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是孔子的一句名言,是指時光像流水一樣一去不復返。出自論語《子罕》。用在一句話的末尾或句中停頓的地方表示感嘆:人定勝天,信夫│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天地之化,往者過,來者續,無一息之停,乃道體之本然也。天運而不已,日往則月來,寒往則暑來,水流而不息,物生而不窮,皆與道為體,運乎晝夜,未嘗已也。”愚按:自此至篇終,皆勉人進學不已之辭。依照既往解,則逝字就是消逝的意思,依照前往解,則逝字就是前進的意思。

基本信息

注音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shì zhě rú sī fú,bù shě zhòu yè。

夫(fú):〈書〉①指示詞。那;這:獨不見夫螳螂乎?②代詞。他:使夫往而學焉。③助詞。a)用在一句話的開始:夫戰,勇氣也。b)用在一句話的末尾或句中停頓的地方表示感嘆:人定勝天,信夫│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夫(fū):①丈夫。②成年男子。③稱從事某種體力勞動的人。④舊時指服勞役的人,特指被統治階級強迫去做苦工的人。

出處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天地之化,往者過,來者續,無一息之停,乃道體之本然也。然其可指而易見者,莫如川流。故於此發以示人,欲學者時時省察,而無毫髮之間斷也。程子曰:“此道體也。天運而不已,日往則月來,寒往則暑來,水流而不息,物生而不窮,皆與道為體,運乎晝夜,未嘗已也。是以君子法之,自強不息。及其至也,純亦不已焉。”又曰:“自漢以來,儒者皆不識此義。此見聖人之心,純亦不已也。純亦不已,乃天德也。有天德,便可語王道,其要只在謹獨。”愚按:自此至篇終,皆勉人進學不已之辭。

論語《子罕》篇記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這裡的逝字,漢儒注,以及爾雅、說文,都當往字講,而往字依古注可作兩種解釋,一是既往,一是前往。依照既往解,則逝字就是消逝的意思,依照前往解,則逝字就是前進的意思。兩者都有根據,究竟以何者為是,頗難推敲,這就要在字句以外尋繹了。孔子感嘆時光易逝,以勉勵自己和學生要珍惜時間求學。

注釋

①逝者:指流逝的時光。②斯:這裡指“川”,即河,河流。 ③不捨:不停。

④如:就像。 ⑤晝夜:白天和黑夜。

譯文

孔子在河邊感嘆道:“時光像流水一樣消逝, 日夜不停。”

時光如流水,一去不復返;

往者不可追,來者猶可惜。

解析

孔子在河岸上,一定是仰觀俯察,再看河川里的流水,因而興起感嘆。他所說的「逝者」,沒有特定的所指,自可包羅萬象。且就天地人事而言,孔子仰觀天文,想到日月運行,晝夜更始,便是往一日即去一日,俯察地理,想到花開木落,四時變遷,便是往一年即去一年。天地如此,生在天地間的人,亦不例外。人自出生以後,由少而壯,由壯而老,每過一日,即去一日,每過一歲,即去一歲。個人如此,群體亦不例外。中國歷史到了五帝時代,不再有三皇,到了夏商周,不再有五帝。孔子生在春秋亂世,想見西周盛況,也見不到,只能夢見周公而已。由此可知,自然界、人世間、宇宙萬有,無一不是逝者,無一不像河裡的流水,晝夜不住的流,一經流去,便不會流回來。所以李太白將進酒說:「奔流到海不復回。」古希臘哲人也說:「濯足急流,抽足再入,已非前水。」這樣看來,逝字作消逝解,應當不錯。

聖人一言,含有多義,讀經雖依註解把經文字句讀通,但不能到此就止,尚須廣泛思維言外之意。孔門大賢子貢曾經推崇顏子聞一知十,他自己只能聞一知二。我們普通人,不敢與顏子相比,但也不可以聞一隻知一,應當思齊於子貢。例如我們讀悉這逝者的意義,一想自身,以及身外的權力財富,都如流水,一縱即逝,只好對酒當歌,嘆問人生幾何,這就是聞一知一之咎。此處逝者所指的是萬有現象,而非本體。萬象有生來滅去種種情形,本體則不來不去,不生不滅,如蘇東坡在赤壁賦里說的「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讀經如果不是聞一隻知其一,便須從遷流的現象追求不遷流的本體,只要追求到一點訊息,便能茅塞頓開,眼前呈現的宇宙人生,別是一番境界,這才體驗到讀經的樂趣。

經文的字句義理雖通,仍然未到止境,這只是知道學理而已。知理之後,必須依理去實行,不行不得真知。例如已知逝與不逝之理,便須放下那些必逝之物,不與人爭,但求不逝的本體。得其本體,親見不生不滅之境,才算是真知。假使尚有貪心,起念與人爭名奪利,便是放不下,嚴格說來,實未通經,應當反省,一切貪心妄念起時,當即克制,這就是「克念作聖。」讀經不希望作聖則已,希聖就應當如此用功

引用

【水調歌頭】·游泳(1956.06)

才飲長江水,

又食武昌魚。

萬里長江橫渡,

極目楚天舒。

不管風吹浪打,

勝似閒庭信步,

今日得寬餘。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

龜蛇靜,

起宏圖。

一橋飛架南北,

天塹變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

截斷巫山雲雨,

高峽出平湖。

神女應無恙,

當驚世界殊。

(毛澤東)

因為這句話出自《論語》“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孔子說這句話的時候有個背景,故後人多用來指時間像流水一樣不停的流逝,感慨人生世事變換之快,亦有惜時之意在其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