,必定很驕傲。我們要是想滅吳雪恥,必須結交齊國,放棄楚國,跟鄰近的國家友好,表面上對吳國友好。這樣一來,吳國必然麻痹大意,我們利用它這個弱點,才能滅亡它。”勾踐採用了逄同的計策,果然恢復了越國的強盛,滅亡了吳國。

歷史名人

1 逢安:東漢時期大司馬。

2 逢滑:春秋時期晉國大夫。

3 逢同:周代越國人。幫助越王恢復了越國的強盛,滅亡了吳國。

4 逢紀:字元圖,南陽人,東漢末年袁紹帳下謀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