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理論及其實施

目錄

鄧序
自序
第一章總論
第一節造林之利益
(一)直接利益
(二)間接利益
(1)調和氣候
(2)涵養水源
(3)防止洪水之患
(4)防止暴風飛沙之害
(5)防止頹雪及墜石之害
(6)有益於狩獵及漁獵
(7)有益人類衛生
(8)增長地方之風致
第二節森林樹木之種類
(一)針葉樹類
(二)闊葉樹類
(三)單子葉樹類
第二章造林上之天然要素
第一節造林上之氣候分析觀
(一)日光與造林之關係
(二)溫度與造林之關係
(三)空氣濕度與造林之關係
(四)雨量與造林之關係
(1)中國南部森林帶
(2)中國中部森林帶
(3)中國北的森林帶
(4)中國滿洲森林帶
(5)亞洲大草原森林帶
(五)蒸發與造林之關係
(六)風與造林之關係
第二節造林上之土壤分析觀
(一)土壤與林木生長之關係
(1)萌芽時期
(2)發育時期
(3)成熟時期
(二)土壤之保蓄水量
(1)毛管水之移動
(2)土壤中之滲透作用
(3)毛管水之效用
(三)土壤化學之結構
(1)有效養分
(2)未有效養分
(四)土壤之物理性
第三章天然更新法之實施
第一節天然保育法之施行
第二節天然更新法
(一)皆伐作業
(1)大面積之皆伐作業
(2)群狀皆伐作業
(3)帶狀皆伐作業
(二)傘伐作業
(1)傘伐作業
(2)劃伐作業
(3)帶狀傘伐作業
(4)折衷作業法
(5)威羅氏之劃伐帶狀作業
(三)擇伐作業
(四)恆續林施業
(五)其他天然更新法
(1)萌芽更新法
(2)地下莖更新法
(3)截枝更新法
(4)鹿角椿更新法
第四章人工造林法之實施
第一節植物造林法
(一)種子
(1)種子之來源
(甲)母樹之遺傳時
(乙)採集種子之時期
(2)種子貯藏之方法
(3)種子之純度
(4)種子之重量大小及外表
(5)種子之發芽率
(6)種子之發芽勢
(7)種子之試驗與檢查
(甲)種子試驗與檢法
(a)儀器試驗法
(b)土壤試驗法
(乙)種子之檢查
(a)水的檢查法
(b)熱的檢查法
(c)刀切檢查法
(二)苗木
(1)苗木之性質
(2)苗木良否之檢查
(甲)苗木之大小
(乙)苗木之年齡
(丙)苗木之齊正
(丁)苗木之色澤
(戊)苗木之質地
(己)苗木之根
(庚)苗木之價格
(辛)苗木業者之經歷
(3)苗木之高度
(三)植樹之施工
(1)植樹前之措置
(甲)植樹之用器
(乙)掘穴時期
(丙)掘穴之施工
(丁)植樹之深度
(戊)一穴中植樹樹之株數
(己)植樹上苗木之位置
(2)植樹方法
(甲)帶土植樹法
(乙)裸根植樹法
(3)植樹之形式
(4)植樹之距離
第二節播種造林法
(一)播種造林法之重要
(二)造林地址之選擇
(1)氣候情形
(2)土壤情形
(三)播種造林法之種類
(1)散播
(2)區播
(甲)條播
(乙)行播
(丙)塊播
(丁)點播
(戊)穴播
(己)丘播
(四)播種造林之季節
(1)春播
(2)秋播
(3)夏播
(五)播種造林之播種量
(六)發芽後之處置
(七)林地之開拓
第三節分生造林法
(一)接木造林法
(二)插木造林法
(三)壓條造林法
(四)地下莖造林法
(五)分根造林法
(六)分櫱造林法
(七)根株造林法
(八)劈馬蹄造林法
第五章森林苗圃
第一節苗圃概論
(一)暫時苗圃
(二)永久苗圃
(1)苗圃之位置
(2)苗圃之環境
(3)苗圃之土壤
(4)苗圃之形狀
(5)苗圃之面積
第二節苗圃之設定與劃分
第三節苗圃之灌溉
(一)地面灌溉
(1)瀦溜法
(2)床間灌溉法
(二)地下灌溉
(1)噴射灌溉法
(2)管柱灌溉法
第四節土壤之整理
第五節施用肥料以改進土壤
(一)有機肥料
(1)動物質有機肥料
(2)植物質有機肥料
(3)動植物質混合之有機肥料
(二)無機肥料
(1)氮質無機肥料
(2)磷質無機肥料
(3)鉀質無機肥料
(4)鈣質無機肥料
第六節播種之施工
(一)播種之季節
(二)種子之處理
(三)播種方法
(四)播種之用具
(1)播種耙
(2)播種板
(3)播種轆
(五)種子之散布
(六)播種量
(七)覆土
第七節苗床之保護
(一)旱與熱之御防
(二)防止暴雨法
(三)雜草之防除
(四)防止鳥害
(五)蟲害之防治
(六)防止鼠害
第八節移植苗圃之設施
(一)移植苗圃之設施及其意義
(二)移植之內容
(1)地形與土壤
(2)移植季節
(3)移植距離
(三)移植工作之實施
(1)整土與造林
(2)起苗之用器及其施行
(甲)移植鏟
(乙)移植板
(丙)移植器
(3)刈苗
(4)移植方法
(甲)溝移植法
(乙)穴移植法
第六章森林撫育及其利益
第一節整理之利益
第二節刈枝
(一)刈枝之目的
(二)刈枝之方法
(三)刈枝季節
(四)刈枝之量
(五)刈枝之費用
第三節疏伐
(一)疏伐之定義
(二)疏伐之利益
(三)疏伐之施行
(四)伐疏之程度
(五)疏伐實行上之原則
第七章林地之維護
第一節土壤之耕鋤
第二節地被物之保存
第三節水平溝之設定
第四節下木之栽植
第八章森林火災之嚴重性及其防禦有效之政策
第一節森林火災後之慘狀
第二節中國森林火災之成因及其火種之來源
(一)崇尚祭墓
(二)放火燒山
(三)無意失火
(四)天然火災
第三節森林火災後被害之情形
第四節森林火災防禦有效之政策
(一)防禦方法
(1)宣傳與教育
(2)施行懲罰
(二)人工救火法
(1)造林上防火線之設定
(2)瞭望台之設定
(3)草火撲滅法
(4)消防法
第五節森林火災後之處置
附錄森林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